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紅
語文教學中的微課應用初探
◎呂 紅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應運而生。本文結合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的體會,從微課的概念、特點、本質屬性,以及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局限、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淺顯的闡述。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推動了“微時代”的到來,對教育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此大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應用微課進行教學也成了我們語文教師研究的課題。下面筆者將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的體會總結出來與同仁分享。
微課是教師針對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的短小精悍的微視頻課程。微課的突出特點是時間短、目標小、內容精、情境化和數字化。從本質上來講,微課是一種適合于個性化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的新型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數字化的教學資源。
(一)使用方便靈活高效快捷,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較小
微課因為其時間短、目標小、內容精、情境化和數字化等特點,使用起來方便靈活高效快捷,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也較小。不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外,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學校,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或一部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而且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掌握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二)微課情景化的呈現(xiàn)形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趯W習過程中,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和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出學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愿望,表現(xiàn)出更加迫切的求知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學習。微課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情境化。不論是語文教學中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練習測試,還是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等內容,都可以以鮮明的色彩、直觀的形象、立體的動畫等豐富的媒體形式進行呈現(xiàn),創(chuàng)設出生動的學習情境,從而刺激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微課學習模式利于滿足個性化學習需要,提高學習質量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顯著特點之一是集體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缺點主要在于過于強調整齊劃一和集體統(tǒng)一,不能很好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易發(fā)揮學生的全部潛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志趣、特長和發(fā)揮他們的個性才能。而微課學習模式則不同,學生只要具備了移動學習終端,就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滿足同一層次學生不同需求的學習。另外,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按自身需求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實現(xiàn)了單位時間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學習質量的最優(yōu)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際操作能力。
(四)微課學習模式更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按照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可能會由于教師或學生的因素使學習偏移了教學重難點,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但微課就不同了,它本身就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內容而設計的教學資源,其內容更加簡潔精煉、形式更加直觀形象、主題更加突出鮮明,在使用過程中更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攻克教學難點。
(一)受到當地經濟條件的制約
微課,是基于網絡和電子學習終端的一種學習模式。進行微課學習的前提條件是學校和家庭要具備進行在線或線下學習的硬件條件,比如學校各個班級都要具備交互式電子白板、足夠的網絡帶寬,對學生而言每個學生在家要有多媒體電腦,在學校要有平板、耳麥等硬件設施。這對于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而言似乎不是什么問題,但對于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或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是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的。
(二)受到當地師資水平的制約
微課,其特點決定了它必須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精準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對教材和學生有深入的挖掘和了解,而且教師要有搜索、篩選、整合音視頻素材,制作、修改、美化微視頻資源的能力。因此,教學中要想有效地應用微課,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yè)素質,還必須要有較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一點對廣大教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一)不能以微課代替課堂教學
從建設微課的出發(fā)點來說,建設微課是“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單一化的資源建設方式,突出圍繞某個知識點(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多種資源的整合性,提高易用性”,是以建設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為出發(fā)點的。從微課的特點上來看,其目標小、內容精,針對的只是某個單元或章節(jié)的某個知識點(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是全部的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微課不能等同于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只能把微課作為一種學習資源,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不能盲目地把它當作課堂教學的替代品。
(二)不要認為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以微課形式呈現(xiàn)
現(xiàn)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微課熱”,不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學校的教研機構,都極力倡導教師應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廣大教師也積極響應上級和學校的倡導,跟風而上,唯“微課”是從。其實,對于微課還是要理性地對待,需要微課呈現(xiàn)的內容,就精心地制作成微課,讓它發(fā)揮最大的效用;而不利于用微課呈現(xiàn)的教學內容就不要生搬硬套了。本人認為,語文教材中適合于編制微課的內容主要是漢語拼音的讀寫、工具書的使用方法、閱讀方法指導、寫作方法指導、語法修辭辨析等等。另外,就是適合編制微課的內容也要進行合理的剪裁,不可照搬照用,更不可粗制濫造。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微課,不僅要正確認識微課的特點,還要清楚地看到微課的優(yōu)勢與局限,揚長避短,讓微課成為語文學科課內外學習的有力助手。
(呂紅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長安鎮(zhèn)中心學校 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