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祥
師:我們上課。一起讀課題。
生:景陽岡——《水滸傳》施耐庵。
師:我聽有人在念施耐庵(yān)。(生笑)口誤。別緊張。如果你們回答的問題不對,就怪你們的語文老師。(生笑)敢怪她嗎?
生:不敢。
師:是不敢還是不愿意?
生:不愿意。
師:這還差不多!如果不愿意怪你們的老師,那就怪我。敢不敢?
生:不愿意。(眾笑)
師:少來啦?。ū娦Γ┯浿彩枪滞瑢W(xué)們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卮饘α?,同學(xué)們厲害;回答錯了,說明老師“笨”,要立刻調(diào)整。聽懂了嗎?
生:聽懂了。
師:現(xiàn)在開始回答第一個問題:請問,我為什么要把“景陽岡”三個字寫得這么小,而“《水滸傳》、施耐庵”寫得這么大,還用紅色標(biāo)出來?
生:因為“景陽岡”是《水滸傳》里邊的一個故事。
師:為了突出《水滸傳》還是為了突出“景陽岡”?
生:《水滸傳》。
師:聰明,對得起你這副眼鏡。(笑聲)如果讓你們在這兩行當(dāng)中只記住一行,記住第一行還是記住第二行?
生:第二行。
師:了不起!其實原來的題目不叫“景陽岡”,是編輯們加的,我覺得這個題目不好?,F(xiàn)在請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一個題目,保證比這個題目好。說!
生:武松打虎。(掌聲)
師:多聰明的孩子!寫吧,在景陽岡的后面寫上“武松打虎”。(生寫)
師:現(xiàn)在,把編者加的題目和我們加的題目合起來,讀。
生:景陽岡武松打虎。
師:《水滸傳》原著中就是這個題目。你們這個班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班級,水平真高!我一開始用如此艱難的問題故意來難為你們,你們竟然對答如流。還有,你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了不起!
師:遇到厲害的班級我就要為難一下。(課件出示課文詞語)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聽寫的詞語。請問,是馬上聽寫還是先準(zhǔn)備準(zhǔn)備再聽寫?
生:準(zhǔn)備準(zhǔn)備。因為……
師:呦——還有理由!說。
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眾笑)
師:哈,冠冕堂皇的理由。行,那就開始準(zhǔn)備。聰明的孩子不會逐個的字看,哪個字記不住了才看一眼。(生準(zhǔn)備)
師:我聽寫的要求是這樣的:第一,如果不會寫,可以打開課文看。(生吃驚狀)第二,課文中找不到,你可以看同桌的。(生“?。 保┑谌?,同桌如果不讓你看,你看大屏幕上的標(biāo)準(zhǔn)答案。(眾大笑)隨便看!請問這聽寫難不難?
生:不難。
師:我從來不難為學(xué)生。第一個詞,兩個字,往我這看。(師拍拍自己的腰胯部位)這個部位叫什么?人有老虎也有。(生寫“腰胯”)第二個二字詞——天上的最響的雷。(生寫“霹靂”)第三個二字詞——最壞的點子,鬼主意,壞點子。(生寫“詭計”)聰明,都寫出來了。第四個二字詞——請看我的手,本來我的手是這樣的(剛勁有力狀),現(xiàn)在我的手(泄勁狀)。寫吧。(生寫“泄勁、酥軟”)很好,聰明的孩子可以寫兩個詞,寫一個詞就了不起了。再來一個四字詞:有一天,老師走進教室,對一個屢教不改的孩子說了一句話:“你不要自己耽誤了自己?!保ㄉ鷮憽罢埼鹱哉`”)
師:聽寫到此結(jié)束,同桌交換批改。(生互相批改)
師:如果在廣東,我一定會問“三般都抓不著”的“三般”是什么意思。在咱們這兒,我就不用問了。因為這話源自于山東,河南話和山東話也接近,三般,大家都知道,就是老虎的……
生:三招。
師:哪三招?
生:抓、撲、剪。
師:抓?撲,是對的,剪,是對的,好像沒有抓。老虎吃人是女孩子打架???(眾笑)應(yīng)該是?
