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嫄 陳 欣
(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
由“王寶強離婚事件”談明星危機公關
馮 嫄 陳 欣
(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無時無刻不受到公眾的關注。在互聯(lián)網日益發(fā)達的自媒體時代,明星對隱私問題如履薄冰,公關處理稍有不慎,其形象就會被“網絡水軍”毀于一旦。本文從近期熱門的“王寶強離婚事件”中體現(xiàn)的公關技巧入手,分析明星危機的成因、類型,并從危機傳播的四個階段分析應對危機的公關策略。
明星;危機公關;策略
在互聯(lián)網日益發(fā)達的自媒體時代,我們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一些明星的工作行程、家庭狀況、生活狀態(tài)等。不可否認,網絡時代明星的隱私幾乎不復存在,公關處理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危機,甚至被迫退出娛樂圈。而近期熱門的“王寶強離婚事件”中體現(xiàn)的公關技巧卻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恰當?shù)奈C公關可以很好地轉危為安,甚至化危機為契機。
2016年8月14日凌晨12點21分,王寶強的一條微博引起了超過50億人次的關注,瞬間使整個社交媒體沸騰。雖然事情真相仍然撲朔迷離,但從網民幾乎一邊倒地支持王寶強的舉動中,我們不得不承認王寶強及其公關團隊在消息發(fā)布、輿論引導、危機公關等方面都做得恰如其分。
首先,先發(fā)制人,成為唯一消息源。很多時候,明星的八卦新聞都是由知情人或狗仔隊曝光,而后經過社交媒體發(fā)酵,在一發(fā)不可收拾之時當事人被迫發(fā)出聲明,但此時的聲明已然失去了議題設置能力和引導力。而王寶強在沒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主動發(fā)布離婚聲明,成為所有媒體唯一可靠的消息源,成功避免了被謠言左右的可能。發(fā)聲早于女方,打破人們在婚姻問題上容易視女性為弱者的刻板印象,掌握了絕對主動權。
其次,巧選時機,再次上演病毒傳播。發(fā)布時間選在凌晨,給一邊倒的病毒式傳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對手措手不及,媒體沒辦法及時采訪雙方平衡輿論,網民更是云里霧里,只能傳播看到的唯一消息。如此,經過一晚上病毒式的擴散,這一方的聲音自然獲得了壓倒性的傳播。
最后,情感真摯,內容全面且有分寸。王寶強的離婚聲明,情感真摯內容全面,有事實、有態(tài)度、有情感、有立場。措辭誠懇有分寸,適度表達了自己對婚姻的態(tài)度、作為受害者的憤怒,以及作為父親和兒子的擔憂和期盼。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與王寶強在屏幕中營造的形象十分契合:善良、樸實、孝順、耿直。清晰簡單的事實陳述和直接明了的態(tài)度表達。與之前“文章出軌事件”中失敗的聲明形成強烈對比。
所以,“王寶強離婚事件”中體現(xiàn)出的公關技巧和效果又一次提醒公眾人物,恰當?shù)墓P能很好地引導輿論,而不當?shù)墓P可能會適得其反。
明星作為聚光燈下的寵兒,任何舉動都會被放大,任何瑕疵都有可能使其變得面目可憎。近年來,文章出軌、薩頂頂假唱拿反話筒、房祖名吸毒、黃海波嫖娼、高曉松酒駕、張藝謀超生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作為公眾人物,他們承受著比自身所犯錯誤大好幾倍的輿論壓力。從這些危機案例可以看出明星危機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違法違紀行為引發(fā)的危機
違法行為即非法行為,是指違反國家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危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就客體明星而言,明星違法行為主要包括:吸毒、賭博、涉黃、打人、酒駕、“超生”等。近年來,明星吸毒違法事件愈演愈烈,寧財神、李代沫、房祖名、柯震東等,因吸毒他們不但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且作為公眾人物,其事業(yè)都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因道德素質問題引發(fā)的危機
