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玉
1月8~11日,倫敦男裝周2016秋冬系列就這么來了。
短短四天的倫敦男裝周共有65位設計師分別參與走秀和SHOWROOM。其中,既有看家大牌Burberry、dunhill、Alexander McQueen、Topman Design,也有奢華定制品牌Gieves&Hawkes;、Hardy Amies、Paul Smith等。
比起聲名鵲起的倫敦時裝周,始于2012年的倫敦男裝周的關注度并不高,但卻在業(yè)內享有頗高的口碑。男裝周作為以女裝為主的時裝周的補充,背后是龐大的男裝市場份額。英國時尚協(xié)會CEO Caroline Rush稱,“全球男裝市場目前的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4400億美元,男人在時裝和鞋履上花的錢比任何時候都多?!?/p>
一直以來,倫敦男裝周都是雷人與經典并存的矛盾載體,但不可否認的是,倫敦的時尚包容性有目共睹。倫敦在時尚圈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學術界的權威性,如中央圣馬丁學院等一系列設計藝術院校為時尚圈輸送了大批人才,而男裝市場的蓬勃發(fā)展也催生了一批優(yōu)秀的男裝設計師。
Burberry“小鮮肉”也有老派情懷
“小鮮肉”吳亦凡空降秀場讓Burberry的這場秀備受國內時尚圈關注。Burberry本場秀的主題寓意著“雋永風尚、新穎設計、經典傳承、藍調情懷”。
眾所周知,Burberry歷來是英倫風的絕對傳承者,對那些最能創(chuàng)新又最有市場的男裝款式設計信手拈來。因此,緊窄、挺括、考究的大衣廓形仍是這場秀的主體。而在新系列中,創(chuàng)意總監(jiān)Christopher Bailey還增添了一些軍裝元素。
Coach在倫敦街頭來一杯美式咖啡
無論是從細節(jié)還是色調上,Coach都在詮釋什么才是經典的“美式風格”。大量的棕色、紅色和黃色,配上漆質感的面料,無不在告訴我們:盡管要變得年輕時尚化,但“以包袋起家”永遠是Coach的血統(tǒng)標簽。
本系列是Coach繼去年在倫敦首秀男裝后的第二個系列。顯而易見的是,來自英國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Stuart Vevers希望以經久不衰的倫敦范兒讓Coach這個美式品牌在倫敦走得更遠。
Craig Green做一身“有情緒”的工裝
斬獲“2014年英國時尚大獎”的男裝設計師Craig Green的設計風格十分鮮明。這場秀以工作裝為載體,表達了隱忍的設計情緒。
這看似承載了巨大信息量的設計手法配合流線型的剪裁,在以靜制動中讓冷硬的線條跳脫出工作裝的束縛,再加上大膽的配色、拼接等手法,還有標志性的飄帶,蘊含著極強的層次感。
Alexander Mcqueen這場秀有點兒“痛”
人體穿刺、PUNK、制服、維多利亞時代Alexander Mcqueen的這場秀不負眾望,帶來了十足的“痛感”,但也“騷”得適度。
這兩年,男裝周的T臺上不乏雷人和“娘炮”之作,但人們在吐槽之外,仍對帶有躁動情緒的設計情有獨鐘。Alexander Mcqueen的這場秀恰恰就能說明問題。如人體穿刺這樣的符號在給人以痛感的同時,突出的其實是一種“快感”。
Topman Design“老干部”氣質下的叛逆Boy
天鵝絨夾克、睡袍外套、金屬色西裝Topman花哨的樣子怎么看都和人們心中英倫紳士的禁欲“老干部”氣質不沾邊。但Topman打出了“英式頹廢搖滾”的牌子,讓這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有人說,Topman秀場上的男模們就像是一群逃課在外的問題學生,寬松的版型和頹廢的華麗讓人穿越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混搭街頭,折射出一種對自我主張的訴求和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