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在歷史與文化背景下演繹的愛情傳奇
        ——論袁雅琴的長篇小說《陪樓》

        2016-03-02 08:19:51蘇曉芳
        廈門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二龍阿秀鼓浪嶼

        蘇曉芳

        (廈門理工學(xué)院文化發(fā)展研究院,福建 廈門 361024)

        ?

        在歷史與文化背景下演繹的愛情傳奇
        ——論袁雅琴的長篇小說《陪樓》

        蘇曉芳

        (廈門理工學(xué)院文化發(fā)展研究院,福建 廈門 361024)

        [摘要]廈門作家袁雅琴的小說《陪樓》,講述的是婢女阿秀與僑商家的私生子二龍之間曲折浪漫的愛情故事,作品將故事放置在鼓浪嶼百年歷史與閩南地域文化背景上展開,使小說具有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內(nèi)涵。作為頗具閩南文化意蘊的小說,作品側(cè)重從“人文資源根基”上展現(xiàn)地域特色,具體表現(xiàn)為對于以鼓浪嶼為中心的閩南日常生活習(xí)俗的精心描繪和一系列富于閩南地域文化性格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陪樓》既反映了作家對于鼓浪嶼歷史與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作家對于閩南地域文化的獨特貢獻。

        [關(guān)鍵詞]《陪樓》;地域文化;鼓浪嶼歷史;人物形象

        廈門作家袁雅琴的小說《陪樓》講述了一個流落到鼓浪嶼的婢女阿秀與僑商龍家的私生子二龍之間纏綿一生的愛情傳奇。作品在歷史與地域的雙重維度上展開故事,歷史跨度大,視野恢宏,上起鼓浪嶼淪為萬國租界之后的1920年代,下迄經(jīng)歷近30年改革開放洗禮的新世紀之初,敘事重點則在抗戰(zhàn)爆發(fā)、廈門淪陷、日軍占領(lǐng)鼓浪嶼之后的歷史階段,著重展現(xiàn)在民族危難面前,鼓浪嶼人的苦難、忍辱與抗爭。同時,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不僅注重以鼓浪嶼為代表的閩南人日常生活場景與民間風(fēng)俗的描繪,更成功塑造了阿秀、維娜、安韻珍、地瓜等一批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性格的人物形象,小說處處散發(fā)著迷人的閩南風(fēng)情。本文從作品的歷史與地域文化背景的挖掘、閩南人文風(fēng)情的描繪和獨特的人物形象塑造等三個方面剖析其藝術(shù)價值。

        一、愛情故事背后的歷史滄桑與地域文化

        所謂陪樓,是指鼓浪嶼別墅的附屬建筑,小說中說,它“緊挨著主樓,就像傭人站在主人身邊一樣,斂聲斂氣的。從外形上看,陪樓與主樓渾然一體,可內(nèi)部裝飾、用料卻全然不同”[1]P3,而在居住功能上,主樓與陪樓的區(qū)別也有主仆之分,小說中龍家的主人是住在主樓的,仆人則住在陪樓。阿秀是一個來自東山島的漁家女兒,流落到鼓浪嶼,曾被人販子拐賣為婢女,受盡殘酷虐待,后為婢女救拔團救助,被善良寬厚的龍家收留,又因曾對龍家小姐龍維娜有救命之恩,維娜的母親安韻珍讓她住進主人居住的主樓,維娜對她也以姐妹相待,但阿秀始終將自己的身份定位為龍家仆人,因此主動要求從主樓搬進陪樓居住,并在陪樓度過了漫長的一生。因此,陪樓是人格化的阿秀,陪樓的故事,也就是阿秀的故事,而阿秀的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她與二龍之間的曲折堅韌而不失浪漫的愛情傳奇。