生:掀。
師:一撲,一掀,一剪,就是這三般。
師:(課件出示文字:打虎英雄知多少?)實驗小學(xué)的孩子,知識一定豐富。除了武松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打虎英雄?請注意,不許說《水滸傳》里面的。
生:孫悟空。
師:孫悟空是神話人物,我們要說現(xiàn)實中的人。
生:獵人。(笑聲)
師:哪個獵人?不興跟我玩這個——模棱兩可的說話。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生沉默)
師:不要泄勁!不知道,很正常,因為我也是查了資料才知道的。(課件出示打虎英雄人物簡介)我知道的大概有10位,我把最著名的五位請出來了。第一行,讀。
生:晉國馮婦,老虎見他就逃。
師:請問,第一行有沒有錯別字?
生:我覺得“他”錯了,馮婦應(yīng)該是一個女的,這個“他”是男他。
師:孩子們,閱讀面窄了很可怕。這個字沒錯,馮婦,姓馮名婦,就是男的。(生笑)這個不怪你們,怪倪老師沒教你們這一招。(笑聲)以后,當(dāng)你讀古典文學(xué)覺得有點不對的時候,不要輕易下結(jié)論。第二行,讀。
生:明朝徐氏,鋼叉戰(zhàn)猛虎。
師:這才是女的。誰能說說從哪兒看出來她是女的?
生:徐氏。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古代的時候女子沒有名字。
師:看你多優(yōu)雅,多漂亮!一定讀了不少的書,了解很多知識。古代封建社會,女孩是不能有名字的。你姓什么就叫什么氏。出嫁后,還得隨婆家的姓。現(xiàn)在就沒這事了。第三行,讀。
生:《閱微草堂筆記》:唐氏匕首殺虎。
師:這本書太有名氣啦!唐氏,匕首殺虎,從八十歲老翁,到七歲娃娃,拿一把匕首就能把吃人的老虎殺掉,而且只一招。第四行,讀。
生:《世說新語》:周處射虎。
師:《世說新語》,一般人家里肯定沒有。布置一個作業(yè),愿意做就做:回去想辦法買一本《世說新語》放在家里。小學(xué)六年級前,如果還沒有讀過《世說新語》,只能說是你的悲哀。最后一行,讀。
生:《史記》:卞莊子寶劍刺虎。
師:不簡單,沒有一個人念成卡莊子。(生笑)知道《史記》的舉手。(多數(shù)學(xué)生舉手)哇,《史記》的作者是誰?
生:司馬遷。
師:《史記》在中國文學(xué)、歷史學(xué)上的地位堪稱老大。但是,如此著名的鴻篇巨著中的一個打虎英雄,我們很多人卻不知道。我這不是怪你們,不光你們不知道,臺下幾百位老師,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
師:現(xiàn)在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同樣的都是打虎英雄,而且前邊說的五個打虎英雄多數(shù)源自于名著,但為什么武松的知名度卻如此之高呢?
生:因為現(xiàn)在都比較了解四大名著,武松在四大名著之一里面出現(xiàn)過,這么多人讀過,所以所有人都知道。
師:有道理。
生:我還覺得這個武松打虎寫得真實,不像那種虛構(gòu)的。
師:孩子,你的觀點很獨特,但是我必須給你糾正一點:前面的五個打虎英雄并非虛構(gòu),而武松打虎恰恰是虛構(gòu)的。因為它虛構(gòu)得很精彩,太精彩了,所以聽起來比真的還真。(笑聲)《水滸傳》是文學(xué)作品,是小說,是章回體小說,是由古典向現(xiàn)代白話小說過渡時期的古典白話小說。施耐庵老爺子功底太深了,以假亂真了。
生:因為《水滸傳》比較簡單,通俗,大家都知道。
師:說得好!《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比較通俗易懂,大家都讀過,而且這個人物,就像剛剛他說的,寫得太生動了。也許有武松這個人,因為文藝來源于生活。問一下,家里有《水滸傳》的舉手。(全部舉手)真了不起??!多問一下啊,家里有《西游記》的舉手?(全部舉手)哇!《三國演義》?(全部舉手)哇!《紅樓夢》?(全部舉手)。讀過《紅樓夢》的舉手。(全部放下手,眾笑)
師:把手放下得到了老師的笑聲,但這笑聲比掌聲贊美得更加強烈。一笑你們萌(眾笑);二笑你們真誠,沒讀過就是沒讀過。家里能有這些書的孩子都了不起。(課件出示兩本《水滸傳》圖片)喏,我家的是這兩本。(出示古版本書頁)翻開我的書,就是這樣的。(學(xué)生全部“哇”)想讀嗎?
生:想!
師:想,是好事,但得有能耐。我今天就要教你們這樣的能耐,愿意學(xué)嗎?
生:愿意!
