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千
(西安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8)
體育記者使用自媒體在體育賽事傳播報道方面的優(yōu)勢——以體育記者對新浪微博的使用為例
張 千
(西安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8)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不斷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體育記者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媒體進行體育新聞報道。這種方式以其及時性、娛樂性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龐大的信息量和關系網(wǎng),深受體育記者和受眾歡迎,成為體育賽事報道傳播的重要平臺之一。
體育記者;自媒體;賽事報道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進一步發(fā)展,微博成為信息發(fā)布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中,新浪作為我國最早開設微博服務的門戶網(wǎng)站,其在2009年8月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吸引了大量公眾人物進駐,隨后與部分具有影響力的微博賬號簽約,以利用其影響力吸引受眾使用新浪微博。另一方面,新浪微博也為眾多體育記者提供了即時信息發(fā)布的平臺,其便捷性和眾多的使用人數(shù)吸引了大量體育記者的加盟,如乒乓球記者周到、德國足球甲級聯(lián)賽記者張力、籃球記者王猛等。這些知名體育記者通過個人微博發(fā)布信息吸引受眾,聚集了大量體育愛好者,這種個人自媒體的使用勢必在體育賽事傳播方面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
對于“新聞”一詞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無論是陸定“新聞是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報道”的“報道說”,弗蘭克·默特“新聞是新近報道的事情”的“事實說”,寧樹藩“新聞是經(jīng)報道的新近事實的信息”的“信息說”,還是甘惜分“新聞是報道或評述最新的重要事實以影響輿論的特殊手段”的“目的說”,都不能否認新聞的及時性這一特點。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中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等向大眾傳播信息的方式,微博移動客戶端的便攜性,使用戶能夠在第一時間將賽場情況編輯成文字結合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發(fā)送出去。
新浪微博的便捷性使用戶能夠在第一時間將賽場情況編輯成文字,不需要標題和文章構思,沒有延時性。2016年9月21日 ~ 29日,在遼寧鞍山舉辦的2016年全國乒乓球錦標賽樊振東與尚坤的男子單打半決賽進行中,央視記者李武軍在個人新浪微博賬號中發(fā)布了三篇比賽進程、比分的實時信息,使無法觀看此場比賽的乒乓球愛好者及時了解比賽情況。
體育愛好者關注某項體育賽事,除了有收看比賽直播、得知比賽結果的需求,還希望得知賽場內外一些關于運動員、教練員比賽的準備狀況、訓練情況,以及運動員在賽場外和生活中的故事。微博既是體育記者發(fā)布體育賽事活動信息的工具,也是自我情感抒發(fā)的途徑,正好自媒體為體育記者提供了這樣的平臺。
體育記者由于工作需要與運動員、教練員有較多的接觸,尤其是一些專項體育記者,常年跟隨自己所負責項目的隊員四處征戰(zhàn),他們在與運動員、教練員相處的過程中建立了很好的個人關系,經(jīng)??梢钥吹疥爢T們表現(xiàn)出與賽場上不同的一面,得到一些“獨家”信息。體育記者將這些消息發(fā)布在自己的新浪微博賬號上,讓熱愛這項運動的體育愛好者更加了解運動員的日常動態(tài),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此項運動,有助于增加體育愛好者對體育賽事的關注度,增加受眾對體育賽事的黏著性。
《體壇周報》德國足球甲級聯(lián)賽記者張力長期報道德國足球賽事,2015年7月,德國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成員訪問中國參加《天下足球》節(jié)目的錄制。張力在新浪微博發(fā)布自己和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球員的合影,以及他們在節(jié)目錄制過程中有趣的細節(jié)和畫面,眾多球迷對此進行評論和點贊,表示通過這些信息他們看到了球員們不同的狀態(tài),加深了對這些球員的了解,并期待他們今后在場上的表現(xiàn)。這時,體育記者起到了運動員與球迷之間橋梁的作用。
新浪微博用戶群體龐大,2016年新浪微博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6一季度末,新浪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2.61億,日活用戶達到1.2億。如此多的用戶在新浪微博發(fā)布成千上萬的信息,想要了解的消息通過搜索關鍵詞便可得到。新浪微博“實時搜索”這一功能還可以將出現(xiàn)關鍵詞的微博信息按照時間先后進行排序,使體育記者及時了解最新的信息。體育記者可以通過搜索關鍵詞,得到受眾對體育賽事的關注點,從而結合受眾需要,選擇更加合適的內容進行采訪報道。
新浪微博的@功能和轉發(fā)功能,為體育新聞記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新浪微博用戶可以通過轉發(fā)和@功能,對自己認為有價值或有趣的信息進行傳播,并在微博“粉絲”中形成關系網(wǎng),這種“一對多”和“多對多”的方式,使得信息不需經(jīng)過宣傳或推廣就可以在網(wǎng)絡中進行“病毒式”傳播,使微博信息閱讀數(shù)程幾何級數(shù)增長。體育記者乒乓球專項記者周到與時常發(fā)布乒乓球相關消息的中央電視臺體育記者李武軍、李寧公司市場系統(tǒng)金牌隊運動營銷員齊盛楠等,在國內外各大乒乓球比賽期間常在新浪微博進行互動,互相提供新聞消息,資源共享,提高新聞報道效率,節(jié)約了資源,同時也為乒乓球愛好者提供各式各樣、全方位的賽事活動報道。
如今,我國越來越重視體育的發(fā)展,傳輸技術和數(shù)字技術的日新月異使體育活動、賽事的傳播渠道越來越豐富。體育記者的任務是向受眾報道關于體育運動具有新聞價值的最新訊息,自媒體的特征恰恰滿足了體育記者的這一需求。不論是傳統(tǒng)媒體工作者還是新媒體工作者,都應嘗試利用自媒體進行信息的傳播,來滿足受眾對信息“及時性”的需求,同時也符合當下受眾“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只要在運用自媒體傳播過程中,重視把握體育賽事傳播報道中“把關人”的作用,自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將會為體育賽事傳播報道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 孫衛(wèi)華,張慶永.微博客傳播形態(tài)解析[J].傳媒觀察,2008(10):51-52.
[2] 張楠.中國體育記者對新浪微博的使用動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1.
[3] 羅藝漫.世界杯期間體育名人微博特征分析——以黃健翔個人微博為例[J].新聞傳播,2010(9):135.
[4] 金冠軍,錢超.微博之于體育傳播的特性分析與角色定位[J].新媒體前沿,2011(9):67-71.
G206.3
A
1674-8883(2016)20-0286-01
張千,女,河北石家莊人,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新聞與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