        二龍是龍家少爺龍博山與婢女阿彩的私生子,當(dāng)年的新派大學(xué)生龍博山在接受父母包辦的婚姻,與廈門望族之女安韻珍完婚之前,已與溫柔賢淑的阿彩相好,并珠胎暗結(jié)。這原本是類似于曹禺的話劇《雷雨》中的橋段,但劇情并沒有向戲劇化的極端發(fā)展,因男女雙方本性的善良與容忍,包辦婚姻雖無激情,卻也能各盡本分,相安無事。而阿彩在生下兒子之后,因血崩死于陪樓,產(chǎn)下的私生子二龍則被送到教堂,由威約翰牧師撫養(yǎng)成人。二龍與龍家的再次相遇是因為阿秀??谷諔?zhàn)爭爆發(fā)之后,廈門淪陷,公共租界鼓浪嶼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島”,難民紛紛涌進鼓浪嶼,日軍一邊從經(jīng)濟上封鎖鼓浪嶼,一邊飛機轟炸,龍家陪樓不僅成了龍家收留、安置難民的避難所,也在暗中變成了二龍等抗日志士的棲身之所。在這紛亂動蕩的時刻,阿秀與就讀于廈門大學(xué)的二龍相遇,兩人之間萌生了患難中的真情,這亂世中的愛情彌足珍貴,然而命途多舛,二龍在陪樓短暫停留之后,就被日軍抓捕,在經(jīng)歷嚴刑拷打之后死里逃生,遠走香港,從此與阿秀分離。待到二人再次相見,二龍素未謀面的孩子龍隆都已二十歲。在龍家的操持下,兩人舉辦了遲到的婚禮,但因為各自的承諾與責(zé)任,又不得不再次分開,阿秀讓二龍將龍隆帶走,自己則繼續(xù)留在陪樓,照顧著對于她來說既是親人也是恩人的龍家老小。幾年后,二龍在香港離世,而阿秀則一直呆在陪樓,直到靜靜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就一部長篇小說而言,二龍與阿秀聚少離多的愛情故事并不復(fù)雜,愛情的華彩處也只如驚鴻一瞥,無盡的歲月在無望的等待中流走,二龍與阿秀的愛情的動人之處是離別中的守望,而這種守望甚至是超越生死的,正如作品中所說“有一種愛,是離別”[1]268。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簡單的充滿悲情的愛情傳奇是放置在一個非常宏大的背景上展開的。這個背景猶如一個既有深度又具廣度的舞臺。從縱向背景來看,小說時間跨度近百年,從1920年代阿秀流落到鼓浪嶼,講到21世紀初阿秀離世之后,其中涵蓋了鼓浪嶼的百年滄桑,包括公共租界、抗戰(zhàn)、國共內(nèi)戰(zhàn)、文革、改革開放等重要歷史階段。作為東南沿海城市廈門的組成部分,鼓浪嶼因其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舒適的氣候條件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在20世紀初淪為了西方列強競相爭奪的公共租界,但也因此而獲得了更早接觸到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契機,至今仍隨處可見的西式建筑與鋼琴島的美名顯然與此相關(guān)。

        鼓浪嶼公共租界是清末到民國時期僅有的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割讓臺灣后,為避免日本進一步覬覦廈門,清朝政府為尋求“國際保護”,請求列強“兼護廈門”,于1902年1月10日(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臺延年與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lián)盟、日本等9國(或聯(lián)盟)駐廈門領(lǐng)事在鼓浪嶼日本領(lǐng)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不久后續(xù)簽《廈門鼓浪嶼續(xù)訂公地章程》及《廈門鼓浪嶼租界中田地章程》,劃定鼓浪嶼全島約1.78平方公里為公共租界[2]。跟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一樣,抗日戰(zhàn)爭時期,鼓浪嶼也經(jīng)歷了被日軍包圍、封鎖的孤島時期,只是各類文藝作品大多更關(guān)注上海孤島,鮮有描寫鼓浪嶼公共租界的,因此,了解這段歷史的人相對較少。鼓浪嶼公共租界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為日軍占領(lǐng),直到1945年,鼓浪嶼公共租界才由國民政府正式收回。

        在成為公共租界之前,就已有十多個西方國家在鼓浪嶼上設(shè)立了領(lǐng)事館。成為公共租界之后,這里聚集了更多的外國人,主要有三類:傳教士、水手和商人。四十多年公共租界的歷史,對于鼓浪嶼獨特人文環(huán)境和文化風(fēng)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至今尤存的舊領(lǐng)事館、教堂、別墅等具有中西合璧特征的建筑很多都帶有那個時期的歷史烙印。作為背景描述,小說真實地再現(xiàn)了公共租界時期鼓浪嶼各階層人們的生活:外國俱樂部的燈紅酒綠,僑商家庭的日常生活,教堂、新式學(xué)校的西化氣息……其中,既有外國水手蠻橫兇殘、欺壓國人,也有像威約翰那樣友善仁慈的外國傳教士真誠地傳播著上帝的福音,并盡其所能地幫助中國人。日軍攻陷廈門之后,淪為難民避難所的孤島生活也被描繪得生動傳神。

