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宴彬(河南省駐馬店高級中學)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模式
李宴彬
(河南省駐馬店高級中學)
進入21世紀,知識、技能的更新越來越快。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社會信息化已是大勢所趨。一時間,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名詞讓國人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中小學已普遍展開,其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它擺脫了封閉式的教學方法,探索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不但能讓學生快樂輕松,感覺不到學習是一種負擔,還能使大腦處于積極的接收和運轉狀態(tài),在學習中吸收更多的信息。因此,要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筆者在多年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游戲形象教學
由于計算機學科中有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復雜,不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講起來費時間,而學生也感覺枯燥無味。作為教師應深鉆教材、教法,把知識化繁為簡,變成易接受、有滋味的游戲,讓學生參與。例如:在給學生介紹文件夾、文件名及他們的關系時,學生不易理解,在頭腦中不易形成概念,此時,老師可以這樣說:“文件名就像我們人的姓名一樣,也是有各種規(guī)定的,不能隨便亂說”,并讓學生做“找文件名”的游戲。這樣,學生通過在游戲中操作,便掌握了有關文件名的知識。
2.網絡演示講解
在網絡教室中利用網絡演示教學適合于全新內容或重點、難點、典型問題的講解。如有學生遇到操作上的疑問,教師可以即時把學生的屏幕轉播給大家,讓全體學生面對這個問題,可以由教師講解,也可以由某個學生幫助解決,演示講解的過程也是問題解決的過程。
3.學生成果展示
為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計算機競賽。如:打字比賽、繪畫作品展等,利用網絡廣播轉播優(yōu)秀的作品。這樣,學生便有了一個奮斗目標,當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時,他們會有一種成就感。教師應讓他們盡量體驗這種成功,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4.小組研究性學習
所謂研究性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采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圍繞擬定的幾個問題上網搜集、查閱、下載有關資料,做好相應的資料采集,并要求學生利用Word完成資料的編輯和排版,完成研究報告。這種教學模式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學生運用已學的操作探索未知的領域,不僅可以鞏固已學的知識,而且可以在整個過程中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最后,通過自己和別人的共同協(xié)作,得到自己滿意的成果。
在教學中,教師應增加計算機的發(fā)展概況以及計算機在生活中應用的知識,這樣既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又能使學生學到知識,把喜聞樂見的知識帶到課堂,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讓他們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比如:向學生介紹一些最新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知識。這樣,就能緊跟科技發(fā)展的步伐,同時用寬廣的知識面感染學生。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師要加強與其他學科整合的力度,為其他學科實施信息化教育提供幫助、創(chuàng)造條件。信息技術教育應采用綜合學習的方式,其目標是要教會學生怎樣用計算機進行學習。當信息技術作為其他學科的輔助教學手段時,用得最多的是信息的采集。所以,使學生學會采集信息是信息技術教育的首要目標,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這一理念。如,我們在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時,就將所有可利用的圖片信息、文字信息放在局域網服務器的共享文件夾中,讓學生通過“網上鄰居”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利用網頁形式組成的課件或教學資源庫輔助課堂教學、構建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模式,使學生初步學會網頁瀏覽和信息的采集。在教學Word的過程中,讓學生輸入學過的古詩文、精彩的課文片段、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在電腦上寫短文等,并把這些作文保存在校園網中,供全體師生交流、評價。在學習畫圖、PowerPoint等,設計學生所要完成的任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制定學習目標。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到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在實踐層面上得到應用和鞏固,培養(yǎng)信息靈活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科教育的信息化,改變學科教育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總之,信息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永恒話題,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也是我們永遠探索的目標,以上是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其實要真正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更新觀念,大膽嘗試,適應素質教育方面的要求,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做一個有心人,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只要多動腦筋,不斷總結交流,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張劍平,李慧桂.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模式的發(fā)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