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萍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毛皂寄?。?/p>
淺談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的有效方法
李志萍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毛皂寄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人人皆知,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否認真從激趣入手進行教學,多數(shù)老師很難做到。更何況識字、寫字對孩子來說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程,所以尤其需要想方設法,開拓尋找多種渠道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闡述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幾種比較可行的興趣方法。
識字興趣;有效方法;學生興趣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边@段話告訴我們,在語文教育的廣闊天地里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性課程資源、社會性課程資源、人文性課程資源,語文教育應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面向未來,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
實踐告訴我們,剛入學看過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的孩子,對“西、游、記”三個字無師自通。凡此種種說明整個社會是一個廣闊而充滿活力的學習漢字的天地,我們以“大語文觀”為指導,打破只局限于課堂、課本的做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字,建立一個識字教學的開放學說,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渠道具體操作:
1.相互交流中識字
剛入學的兒童在與同伴的初次交往中,最關注的問題是同伴姓什么,叫什么。這時,如果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將班中每個學生的姓名書寫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識字效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當課余,孩子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熱情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尋找同桌的大名,還有的興奮地講述自己認識了多少同學的名字,或者學過拼音之后,讓每位學生制作一張姓名卡,既書寫自己的名字,又書寫其拼音,然后挑選自己做得最整潔、最美觀的一張粘貼在課桌的左上角,你同樣會發(fā)現(xiàn),課后學生互認姓名的興致很高。用不了多長時間,一百個左右的漢字,大多數(shù)學生就會全部認得來。接下來讓學生以小組、大組為單位輪流發(fā)本子,比一比誰認得同學的名字多,誰發(fā)本子的速度快,酌情增加小紅花,這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極大鼓勵,他們樂此不疲。
2.在校園環(huán)境中識字
剛入學的小朋友,總會對學校的環(huán)境感興趣,抓住這一心理,我們可以安排一節(jié)活動課,課上,對孩子說:“小朋友,我們在一起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你們熟悉咱們的校園嗎?那么細心的小朋友一定能注意到,咱們的校園不但干凈整潔,而且圍墻上、報紙上以及樓道的墻壁上還書寫了不少使人奮進的話語?!边@時,平時留心觀察的學生一定會滔滔不絕地炫耀自己的能力,沒有注意到的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愿望,接下來我們趁熱打鐵:“今天老師帶你們進一步熟悉咱們的校園,我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在大組長的帶領下,把我們認識的字積累下來,一會兒咱比一比哪一小組收獲最大?!庇谑?,一句催人奮進的至理名言,一則文明禮貌誓字語,一塊班級名稱序號牌,板報上一幅圖文輝映的宣傳畫,都成了孩子極為寶貴的識字資源,孩子在這樣的活動中,了解了校園,親近了學校,同時在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了許多與學校生活相關的漢字。
3.游戲活動中識字
低年級學生喜歡游戲活動,所以我們可以多設計一些游戲活動課,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手把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字或者字形不太復雜的詞寫在黑板上,并對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適時適度地進行比較。
如:一次猜謎語活動中,一位學生出了這樣一則謎語: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袍子,說話伸脖子,走路擺架子(打一動物)。抓住這一時機,在黑板上出示“帽子”“脖子”這兩個學生較為熟悉的詞語并引導學生將“戴“與”“帶”作比較,這樣,不僅增加了識字量,而且在不經(jīng)意中鞏固了學過的生字。如此識字,學生不會感到有心理負擔。
4.巧用故事識字
有時候我搜集到關于識字的故事,就在活動課上給學生講。那天我講了一個三國時期的故事:一次,曹操請人修一座庭院,修好后,眾人請曹操來看是否合意,哪知曹操看了以后沒說什么,卻在門洞兒上寫了個“活”字就走了,眾人面面相覷,不知曹操是何意。講完后,我問學生:你們知道這里的奧秘嗎?學生議論紛紛,都在思考,在學生最需要答案的時候我說:“名士楊修解了這個迷。同學們你們看,門洞里面一個活字是什么字?認識這個字的同學忙著說“闊”。我贊賞,對!曹操對這個庭院什么都滿意,就是嫌這門太闊了。所以,“闊”字為“門”里一個“活”。學生在了解這個故事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字。
除此之外,在街面上、電視上、廣告里、逛商店的時候,隨時都可以進行識字。
為了使學生識字的興趣得以保持并將行為變成習慣,我們必須經(jīng)常給學生搭建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舞臺。然而,我們深有體會,鼓勵贊賞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可能還記得一位老師曾經(jīng)說過的話,我們表揚鼓勵學生絕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句“你好棒”“好極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豐富自己鼓勵與贊賞的語言。其實,成功的鼓勵是“給心”,是“傳情”,就是把我們內(nèi)心對孩子真誠的贊美、中肯的評價及努力的方向?qū)嵤虑笫堑貍鬟f給他們,它代表著我們對他們的理解、關愛、尊重和幫助,絕不是為了表揚而表揚。教學的藝術主要不在內(nèi)容的精心設計上,教學的藝術首先是善待學生的藝術,是在師生之間的情中。
成功的激勵方式可以是一個期待、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關愛的撫摸,一根翹起的大拇指,也可以是耐心的引導、真誠的握手,然而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我們付之以真誠,做到虛懷若谷,目中有人,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只有我們徹底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做到將心比心,以情換情,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內(nèi)外才會永遠陽光燦爛,充滿歡笑。
總之,教師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注重引導,日常生活中的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樣隨時隨地、快速便捷地充分利用文化資源,習慣養(yǎng)成了,興趣濃厚了,何愁突不破1800個識字量,何愁提不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
[1]杜貴昌.優(yōu)化識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識字效率[J].基礎教育研究,2010.
[2]周文仙.趣味識字主動識字:淺談小學識字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