        小說涉及到一個定居于鼓浪嶼的僑商家族,這又使作品擁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廣闊的橫向視野,《陪樓》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家族小說,雖然30萬字的篇幅足以承載一個完整的家族故事,但是作家用了一種做減法的方式敘事,不僅避免了因人物線索繁多而造成的敘事枝蔓纏繞,使作品的主要人物命運和關(guān)系得以凸顯,也在保留其家族敘事框架的同時,營造了濃郁的閩南地域文化氛圍。原本龍家應(yīng)是一個人口眾多、關(guān)系復(fù)雜的大家族,龍家第一代即二龍的爺爺早年下南洋經(jīng)商,攢下家業(yè),在鼓浪嶼上建成鳳海堂別墅,龍家第二代似乎不只有小說中提到的有名有姓的龍博山和龍博綿,而龍家第三代,則除了二龍及安韻珍的兩個兒子和女兒龍維娜外,還有他在海外經(jīng)商期間與外國女子生下的孩子。依照通常家族小說的寫法,僅就這些人物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和各自命運都可以延伸出若干故事與線索來。但作家對于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和關(guān)系做了淡化處理,龍家第二代僅提及博綿在廈門銀行工作,博山繼承家業(yè),下南陽經(jīng)商;而第三代的故事則聚焦于二龍與維娜,二龍是阿秀的戀人,維娜是阿秀的姐妹。次要的人物關(guān)系被淡化,而文化背景依然存在,因地緣關(guān)系,隸屬閩南文化的鼓浪嶼人是最早主動走到外面世界去打拼的一群人,像龍家這樣的僑商家庭則是其中的代表,通過僑商家庭的日常生活,作家將筆墨集中于地域文化氛圍的渲染,使小說的文化意蘊得到自然展現(xiàn)。

        這個愛情傳奇背后的兩重背景非常清晰:縱向的背景是鼓浪嶼百年歷史,橫向的背景是以一個僑商家庭為中心體現(xiàn)的閩南文化。這個原本純情簡單的愛情傳奇巧妙地立足于歷史與文化的交匯點上,既擁有歷史的深度,又富于文化的濃度,個人與歷史、個人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也在這個交匯點上得到凸顯。

        二、兼容并蓄的文化自信與濃郁的地域風(fēng)情

        人總是歷史性地生存于特定的地域文化環(huán)境之中,一個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傳統(tǒng),對生存于該地區(qū)的人們的文化人格的塑造起著重要作用。關(guān)注特定地域的文化性格,并在作品中予以展現(xiàn),形成了中國文學(xué)中極具魅力且延續(xù)已久的小說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即地域文化小說。有研究者指出地域文化小說的創(chuàng)作,“從文化內(nèi)涵的角度來看,一方面間接體現(xiàn)為人文基礎(chǔ)的歷史性,即進行人文地理開拓,來提供必要的人文資源根基以促進區(qū)域文學(xué)的形成;另一方面間接體現(xiàn)為民族特征的體系性,即進行民族語言的發(fā)展,來提供必要的語言表達符號以推動區(qū)域文學(xué)的出現(xiàn)。從人文資源根基到語言表達符號,都有著地方性的基本內(nèi)容,表現(xiàn)為人文性的語言運用所產(chǎn)生的群體影響作用?!盵3]依照這樣的論述,地域文化小說主要從“人文資源根基”和“語言表達符號”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地域文化特征,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前者體現(xiàn)為特定的地域自然景觀、人文習(xí)俗的描繪和特定地域文化性格的塑造,而后者則是方言或特定民族語言寫作?!杜銟恰返淖髡咴徘俨⒎峭辽灵L的閩南人,對于閩南方言的純熟運用亦非她所長,因此,除了少量的親屬稱謂,作品基本上沒有使用方言寫作,這部小說的地域文化特征集中于“人文資源根基”的表達。