師:很好,(出示課件)讀。
生:《水滸傳》是一部章回小說,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英雄好漢形象,語言通俗,描寫細(xì)膩,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
師:紅色的字再讀一遍。
生:章回小說。
師:很好。再往下看,讀。
生:章回小說是古典白話小說,一回或一章一個故事。每一回都有一個對仗工整、整齊劃一的標(biāo)題,這個標(biāo)題叫“回目”。
師:最后一個詞再讀一遍。(生齊讀)再讀一遍。(生齊讀)紅色的字,讀。(生齊讀:對仗工整、整齊劃一)
師:把回目和紅色的字連起來讀。
生:回目對仗工整、整齊劃一。
師:倒過來讀。
生:對仗工整、整齊劃一,回目。
師:非常好。(出示兩個回目)什么叫回目?這就是回目。在章回小說中,它叫回目。現(xiàn)在我們看的很多的書中也有類似的,叫做……
生:目錄。
師:對啦!目錄可以長長短短不一樣,可以不對仗不整齊?;啬勘仨毷菍φ痰恼R的。先看第二十三回,讀。
生:橫??げ襁M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
師:咱們今天的課文就是選自于《水滸傳》第二十三回的后半部分——景陽岡武松打虎。前半部分寫的橫??げ襁M留賓。請大家看一看,橫海郡是一個地名,那么跟它對應(yīng)的地名是哪里?
生:景陽岡。
師:柴進是個人名,和他對應(yīng)的人名是誰?
生:武松。
師:打虎的“打”是動詞是名詞?
生:動詞。
師:“留”也是動詞?
生:對。
師:發(fā)現(xiàn)沒有,地名對地名,人名對人名,動作對動作;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上一句的這個位置是動詞,下一句的這個位置也是……
生:動詞。
師:你是名詞我就是?
生:名詞。
師:同樣的,你是形容詞我也是?
生:形容詞。
師:對,這就是對仗的一個特點,叫做詞性相對。問一下,你們知不知道平聲和仄聲?
生:知道。
師:哇,那你們倪老師真不錯,教會了你們這些。大家再注意看一看,留賓的賓是仄還是平?
生:平。
師:打虎的虎是仄還是平?
生:仄。
師:看,平對仄,仄對平。這是對仗的第二個特點,平仄相對。請問第一行是七個字,第二行幾個字?
生:七個。
師:這就叫做對仗,整齊。再讀第四十八回的回目。
生:解珍解寶雙越獄,孫立孫新大劫牢。
師:看看,“獄”是仄聲,“牢”又是平聲。解珍解寶是倆人名,孫立孫新又是倆人名。注意,“珍”是平還是仄?
生:平。
師:“立”呢?
生:仄。
師:你看,平對仄。“寶”呢?
生:仄。
師:“新”呢?
生:平。
師:對,仄對平。雙是平,大是仄。獄是仄,牢是平。不管是詞性還是平仄,都是相對的。讀四大名著的時候,很少有人注意它的回目。聰明的孩子回去一定要把回目好好讀一讀。如果你愿意,把四大名著任何一部的回目從頭背到尾,你將成為你們實驗小學(xué)的第一人,四本回目背完了,你的語文水平甚至可以超過不少語文老師。長此以往,到了初中高中,你的語文水平絕對高人一籌。就這幾本,尤其是紅樓夢,那回目背下來超級牛。我昨天在飛機上還在背呢!現(xiàn)在知道什么叫回目了吧?
生:知道了。
師:它的第一個特點叫對什么來著?
生:對仗。
師:第二個特點?
生:整齊。
師:哎喲喂,我好欣賞你們!問一下,我年過半百,快六十的老頭了,我是不是有點萌?
生:萌?。ū娦Γ?/p>
師:想生活幸福嗎?你就萌吧。想學(xué)習(xí)愉快嗎?你就萌吧?。ū娦Γ┪椰F(xiàn)在就以萌萌的態(tài)度,跟你們說說我怎樣讀名著的。愿意聽嗎?
生:愿意!
師:(出示“囫圇吞棗——通讀”)我讀名著三步曲。第一步叫囫圇吞棗,通讀。有人說讀書不能囫圇吞棗,我認(rèn)為未必正確。孩子們,讀名著的時候,第一招就是要囫圇吞棗。你們小孩子能通讀完一遍就很了不起!你們可以問問臺下幾百位老師,囫圇吞棗地讀完四大名著的,有多少?有些老師動不動就在那里“精讀”,通讀一遍都沒做到就在那里死摳,浪費時間。我們剛開始讀名著要怎么樣?
