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萍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國民經濟得到飛速地發(fā)展,遺憾的是,精神文明卻顯出普遍滑坡的趨勢。在利益驅使下,假話套話空話大話不絕于耳,假貨假藥假文憑假統(tǒng)計數字到處泛濫;孩子扶起跌倒的老人反遭訛詐;弄殘腿腳在馬路上碰瓷的事兒屢見不鮮……社會的誠信已受到了嚴重的質疑,甚至很多人在慨嘆“中國已進入互害社會!”。在如此不良的社會風氣熏陶下,也給道德觀正在形成時期的青少年帶來了極不利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給思想政治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從教二十年來,對初中思想品德中的誠信教育不但沒有駕輕就熟,反而愈發(fā)感覺任重道遠。在此,筆者僅談談自己對初中思想品德中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認識到對初中生進行誠信教育的重要現實意義
無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歸根結底需要誠實可信的高素質人才,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國際社會中。同時,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中學生正處在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從小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品質很重要。加強中學生誠信教育是社會道德建設的必要內容。在諸多原因下,初中生表現出誠信意識淡化、誠信缺失現象明顯,抄襲作業(yè)、考試舞弊、說謊騙人……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場所,引導學生正確的行為準責,提高初中生誠信道德水平是學校教師,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師的重要職責。加強對初中生進行誠信教育是改善初中生誠信缺失現象的重要途徑。因此對初中生進行誠信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思想品德教師必須了解當前學生的誠信現狀
事實上,大部分初中生覺得誠信品質對自身發(fā)展很重要,也有較好的誠信品質,但有一部分學生的誠信意識不強,而且發(fā)展趨勢也不樂觀,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1.初中生誠信的言行不統(tǒng)一。嘴上說要誠實守信,實際生活中卻往往做不誠實的事。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抄襲作業(yè)和考試作弊。
2.初中生認知和行為不穩(wěn)定,往往因為自身利益而舍棄誠信行為,誠信意識不堅定。
分析這些問題的形成的深層次原因如下:
(1)來自社會的巨大影響。每個學生都生活在社會中,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人人都想過富人的生活,于是就不擇手段來達到目的,謊言、公開的造假處處都見。
(2)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巨大壓力。雖然我們一再強調要全面地評價學生,不能只看分數,但社會和學生家庭并不認可,認為只要能考上好大學,這個學校就是好學校,因此幾乎所有學校都是一面高喊素質教育口號,一面緊抓升學率,學生們考試的排名關系到他在班級中的地位,關系到老師和家長對他的評價,因此學生想方設法作弊就能夠理解了。
(3)對學生教育的軟弱無力。長期以來,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過于拔高,要求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學生們都想干大事,做好事,但不愿做自己應做的事,如值日,做清潔,掃地等,做這些“小事”很多學生馬馬虎虎,或者干脆逃避??斩吹恼f教無法啟迪學生的心靈,教育形式的單一又令學生感到乏味而效果差,學生出了校門融入社會中,學校的那點正面教育很快就忘記了。
三、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認識到以往在誠信教學中的幾點不足
1.思品教師的教學設計缺乏連貫性。初中生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誠信教育不能反復強化,難免弱化。
2.思品教師誠信教育的內容陳舊而缺乏感染力。社會生活變化日新月異,而老師依然還在講“曾子殺豬、雷鋒、黃繼光……”等陳舊的案例,教學沒有新穎性,效果自然會減弱。
3.思品教師的教學方式忽略生活化,往往采取“灌輸式”,形式較單一,學生很快會對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失去耐心,教學效果便難以達成。
四、思想品德教師必須加強誠信教育的幾點做法
初中生的誠信現狀不容樂觀,而當前的中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特別是正面教育,有一種明顯的逆反心理。因此初中思想品德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誠信教育。
1.多舉歷史典故和現代社會實際例子教育學生。古今中外可作為誠信教育的例子很多,經常講給學生一些生動的例子,對學生可以起到一些警示作用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
誠實者受重用。北宋詞人晏殊,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真宗皇帝?;实垡c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考試時發(fā)現試題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皇帝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還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标淌庵x恩后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吃喝游玩的人,只是家貧而已。我要是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边@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這個正面例子說明,誠實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是取得信任的最起碼條件??偨Y成一條理論就是:青年人如果沒有誠信是不可能在社會中站住腳和被重視委以重任的。
2.開展多種多樣的誠信教育形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道德觀。
(1)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誠信方面的調查和寫專題調查報告。
(2)開辯論會,在討論中讓學生辯證地看待誠信問題。誠信并不是無條件地濫用,否則我們就沒法解釋一些善意的謊言。例如,有的老人經檢查得了不可治愈的癌癥,兒女們隱瞞了得病的真相,兒女對老人是一種不夠誠實的表現,但也是為了讓老人避免精神打擊而加重病情。為了把這類問題搞清楚,我有意地設計了一個辯論題目:“善意的謊言是違背誠信嗎?”具體怎樣辯論由學生自己找論點、論據和開展實際辯論。我相信,學生們能夠明白誠信的履行是有條件的。做這方面的辯論,就是讓學生有個辨證看問題的思維方法,讓他們自己生成正確的結論。
(3)教師的表率很重要,要學生講誠信,老師也一定要講誠信。學生們平時是很關注教師的言行舉止的,教師一定要當好學生的榜樣,通過教師的人格把誠信觀念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學生們通過耳濡目染從中學到如何做人。
總之,對初中生的誠信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初中思想品德教師任重道遠,在了解學生狀況后,老教師應該發(fā)揮好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采用一些生動的教學方式來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具體的活動中,積極思考和開展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使學生積極發(fā)揮主體作用,更好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