        “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中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閩南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經(jīng)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與文化磨合,并由東南沿海地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所逐漸造就”[4]。閩南地域文化除了表現(xiàn)為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外,還有與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發(fā)展相關(guān)的人文環(huán)境。小說除去引子和尾聲,共15章,章節(jié)的題目全由廈門地名或閩南獨特的建筑名稱組成,如黃家渡碼頭、日光巖、人民體育場、騎樓等,這些名稱除了提示所在章節(jié)故事的主要發(fā)生地外,還用相關(guān)地域場景的細致描繪渲染出濃郁的人文氛圍。如小說第14章題為《騎樓》,騎樓是近代傳入中國福建、兩廣等地的一種沿街建筑形式,特點是商住合一,上樓下廊,廈門的騎樓兼有歐陸風(fēng)格和東南亞地域特征,樓下的長廊既可遮擋風(fēng)雨侵襲,又能掩避炎陽照射。廈門現(xiàn)存最著名的騎樓就是中山路步行街騎樓群,小說這一章的情節(jié)正是以中山路為背景的:

        步行街并不見得有多現(xiàn)代奢華,相反,她比較古典,不過這種古典是洋氣的,懷舊的。步行街的洋房有點原汁原味,沒有大的改造,立在街的兩旁,安靜地讓時光從身上流過,刷新,置換。特別是入夜,LED夜景燈亮起來的時候,步行街身著晚裝。光影變幻,穿越時空,動靜之間,詮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魅力。沿街的人文古跡將軍牌坊,閩臺文化宣傳陣地講古角,閩南特色石刻的休閑桌椅,綠化組合、古跡指示牌、街區(qū)圖,當(dāng)然還有定期演出的歌仔戲、布袋戲、南音、閩俗服飾等形式的閩南民俗文藝表演,都是個性化的文化元素[1]286。

        這一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將傳統(tǒng)符號與現(xiàn)代氣息熔為一爐的中山路街景。人文場景的描寫是小說的引人入勝之處,鼓浪嶼地處閩南文化圈,但其文化因歷史與獨特的地理位置又具有特殊性,由于曾有淪為萬國租界四十多年的經(jīng)歷,又聚集了許多曾下南洋打拼的僑商家庭,鼓浪嶼文化在傳統(tǒng)閩南文化的基礎(chǔ)上融入了西方文化和南洋文化的元素,因此,鼓浪嶼文化帶有復(fù)雜多元的特點。正如杜維明所言,“沒有一個偉大的精神文明不包含各種價值”[5]。然而,各種不同的價值在此碰撞,卻并未帶來文明的沖突,巨大的文化包容力讓閩南文化、西方文化、南洋文化等看似相互抵牾的多種文化因子甚至不同的價值觀彼此共存,并毫無裂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龍家的家庭成員信奉著不同的宗教,龍老太太篤信佛家,她的兒媳婦安韻珍則信奉基督教,佛祖與基督在此并不矛盾對立,作為第三代的龍維娜則拜完佛祖拜基督,他們似乎找到了不同宗教的相通之處,那就是人性的善良與寬容,回歸到一種單純的理想狀態(tài)。小說中還有一個動人的細節(jié):維娜教阿秀彈鋼琴,阿秀最先彈熟的曲子是閩南歌曲《望春風(fēng)》,西方的音樂載體與源于古典戲曲《西廂記》的閩南曲調(diào)水乳交融。小說中還提到了來自鼓浪嶼的鋼琴家殷承宗率先用鋼琴伴唱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這種中西融合的思路是有傳承的,這也正是鼓浪嶼文化的獨特魅力。這個神奇島嶼的文化先天地具有一種包容的力量,不僅能將不同來源的文化容納于其中,更能將它們彼此結(jié)合,熔鑄為一個新的生命。這種文化包容與融合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堅守傳統(tǒng)與接納新質(zhì)并非矛盾對立,在以開放的胸襟接受外來的事物與觀念的同時,若能保持文化自信,就能既吐故納新,又避免自身傳統(tǒng)的全面丟失。

        隨著小說中主要人物的行蹤流轉(zhuǎn),作家還將筆觸伸展到廈門周邊同屬閩南文化圈的泉州一代,作品中對于泉州蚶江鎮(zhèn)端午習(xí)俗的描繪猶如一幅生動的民俗風(fēng)情畫:

