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大部分論文與人的管理相關,表明了人的管理在項目管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Marjolein A.G. Van Offenbeek和Janita F. J. Vos設計了一個多層級體系,用于評估項目問題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通過一個復雜的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實施項目的案例分析,該體系有助于項目經(jīng)理分析項目利益相關方面臨的各種問題并分配優(yōu)先級,從而更好地改善項目績效。
Rebecca J. Yang、 Patrick X.W. Zou和 Jiayuan Wang則從社會關系網(wǎng)絡的角度出發(fā),模擬在綠色建筑項目中各個項目利益相關方相關的風險。Erling S.Andersen通過實證研究表明,項目經(jīng)理可能會從不同角度看待項目管理,建議在項目進程伊始就明確項目管理的角度。Shu-Chien Hsu、 Kai-Wei Weng、Qingbin Cui和 William Rand則運用代理人基模型(agent-based model),模擬項目團隊成員選取過程中的復雜性。
其他論文則和項目管理技術相關。Qiqi Lu、Jongsung Won和 Jack C. P. Cheng開發(fā)了一個基于5維的建筑信息模型(BIM)體系,用于分析現(xiàn)金流以及項目財務管理。Hong Long Chen、Wei Tong Chen和Ying Lien Lin提出了一個簡潔的建模方法,用于掙值管理在項目開始執(zhí)行前改進計劃價值的預測力。
Lei Du、Wenzhe Tang和Chunna Liu等人則探討了國際市場工程總承包項目中合作伙伴模式、風險管理模式以及組織能力對項目績效的影響。
首先主編Hans Georg Gemünden提綱挈領地指出,項目利益相關方管理與敏捷管理是項目管理研究的兩大基石。本期的主題是項目利益相關方管理,同時也為敏捷管理專刊征集稿件。
Pernille Eskerod、Martina Huemann和Grant Savage回顧了項目利益相關方管理的思考模式是如何在項目管理研究中發(fā)展起來的。利益相關方管理這個概念起源于企業(yè)的資源約束理論,強調投資者以及開發(fā)伙伴作為主要利益相關方,并逐步拓展到其他賦予關鍵資源的利益相關方。項目經(jīng)理不僅應對雇主負責,還應對其他利益相關方負責。利益相關方管理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項目管理的核心問題,引起相關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其他4篇論文均和項目利益相關方管理相關,主題包括理論開發(fā)、不確定性管理以及溝通管理。
Moses T. Adoko、Thomas A. Mazzuchi和Shahram Sarkani開發(fā)了一個決策支持模型,用于解決復雜系統(tǒng)開發(fā)項目中可能的成本超支問題。在此模型中,5個常見的復雜系統(tǒng)開發(fā)項目的成本驅動因素被用于估算成本超支。
Olugbenga Olaniran、Peter E. D. Love、David Edwards、Oluwole Alfred Olatunji和Jane Matthews研究了油氣工業(yè)界巨型項目中的成本超支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項目特征、參與人員、采用技術及文化因素等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造成了成本的超支。他們建議采用混沌理論去解釋巨型項目中的成本超支問題。
本期有4篇特色欄目,探討了非常重要但又截然不同的論題,包括來自美國的Stacy Goff的項目才能管理,來自澳大利亞的Adam Alami的全球團隊,來自德國的Dirk Nicolas Wagner的防止項目失敗以及來自尼日利亞的Chima Okereke的國家能源政策。作者們?yōu)檫@些重要的論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系列論文包括Alan Stretton、Lynda Bourne和Darren Dalcher的新作品,以及Martin Price撰寫的關于項目團隊成員行為對項目成功的影響。同時,本期開始開設了2個新的論文系列:意大利Marco Sampietro的“項目團隊成員導向的項目管理”以及美國Dennis Bolles 和 Darrel Hubbard的“項目商業(yè)管理以及項目管理辦公室”。另外,本期有2篇導向性的論文,分別以敏捷管理和沖突管理作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