道德素質是人們在生活及其行為中的準則和規(guī)范的一種修養(yǎng),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明星的道德危機主要包括誠信、出軌、“潛規(guī)則”等。當時,“文章出軌事件”引來的全民熱議調侃與憤慨討伐,將文章久置風口浪尖。明星的道德問題除了出軌危機還有誠信問題、“潛規(guī)則”等,這些問題在娛樂圈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三)因文化素養(yǎng)問題引發(fā)的危機
文化素養(yǎng)問題,是指明星因文化程度低,在一些公開場合說了或做了與自身身份不符的體現(xiàn)文化素質低下的事情,從而引起粉絲的不滿,陷入了危機的事件。演員認錯字、不知道簡單的歷史問題等屢見不鮮,如楊丞琳曾在節(jié)目中爆出“抗日戰(zhàn)爭八年而已”的驚人句子;蔡依林不知道“三國”是哪“三國”。這些雖是小事,但可以看出娛樂圈中明星的文化素養(yǎng)亟待提高。
(四)因“私生活”問題引發(fā)的危機
這里的“私生活”是指明星在不違法違紀,不違反道德文化素養(yǎng)的前提條件下為維護個人隱私、保持自身價值,不想家人被公眾影響正常生活而選擇隱瞞自身戀愛婚姻狀況、日常生活狀況、社會關系狀況等,最后被網友發(fā)現(xiàn)而陷入危機的事件,如隱婚危機、隱瞞國籍、私照被曝光。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劉德華隱婚危機。
1986年,美國學者斯蒂文·芬克提出了危機的生命周期理論。從時間上將危機傳播過程劃分為危機潛伏期、危機突發(fā)期、危機蔓延期、危機解決期四個階段。使得危機以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全面的過程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這對研究突發(fā)危機的公關策略在時段性上提供了研究參考。
(一)危機潛伏期
這一時期的危機還處于萌芽階段,不會構成威脅,沒有明顯的特征,也不易被大眾覺察。這一階段應防患于未然,在危機未顯露時將其解決。這時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盡可能地將還在量變中的危機以最低的成本解決。
就明星而言,首先需要具有危機意識,當危機爆發(fā)時有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基本的處理能力;其次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包括社會道德素質和思想文化素養(yǎng),盡可能地避免無端的使自身形象受損的事件發(fā)生;最后要具有一定的自制力,不要羨慕普通人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因為他們不用費心去塑造大眾喜愛的形象,也許成名的代價就是個人隱私的喪失。
就明星公關團體而言,首先需要對危機具有敏銳的嗅覺,在危機發(fā)生之前,及時地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危機產生前對可能發(fā)生的危機進行處理、對“潛危機”高度關注以確保危機發(fā)生后第一時間得到危機傳播的消息。危機發(fā)生之時,以最快的速度亡羊補牢,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其次需要良好的溝通策略,當危機開始擴散時,應對危機的傳播范圍進行調查評估,根據危機的傳播范圍采取溝通策略,有時候真誠的溝通可以化解可大可小的危機。最后需要與媒體保持良好的協(xié)作關系,媒體是信息的傳播者,如果媒體能做危機當事人與公眾之間有效溝通的載體,便可將危機的破壞力降到最低。
(二)危機爆發(fā)期
危機爆發(fā)期就像炸彈爆炸的一瞬間,危機爆發(fā)期的沖擊力最大,破壞性最強,對當事人和社會的傷害更是毋庸置疑,但此時公眾還沒有全面掌握危機的前因后果及其真實情況。如今,傳統(tǒng)媒體已不再是強勢輿論的引導者,網絡上“草根民意”的影響卻急劇擴大,所以趁此之際明星應該主動掌握話語權,并在速度和態(tài)度上進行反擊。