        ……這時只見那“火鼎公”上身反穿羊羔黑裘,下著寬筒黑褲,褲管下端緊束繃帶,腳穿圓口軟底男布鞋,腰束長綢巾,手執(zhí)竹質(zhì)長煙管在前;“火鼎婆”身穿鑲邊大襟紅衫,下著鑲邊寬筒大紅褲,頭頂盤起高高的發(fā)髻,腳穿高底繡花軟底布鞋(閩南俗稱“大公雞鞋”),手執(zhí)大圓蒲扇在后;一口內(nèi)燃木柴的火鼎(即鐵鍋),架在兩根竹竿中間綁著的“四腳架”上面,兩人用綁在竹竿兩端的長綢巾抬起火鼎;“女兒”身穿青色鑲邊大襟衣和鑲邊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鞋,一根軟竹扁擔(dān)兩頭挑著裝有一小捆木柴的小竹籃,緊隨兩老之后。這一家三口踏著民間小調(diào)《十花串》,悠閑自得,“火鼎公”一步一撅臀,“火鼎婆”一步一擺腰……[1]65

        作家不但描述了戲臺上“火鼎公火鼎婆”表演、“公背婆”、“送王船”、海上潑水等民俗節(jié)目,還不厭其煩地介紹茯苓糕這樣一種閩南民間傳統(tǒng)手工食品的來歷。在一部敘事節(jié)奏明快、矛盾沖突激烈的小說中,加入這樣巧妙的閑筆,不僅讓濃郁鮮活的閩南風(fēng)情撲面而來,也在小說相對沉郁壓抑的情調(diào)中增添了幾分諧趣。

        作品中的閩南風(fēng)情還體現(xiàn)在隨處可見的對于鼓浪嶼人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上,鼓浪嶼別墅的精美建筑、內(nèi)部的裝飾、海邊的碉堡、院子里的綠樹繁花,還有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家庭音樂會、中秋博餅等特有的風(fēng)俗。

        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劇,精彩紛呈的地域文化越來越為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局面所取代,民俗、民間宗教信仰、方言等那些曾經(jīng)植根于先輩生活的元素,現(xiàn)在正面臨著裂變、崩潰的危機。而在文學(xué)作品中讓這些文化元素得到重現(xiàn),無疑能喚醒我們的文化鄉(xiāng)愁,有助于這些曾經(jīng)鮮活的文明得以重生。

        三、精彩傳神的地域文化性格的塑造

        作為一部長篇小說,《陪樓》的人物并不多,人物關(guān)系也不復(fù)雜,大致算來是以阿秀、二龍為中心的四代人,由于小說在結(jié)構(gòu)上做了減法,涉及到的四代人中凡是與阿秀和二龍的命運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人物都淡化、虛化了,所以呈現(xiàn)在臺前的人物就為數(shù)更少。小說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是阿秀、維娜、安韻珍這三位閩南女子。

        同為閩南女子,阿秀、維娜、安韻珍是有區(qū)別的。三人之中,安韻珍居長,她出身廈門望族,知書達理,溫柔嫻淑,遵從父母之命嫁入鼓浪嶼龍家,雖然也為得不到丈夫的愛情而感到委屈,但她孝順公婆,待人寬厚,以寬容大度的心胸對待丈夫的私生子二龍。在處理各種矛盾時既有原則又懂得適當(dāng)妥協(xié),比如她非??床粦T家中花匠地瓜的品行,常直率地指出他的問題,令其有所忌憚,但又顧及龍老夫人的顏面而有所包容。身為虔誠的基督徒,她慷慨仁慈,盡自己的力量關(guān)懷弱小,收留阿秀,安置難民,常年在教堂做慈善。在她身上,閩南傳統(tǒng)女性的堅忍與基督徒的慈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維娜是安韻珍的女兒,是出身于既恪守閩南傳統(tǒng)文化又擁抱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僑商家庭的大小姐,優(yōu)渥的物質(zhì)條件,使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中西文化熏陶,她既擅長中國古典文學(xué),又精通西洋音樂和英文。她是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鼓浪嶼的女兒,生長于鼓浪嶼,嫁人也未出鼓浪嶼,直到優(yōu)雅地老去,她都未離開這個迷人的島嶼。與其母親相比,她性格率真,在追求愛情幸福時顯得更為勇敢,這表現(xiàn)在她反對父親給自己安排的婚姻上,但維娜的反抗仍是溫和的,在她的反抗中并沒有我們在多數(shù)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作品中慣常見到的那種青年一代為尋求個性解放和婚姻自主而表現(xiàn)出的對于舊家庭、舊倫理的決絕與叛逆,因為維娜畢竟是個飽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閩南女子,從小接受的閨閣教育養(yǎng)成了她柔順的性情。

