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鍵
(大連艦艇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淺談讀書的意義
林 鍵
(大連艦艇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讀書到底要達到一個什么目的?或者說,讀書的意義何在?這是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
有些人認為“開卷有益”,主張大量閱讀。曾幾何時我也贊同這個觀點。小時候能接觸的書籍不多,又沒有條件行萬里路,一本書帶給我的往往就是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王侯將相,大漠滄海,亙古未來,都在氤氳墨香中浮現(xiàn)眼前。書帶著一個小小孩童穿越古今,神游八荒,這是廉價卻不失精彩的旅行。
但是當我的閱讀量和思考能力都日漸增長后,我發(fā)現(xiàn)了讀書的悖論。以往的閱讀,都是一種單向的、灌輸式的信息吸收。這對于思想和見識都十分淺薄的小孩子來說當然沒有關系,反而可以滋養(yǎng)我懵懂的大腦。但是當個人世界觀逐漸成形以后,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已經(jīng)浮現(xiàn),再不求甚解地全盤接受外界信息甚至他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就變成一件很危險的事。無思考地讀書在這時往往不能豐富我的精神,反而會擾亂我的思想。論語里有很經(jīng)典的描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峙潞芏嗳硕紱]有細想過其中深意。
批判性地讀書,是我經(jīng)歷的第二個階段。其實這是一種對過去大量而淺顯閱讀的下意識反思和本能性矯正。批判后要怎么做,我沒有想過。也許要像張無忌學太極拳一樣,不斷遺忘所學而臻大成吧。
直到最近兩年,工作原因我被迫閱讀了許多以往望而卻步的專業(yè)性著作,雖然疲憊并厭倦不堪,但總算有了點新思路。在幼年時期的閱讀學習之所以興味盎然,一方面由于精神的匱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那是一種興趣引導型閱讀。小說和散文是典型的例子。
有時候,我們甚至只是簡單地享受閱讀的快感。小說本身的題材已經(jīng)限定,它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單向地對讀者灌輸作者的思想。小說家們絞盡腦汁地編織、創(chuàng)造出一部作品,讀者順著其思路脈絡就可以安全抵達目的地,多么輕松美妙的閱讀體驗。而一些專著卻如教科書般枯燥乏味,即使作者盡力讓他的內容風趣生動,但總是有太多問題需要讀者自己去探索思考。就像深夜走遠路,作者頂多只能遞給你一根火把,實在糟糕難受??墒且粋€成熟的讀者不能總是走輕松自在的陽光大道。放棄思辨,放棄跟書籍的交流,放棄雙向的甚至循環(huán)的閱讀,終究會損害我們的思想。是手不釋卷流連忘返,還是讀一段放下靜靜思考,絕對是兩種境界。
讀書的意義何在?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如果讀書不能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楚,不如釋卷而行吧。
G633.3
A
1672-5832(2016)09-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