在速度方面,把握好“黃金24小時”,因信息的即時性,24小時在如今已顯得十分滯后,所以突發(fā)事件爆發(fā)后24小時之內盡可能早地作出正面回應,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事態(tài),避免危機擴大、升級和蔓延,才能有效應對并減小危機的危害。另一方面,還要盡可能快地把握危機處理的主導權,在速度上不給“網絡水軍”造謠、曲解事件真相的機會。避免陷入“被批評—沉默—再被批評—辯解”的惡性循環(huán),快速反應是主導話語權的首要條件。
在態(tài)度方面,用真誠的態(tài)度去溝通。一旦輿論認定你是“罪魁禍首”,那么不管情境為何,有錯沒錯,“否認”的策略總會得到最糟的評價。所以,一定要用誠懇的態(tài)度去道歉,讓公眾感受到真誠,勇于承擔責任,讓公眾感受到深深的悔意,可以適當?shù)卮蚋星榕疲瑺幦」娎斫狻:芏鄷r候明星遇到公關危機都會先喊冤或者辯解而不是真誠地道歉,這樣一來公眾不但不買賬,而且還會使事態(tài)惡化。
(三)危機蔓延期
危機蔓延期是危機的進一步擴散或危機事態(tài)得到控制的下一階段,此階段要一鼓作氣使危機狀態(tài)得到平息。這時明星要從合作媒體和權威第三方入手得到外部支持。
媒體是公眾獲取信息的耳目,主動聯(lián)系媒體,真誠地面對社會輿論的拷問,將事實真相向公眾坦白,公眾應該被充分告之;始終掌握主動權,向公眾表達誠意并用事實去擊破謠言。同時,如果能讓媒體以恰當?shù)姆绞浇槿?,就可以借助媒體的力量來監(jiān)督、制止各種不當?shù)难哉摵托袨椋欢ǔ潭壬戏乐怪{言的傳播擴散,有效引導輿論來解決危機。
危機爆發(fā)后,除了明星自己要進行危機公關,還需要權威第三方的參與支持。外在的支持在危機公關中也可以起到意見領袖的作用。權威第三方可以利用旁觀者清的身份消除公眾的懷疑心態(tài)和戒備狀態(tài),還原事實真相使當事人獲取粉絲的諒解與信任。
(四)危機解決期
危機解決之后要做的就是形象修復。明星根據危機事件的嚴重程度來采取不同的形象修復策略。
一般來說,這一時期首先要保持低調行事,淡出公眾的視野,讓大眾對此前危機事件的惡劣影響在心理上有個消解的過程。此時有的明星會選擇暫時性退出娛樂圈,放下手頭的工作將形象修復策略轉向社區(qū)志愿服務等社會公益性活動。
在一定的時期后,有的明星會參加各種慈善活動,以慈善家、慈善大使的身份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中,放下以前的身段與大眾拉近心理距離,開始與粉絲保持密切互動,在微博上發(fā)布一些正面積極向上的內容,以期讓粉絲重新喜歡自己。
最后要與廣告商積極溝通以獲得廣告贊助商的支持,繼續(xù)代言或獲得新的代言項目,用實力來重塑美好形象,幫助公眾遺忘以前“犯錯的自己”;以出席商業(yè)活動的方式來增加相關媒體的正面報道,讓媒體引領輿論方向以便早日走出危機的陰影。
所有的公關策略不是一把“萬能鑰匙”,解決危機也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實施,所有的危機公關都需要“對癥下藥”,才能對危機進行控制并最終消滅它。同時,明星危機的主體就是明星本人,如果能嚴于律己,提高自身道德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一定的公關危機意識和掌握一定的公關策略,就能在無形中避開很多不必要的危機。
[1] 李龍,葉濤.我國體育明星廣告市場的特征及發(fā)展趨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3):22.
[2] 張立剛.公正廉潔執(zhí)法的輿論引導機制和研究[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1(10):58-59.
[3] 鐘超,等.公關策略在體育明星印象管理中的應用[J].學理論,2009(4):65-66.
[4] 艾曉麗.奧運公關:從奧運采訪看我國媒體政策變化[J].公關世界,2008(10):12-13.
[5] 張依依.公共關系理論的發(fā)展與變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22-23.
G206
A
1674-8883(2016)19-0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