        阿秀與維娜同歲,出身底層,身份由東山島漁民之女到婢女,然后被龍家收留,又因為與二龍的姻緣,而成為龍家的媳婦,但她本人卻一直把自己當(dāng)作龍家的傭人,因此,她一生堅持住在陪樓,而不肯住進象征主人地位的主樓,她“安分守己,知足而樂,待人真誠,為人友善”[1]293。初讀小說,讀者大多會為阿秀與二龍重聚并補辦婚禮之后依然選擇分離而感到遺憾與不解。如果對作品進行細讀并對閩南文化有更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就不難解答。小說中的閩南女子,從安韻珍到維娜,均是如此。當(dāng)龍博山去馬來西亞經(jīng)商、向子豪去海外求學(xué)、工作時,他們的妻子安韻珍、維娜都沒有隨行,而是留在家里。小說中借龍老先生之口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男人在國外打拼那是應(yīng)該的,……不要忘了閩南本土文化是我們的命根子,女孩子更應(yīng)該在國內(nèi)讀在家里學(xué)?!边@就是閩南人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像許多以下南洋而開啟家族發(fā)展并聚集財富的僑商一樣,鼓浪嶼人也都有著不同于內(nèi)陸農(nóng)耕文化安土重遷的海洋文化性格,即使是富裕之家,男子長大之后都會離家出外闖蕩,而女子則守望家中,相夫教子。這種闖蕩與守望,或為家,或為國,無怨無悔,代代相傳,表現(xiàn)出海洋文化開拓、進取、務(wù)實的一面。阿秀在嫁給二龍之后就是龍家的媳婦,她必須選擇留在龍家,照顧長輩,料理家務(wù),盡一個閩南媳婦的職責(zé)。

        如果問小說中最美的角色是誰,也許會有不同的答案,阿秀、維娜、安韻珍皆有可能;但若問誰是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角色,則非地瓜莫屬。地瓜在小說人物關(guān)系中是一個次要角色,他是龍家的花匠,因為與龍老太太的一點沾親帶故的關(guān)系,小小年紀就從泉州鄉(xiāng)下來到龍家,他本名阿昌,因說話腔調(diào)有些雜,說一口不倫不類的閩南普通話,有人笑說他一口地瓜腔,于是被叫做“地瓜”。地瓜在龍家做花匠,卻總想跟主人平起平坐,他先一心想讓阿秀嫁給他,在看到阿秀與二龍兩情相悅之后,因愛生恨,向日本人出賣二龍,淪為漢奸的地瓜最終也落得了一個可恥悲慘的結(jié)局。地瓜在作品中雖是配角,但著墨不少,甚至讓人覺得有搶戲之嫌,然而細細考量,這個角色的安排其實是頗具匠心的。從故事結(jié)構(gòu)來看,地瓜是一個結(jié)構(gòu)性人物,他是戲劇沖突的締造者,因為他既充當(dāng)了二龍與阿秀愛情中的一個騷擾者,也是二龍坎坷命運的制造者。同時,就作品的風(fēng)格而言,他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他是調(diào)和作品憂郁沉重氛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他言語的饒舌幽默,使作品時不時有了一點輕喜劇的亮色。這個角色的設(shè)計猶如閩南地方戲曲高甲戲中的丑角行當(dāng),有戲曲研究者指出,“在閩南鄉(xiāng)村隨處可見高甲戲,有高甲戲演出幾乎就有‘丑’行當(dāng)?shù)恼故尽盵6]。盡管從故事敘事本身來說,作為“丑角”的地瓜并非主角,但就作品整體而言卻意義非凡。小說中的少量的方言描寫也集中在地瓜的身上。巧合的是在泉州蚶江鎮(zhèn)端午的民俗表演中,地瓜扮演了“公背婆”中公的角色,由于他是本地人,從小看著這些演出長大,在龍家也時常會露一手給大家逗樂,所以他演得駕輕就熟,十分精彩。這段表演其實就是地瓜這個角色在整個小說中的角色定位。

