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興茂(重慶市銅梁區(qū)土橋小學)
課改條件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分析
范興茂
(重慶市銅梁區(qū)土橋小學)
課堂教學是最基本的教學活動組織形式,也是實現(xiàn)小學數(shù)學目標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整體質量關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以及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能夠準確而客觀地衡量教師已有的教學水平。在整個數(shù)學教學中,小學數(shù)學屬于基礎部分,深刻影響著小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數(shù)學能力的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采取多樣化的措施,不斷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課改條件;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途徑;分析
小學生屬于特殊群體,主觀意識、行為能力都比較稚嫩,他們的思想特別活躍,離不開成人的約束、指導。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想要促使學生認真學習理論知識,逐漸提高他們掌握知識的能力,需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特點,不斷增強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他們的眼球,能夠保持注意力集中,緊隨教師思維,掌握新的知識點,并靈活運用到實踐中。以此,不斷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符合新課改提出的客觀要求。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材是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紐帶,但在新課標作用下,小學數(shù)學教材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想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準確而深入地解讀教學教材至關重要。在新課標背景下,師生角色轉變,學生已成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占據(jù)核心地位,而教師僅僅扮演著“協(xié)作者、引導者”等角色。同時,新課程教學注重“以生為本”理念,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學科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入解讀教學教材、新課程標準,結合新課程理念,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難易適中,促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能獲取必需的數(shù)學知識,并靈活運用到實踐中,都能有所進步。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結合課程學習目標,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要有側重點,合理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知道該問題的出處,需要運用到哪方面的知識,做到舉一反三,逐漸學會獨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要一味地依賴教師。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應有的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學生已有水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課堂中呈現(xiàn)的數(shù)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斷拓展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鋪墊。以“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導出本堂課的主題,使學生迅速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由于小學生都喜歡小動物,也喜歡童話故事,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富有童趣的問題情境,“小動物賽跑”。即有一天,在動物王國中,小兔和小貓決定來場跑步比賽,看誰跑得快,并讓小狗做他們的裁判。它們并沒有從相同的賽跑場地出發(fā),最終卻同時到達終點。作為裁判的小狗,只能同時判它們?yōu)榈谝?,小貓和小兔都不服氣,都覺得自己比對方跑得遠。小狗裁判特別為難,不知道該怎么辦。結合該趣味故事,教師可以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我們應該怎樣幫助這位小狗裁判呢?這個問題和本堂課所要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緊密相關,這樣迅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融入課堂教學中,也不會覺得很突兀,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教師的教授之外,還需要多動手操作。動手操作可以促使學生深刻體驗新的知識點,準確理解并感悟新知識是如何形成與發(fā)展的,還能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動手操作可以有效解決小學生形象思維、數(shù)學知識抽象化之間的問題,不斷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同時,數(shù)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很多理論知識都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點,結合小學生各方面情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素材。以“圓的面積”為例,在學習圓計算公式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把圓四等分、六等分之后拼出的圖形。隨著圓越分越多,出現(xiàn)長方形的形狀,便可以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來劃分圓形,理解這一新的知識點,還能運用到與圓相關的組合圖形的面積。在無形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以“十進制”為例,由于“十進制”知識抽象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手指來計算十進制,這樣既可以準確理解、記憶“十進制”這一概念,還能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在整個學習階段,小學是學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位學生,要充分顯現(xiàn)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入手,有效展開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等,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成長。
丁鳳碧.探討如何構建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86-8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