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向東(湖南省平江一中)
談談如何將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鄒向東
(湖南省平江一中)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更好地有利于課堂的教學,或者說在課堂中如何把握好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使它成為我們的一種手段和工具,發(fā)揮其特長和優(yōu)勢,避免其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負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用于我們的教學,促進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主要指基于智能和多媒體的教育教學設備以及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庫?!艾F(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探究”力求實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與各個學科的課堂全面融合,并總結出實現(xiàn)整合的可行性方案,以達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和諧愉快的自主式學習習慣,努力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良性發(fā)展。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領域,從觀念上、實踐上等諸多方面都引發(fā)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深層次變革。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探究工作已經成為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因此,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閃亮點在于能使那些很難用語言和模型直接表達的事物和過程變得直觀易懂、清晰明了,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順心。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能脫離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獨立存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延伸和補充。如,當前一些教師常常在一節(jié)課中從頭到尾使用電教手段,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幾乎很少留下字;還有的教師過于看重課件、影像資料的作用,對實驗、演示關注甚少,非常缺乏做實驗演示的基本功??梢哉f,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使教學內容可以迅速存儲、提取,在服務教學上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但電子文稿雖好,在屏幕上的呈現(xiàn)卻是稍縱即逝的,不及板書能留下一節(jié)課完整的軌跡,滿足學生對本課的反思性學習。另外,課件制作得再好,畢竟是虛擬的。例如,精心拍攝的實驗或演示過程的錄像,有著近乎完美的畫面。但過分追求實驗演示錄像的完美,不免有些舍本逐末。完美的實驗演示錄像是一種教學資源,但課堂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xiàn)失誤,或因特殊原因帶來的與預期不同的結果,更是一種教學資源,而且是生動的、生成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機緣。抓住機緣,及時實施教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活動中必須承認,越真實、越富于過程的實踐活動,才越能引發(fā)學生多視角、多層面的思考?,F(xiàn)代教育技術在過程、實踐、體驗方面只有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效的結合,才能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教學。
現(xiàn)代教育技術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和實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必要的板書設計也是相當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是否嚴謹?shù)谋憩F(xiàn)之一,是一堂課知識體系的濃縮。現(xiàn)在的課件很少設計板書,學生始終無法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這樣很容易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再者,就是受客觀條件和個人因素的制約,學科教師能熟練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僅占少數(shù),而幫助其制作的專業(yè)人員又對教學內容不熟悉,致使課件很難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意圖,課堂教學很難取得實效。還有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有些教學內容如果用實物、模型、掛圖或投影演示同樣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不必一味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另外,學生實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通過實際訓練才能獲得,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做才能達到要求,必須經過反復操作才能熟練。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應做好以下幾點:
1.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培訓力度使每位一線教師都能得心應手地制作課件。
2.開展集體備課,教師協(xié)作構建整體課件體系。
3.課件具體制作中,應將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真實問題引入課堂全方位開展師生互動;給足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不要盲目追求信息量、多樣化。
4.課件板書要直觀、簡單、醒目,基本反映本課知識體系;課件制作要體現(xiàn)多元評價機制,如課堂觀察、測試練習、學生練習評價和學生體驗與反思等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訓練;必要時,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機結合,互為補充,以達到教學方式的有效整合。
5.應該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合適的多媒體輔助教學量力而行,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
6.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要遵循學生身心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容易使身心疲勞,所以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教師必須對畫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
其實,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學生有認知沖突的時候,教師具備整合生成資源的課堂決策智慧。
總之,現(xiàn)代教育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先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更好地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在當今的信息社會,只有借助現(xiàn)代教育教學技術設施,才能更好地改進教者與學者的學習方式和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開闊眼界,擴展學習思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充滿著現(xiàn)代氣息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深入人心,有助于我們學生今后更好地發(fā)展和使教師感到教育教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潘永廣,王澤林.淺談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培訓教學的有效性[J].教師,2006(11).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