生:囫圇吞棗。
師:再問一句,你們讀的《水滸傳》是少兒版還是原著?
生:原著。
師:不許讀少兒版啊,那玩意兒糟蹋我們的經(jīng)典名著。經(jīng)典,不容許任何人修改!第二招來了。(出示“披沙揀金——朗讀”)(生齊讀)讀一本書,要找一章好的;讀一章書,要找一段好的。找到后,放開聲音朗讀。章回小說都是可以當(dāng)評書來說的,不朗讀就沒勁兒。披沙揀金之后還有第三招。(出示:“掇菁擷華——誦讀”。(生齊讀)
師:“華”就是精華,“菁”就是精彩的、精要的。我找到更美的地方,就要誦讀。誦讀是什么意思呢?一像古人一樣,搖頭晃腦地讀甚至唱起來;第二,就是背誦,牢牢地記在大腦中。我的三招,或曰“三般”,介紹完畢。喜歡嗎?
生:喜歡!
師:第一招,囫圇吞棗,你們已經(jīng)做到了?,F(xiàn)在,愿不愿意跟著我一起研究研究,怎樣披沙揀金呢?
生:愿意。
師:想朗讀,關(guān)鍵要找到最精彩的內(nèi)容。孩子們,請按照“喝酒,上岡,打虎,下岡”這四個標(biāo)題,把課文劃分成四個部分。
師:你們分的和我分的是不是一樣?我是這么分的。(出示課件)現(xiàn)在請對照。不跟我一樣也沒有關(guān)系,只要有理由,求同存異。(生對照)如果讓你們披沙揀金,這四個部分,你認(rèn)為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
生:打虎。
師:英雄所見略同,就是打虎。(出示課文片段:“那只大蟲咆哮著,發(fā)起性來……只剩下口里喘氣?!保按蚧ⅰ边@一部分,你們認(rèn)為最精彩的是不是這一段?
生:是。
師:為什么是這一段?
生:這一段寫了武松打虎的動作,有很多動詞。
生:這寫動詞表現(xiàn)了武松很勇敢。
師:大家都說是這一段,因為有打虎的動詞。但是,我覺得這些動詞不能很好地突出武松的勇敢形象,倒是把武松描寫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熬咀 炊?、亂踢、只顧打”,這些詞語,從“人”的角度看,你對武松有什么新的認(rèn)識?
生:武松也是人,遇到危險,他也會慌亂。
師:說得好!
生: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死老虎,所以很緊張。
師:好!充滿人性的觀點!
生:我覺得武松打虎是本能的打。
師:精辟!人的本能,亂踢,只顧打。細(xì)加分析,也不能說此時的武松完全無智無謀,只不過本能多了一點,人性彰顯了一點而已。但是,武松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從智勇雙全來分析,這一段,對突出武松的英雄形象作用大嗎?
生:不大。
師:武松之所以能夠按住老虎、揪住老虎,是因為什么呢?課文中描寫的非常精彩。有一個承上啟下的句子,看誰能找到。
生:(讀課文)原來大蟲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
師:(出示課文)來,一起讀這一段。(生齊讀)
師:讓你們找到這一段讀這一段,是否看出了我的用意?
生:武松知道老虎三招都抓不著他,它的勁兒就先泄了一半了,武松就開始打老虎了。
生:我覺得武松發(fā)現(xiàn)了老虎的弱點——老虎只有這三招。
師:你們這就叫會讀書!施老先生寫得好不好?
生:好!
師:這種總結(jié)上文和引起下文的方法,叫做什么來著?
生:過渡。
師:既然過渡得好,那這個地方就值得朗讀。(生齊讀,老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dǎo))
師:現(xiàn)在,最精彩的地方要出現(xiàn)了。請問,武松用了一個什么招,讓老虎的三招——撲、掀、剪都化為無形?打開課文,默讀,找到描寫武松用一招就化解了老虎三招的那一段。(生默讀思考,師巡視)
師:好多人都找到了?,F(xiàn)在,請大家用一個字來概括武松的奇招。
生:閃。
師:老虎一撲,武松——
生:一閃。
師:老虎腰胯一掀,武松——
生:一閃。
師:老虎鐵棒似的尾巴一剪,武松還是——
生:一閃。
師:我認(rèn)為,整個這一回,最精彩的,最能表現(xiàn)武松智勇雙全的就在這一個閃字上啦!所以,我個人認(rèn)為,真正要放開聲音讀的是這一段。(出示課文:“那只大蟲又饑又渴……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生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