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計蘭
數學新課標非常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思維的發(fā)展往往與學生的動手能力分不開,為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教材大都配備了一套與之相對應的學具。關于這些學具,有些教師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有些教師,為用學具而使用學具。由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學具操作辦法,致使學具的使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為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服務。因而,教師要善于巧用學具、妙用學具。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發(fā)展學生思維,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學具思維”,學會隨時尋找身邊有效資源解決問題,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抓住操作時機,突破思維屏障
教師在學具的使用上,并不是用得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的,關鍵在于要抓住學具使用的時機,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在教學中,學生難免會遇到思維受阻的狀況,此時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如能把學具操作引入其中,必將可以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屏障,達到輕松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感受角的大小,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手里有兩條長長的邊,比你們手里的邊都要長,那么老師用手里的邊組成的角一定比所有的都大,是這樣嗎?有學生認為老師說得正確,有學生認為老師說得不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及時追問道:“那么,你們能不能自己動手做一個角來驗證一下老師的話到底對不對呢?”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拿出了自己手中的學具,試著做角。在集體交流環(huán)節(jié),有學生拿出自己做的“活動角”說:“老師的話不對,你瞧,這是一個活動角,角的邊長是一定的,不會變化,可是我把角拉開回縮以后,角的大小也隨著發(fā)生了變化,可是它們的邊長并沒有變。這充分說明了角的大小與角叉開的大小有關,與角邊長的長短無關?!?/p>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當學生對角的大小與角的邊長關系感到疑惑時,教師及時讓學生通過自制角來驗證一下,這樣一來,學生動手的興致大發(fā),并且在活動角的展示下真正感受到了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不僅發(fā)展了學生思維,而且有效提升了學習效果。
二、借助對比操作,凸顯思維深度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探究某個問題時,有時會出現(xiàn)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常常會采取借助學具操作來促進學習。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對比的方式,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真正走向深度。
如在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有學生對于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分不清楚,有學生提出汽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是旋轉現(xiàn)象嗎?因為汽車的輪子在不停地轉動。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分辨這兩種現(xiàn)象,筆者讓學生借助手中的學具進行操作對比,具體來分辨一下什么是旋轉現(xiàn)象和什么是平移現(xiàn)象。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拿出長方形片與圓片在直尺邊沿上進行操作,在長方形片前進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它是沿著直線前進的;而圓片在運動時轉動一圈,它們的運動軌跡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借助學具操作,在直觀的對比中,學生對于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的區(qū)別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有效提高了學習效果。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生活經驗較淺,對于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很難有個具體的區(qū)別,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采取了利用學具對比操作的方式展開教學,有助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三、借助學具替換,發(fā)展思維空間
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學具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找到思維的切入點,進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知識的獲得都需要學具的幫助,也不是只允許使用一種學具。在數學知識建構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學具操作來探究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學具思維”,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升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借助手中的學具,先把10個捆成一捆,然后在遇到幾十幾加幾的時候,再讓學生先湊成10,然后再進行加減法的計算。這樣的操作過程本無可非議,但是經常進行這樣的操作練習,很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式,當學生遇到小棒不夠的時候就覺得無法計算了。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xiàn)狀,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呢?教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學具可以替換的思維意識,如對于“78+17“這個計算題來說,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如果小棒不夠用,你還有其他方法嗎?”鼓勵學生具有“以1當10,以1當100……”意識或者用不同色的小棒替代等等,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視野,而且還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全面看待問題、靈活操作的好習慣。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為了使學生思維不受局限,能夠養(yǎng)成靈活運用學具的習慣,教師主要巧借學具替換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具意識。如此操作,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還可以使學生處理問題的過程顯得更加快捷。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借助學具操作,引導學生動手、動腦,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學具操作意識的養(yǎng)成,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邳州市運河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