●龔太亞
尊重就在細微處
●龔太亞
關注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注重對學生個體生命的理解、尊重和關愛,培養(yǎng)適應社會進步的具有主體人格的人,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課程體系的目標取向。因此,在學生成長歷程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
筆者班上有個“淘氣包”叫方鋼。有一次上課,他故意做鬼臉,筆者橫視了一眼,繼續(xù)上課。不一會兒,他又翻出“新花樣”,用膠布把自己的嘴巴封著,還不停地做鬼臉,引得學生們哄堂大笑。尷尬之間,筆者靈機一動,說:“同學們都聽過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的故事吧,其實方同學用膠布封住嘴巴,不讓自己隨便說話,這說明,他內(nèi)心特別想做個好學生,想成為大家的好伙伴。只要我們相信他,并幫助他,他一定會成為一名守紀律的好學生!”在老師的期待中,學生們也向他投去了信任的目光。從那以后,方鋼像變了個人,上課認真聽講,對老師、同學們也格外熱情。本來只是一場惡作劇,筆者沒有一味地批評、訓斥,而是巧妙“栽花”,使學生獲得成功。
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尊重和關愛。當學生失去信心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慈母般的溫暖和幫助;當學生有某些缺點或錯誤的時候,教師要用寬容的心去理解幫助他們;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
尊重學生首先要對學生有愛心。作為教師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熱愛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學生,應事事注意,時時留心,觀察每一個學生。愛心,是燃燒的火,會讓絕望的心靈重新點燃。當學生體驗到你的愛心,他們就會直視困難,努力克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尊重學生最重要的是寬容。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的個性、能力、興趣各不相同,作為教師對學生要寬容,豁達,尤其是面對那些發(fā)展慢一拍,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是有學習障礙癥的,或者犯了錯誤的學生,教師要用同情心去喚醒兒童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助他們清除自卑感,排除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用熱情和溫暖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
尊重學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就應該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齊劃一的標準來評價要求每個學生。這種差異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適合不同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分層施教,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取發(fā)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為師者應該清醒地知道,學生具有安全、情感、被愛、被尊重、渴望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正是這一系列的需要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內(nèi)驅(qū)力。教育如果能順應或激發(fā)學生的這種需要,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最好的發(fā)展,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武穴市梅川鎮(zhèn)小學)
(責任編輯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