        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各具特色,二龍如鼓浪嶼海邊碉堡般堅固頑強、絕不妥協(xié)的性格,“無論海風(fēng)、潮汐如何改造、侵蝕”,都不可改變的執(zhí)著與堅守;作為家族家長的龍老先生殉難時寧折不彎的氣節(jié),龍老先生這樣溫文爾雅的老紳士,在日軍要搶占他的家園的時候,也不惜以生命的代價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龍老夫人的仁慈與顢頇;阿敢的俠義與擔(dān)當(dāng);向子豪的內(nèi)秀與儒雅……正是這些姿態(tài)萬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將閩南人性格中那些既復(fù)雜又單純,既開放又保守,既柔順又堅強,既吃苦耐勞又享受生活的性格特質(zhì)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閃耀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四、結(jié)語

        《陪樓》演繹的是大時代中閩南兒女的愛情傳奇,其背后卻潛藏著一部百年鼓浪嶼的人文志。透過小說看鼓浪嶼文化,會發(fā)現(xiàn)隱身在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與略帶小資情調(diào)的人文景觀背后的一種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懷,這既是鼓浪嶼文化本身的獨特魅力所在,也是作家對于以鼓浪嶼為代表的閩南地域文化的獨特體悟。

        作為一個外地人,作家袁雅琴書寫閩南文化,有其天然的劣勢,也有其優(yōu)勢,劣勢顯而易見,主要是對鼓浪嶼乃至整個閩南文化的生疏;而優(yōu)勢則在于,任何一個外地人,在面對在地文化時,總是先天地帶有一重比較的視野,從而能更為敏銳地感知其文化的獨特之處,而不會有久處其中、司空見慣的漠視與遲鈍,或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遮蔽和無視。袁雅琴不但以深入而細致的案頭準備與田野調(diào)查克服了自身的劣勢,還以一個“新閩南人”對閩南文化的摯愛,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優(yōu)勢,從而書寫出這樣一部潛藏著深厚歷史與地域文化魅力的優(yōu)秀作品。

        [參考文獻]

        [1]袁雅琴.陪樓[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2]何其穎.公共租界鼓浪嶼與近代廈門的發(fā)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31.

        [3]靳明全.區(qū)域文化與文學(xu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3:166-167.

        [4]林楓、范正義.閩南文化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8:1.

        [5]杜維明.對話與創(chuàng)新[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157.

        [6]陳炳聰.丑的魅力[J].福建藝術(shù),2005(1):59.

        (責(zé)任編輯馬誠)

        Yuan Yaqin’s Attached Building:Legend of Love in South Fujian

        SU Xiaofang

        (Institute of Cultural Studie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

        Abstract:Attached Building,a novel by Yuan Yaqin,an authoress of Xiamen,tells a love story between Ah Xiu,a maid and Erlong,illegitimate son of an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man.The novel,set in Gulangyu in south Fujian rich for a colorful history and a unique overseas culture,describes the vivid daily life of south Fujian and impressive characters with typic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ulture of south Fujian.It also reflects the writ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Gulangyu,and her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e of the region.

        Key words:Attached Building;regional culture;history of Gulangyu;character

        [收稿日期]2016-01-19

        [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新世紀人才,JAS14218);廈門理工學(xué)院引進人才項目(YSK12017R)

        [作者簡介]蘇曉芳(1971-),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與文化。E-mail:xfsu@163.com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4432(2016)02-0088-06

        猜你喜歡
        二龍阿秀鼓浪嶼
        松煙鎮(zhèn)二龍村茶山
        二月二龍?zhí)ь^:去不成理發(fā)店,我們還能做點啥
        意林彩版(2022年4期)2022-05-03 00:07:57
        鼓浪嶼
        阿秀
        歌海(2021年6期)2021-02-01 11:27:18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北廣人物(2020年8期)2020-03-19 03:51:23
        “海上天堂”鼓浪嶼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1:56
        Application of binding theory for seepage of viscoelastic fluid in a variable diameter capillary*
        舒婷的鼓浪嶼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鼓浪嶼:迷途在這里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4
        回鄉(xiāng)的路
        故事林(2013年19期)2013-05-14 17:30:18
        久久精品国语对白黄色|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天伊人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色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三区| 性猛交╳xxx乱大交|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69视频|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舒服| 最近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天堂|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午夜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欧美|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波多野无码AV中文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人妖系列在线 |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91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av在线播放男人天堂|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久草视频免费播放|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视频|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精品999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性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 快射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一区| 亚洲av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香蕉久久久爽爽| 青青手机在线视频观看| 高级会所技师自拍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