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王婷
摘要:位于西班牙馬德里郊區(qū)的“美洲之門”酒店,從開始建造到運營就一直受到世界矚目,原因不只是在于它投入了龐大的資金,更在于建筑商聘請了當今全球最知名的19位設計大師共同參與設計。本文從美洲門酒店停車場開始逐層介紹,一直到酒店的頂層,在介紹每一層之前,筆者都會對相應的建筑師作一個概略的介紹,讓讀者在了解建筑師之后,再細細欣賞這位建筑師在美洲之門酒店的得意之作,幫助讀者進一步領會建筑師的設計意圖。
關鍵詞:美洲之門酒店 設計師酒店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6)01-0104-02
美洲之門酒店是當今酒店設計最為成功的典范,與其說它是一家五星級酒店,不如說它是一間美術館,開業(yè)至今,幾乎上遍所有全球知名建筑設計、時尚類雜志”。Hotel Silken集團的主席安東先生邀請了來自1 3個國家的世界頂尖19位建筑師與設計師聯(lián)手打造了美洲之門,這是一個亙古未有的空間創(chuàng)意之作,每一位建筑師在收到了建筑任務書的時候都被告知:在他們被分配到的空間里,可以拋棄預算的限制,拋棄約束,完全按照他們的想象自由造型,盡情發(fā)揮。對一個建筑師而言,這一設計機會成了他們一展設計天分的天賜良機。仰視整個大樓,其總體規(guī)劃是由西班牙建筑事務所SGA工作室完成的,而包裹大樓一層的彩色立面表皮是由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每一層樓上書寫著法國詩人Paul Eluard的詩歌《自由>上的詩句,并且分別用西班牙語、德語、英語、法語、阿拉伯語及中文這六國的文字書寫,充滿了異國的風情,配合以夢幻般的外墻,第一眼就讓人流連忘返。而酒店整體的照明設計則是歸功于Arnold Chany& Jason Bruges。(圖1)
特里薩(Teresa Sapey) -意大利的知名設計師設計了設有644個車位的停車場。(圖2)
她一直專注于設計和工作空間的工效學研究。特里薩設計的停車場備受好評,她充分利用色彩與圖案完成車庫的指示功能,這“不但對于抒發(fā)個人情感具有相當?shù)奈?,實用性也必不可少”?/p>
酒店的大堂是一個能使人享受平靜與安寧的空間,這來自約翰,帕森的設計。約翰,帕森(John Pawson):1949年生于英國,從90年代至今,約翰,帕森一直是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極簡主義大師。他設計了飯店的大堂和會客室,他的設計大面積地運用了原木,設計出類似日本傳統(tǒng)的干條格子,從而形成流動的半鏤空空間,塑造出平靜與安寧的空間。(圖3)
酒店的餐廳是由克瑞斯汀李愛格瑞設計的,充滿了西班牙風情的世界??巳鹚雇±類鄹袢穑–hristian Liaigre法):他一直堅持以委婉和簡潔的理念來進行設計,但又堅持在設計中加入對詩歌的感悟。他設計的餐廳結(jié)合了西班牙的文化,尤其是加泰羅尼亞、加利西亞和安達盧西亞地區(qū)的文化。
酒店的花園以及酒店旁邊的小公園等景觀,是由哈麗雅特,伯恩和喬納森,貝爾共同設計的,開闊的視野,看似雜亂實則耐人尋味的樹木,配上奧斯卡一尼邁耶爾(Oscar Niemeyer)設計的雕塑使酒店外的風景也充滿設計感。
酒店的第一層是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流動的空間。哈迪德層獲得了200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她設計的房間分為兩種風格,一黑一白,渾然天成,配合其設計的富有流動感燈具,讓酒店的第一層別具一格,這也是備受好評的一個樓層。(圖4)
第二層是由諾曼.福斯特設計的。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生于1935年。他一直致力于一種能讓人處于平靜之中的設計,這種設計能讓人超脫出喧鬧的城市。他用高技派的風格,創(chuàng)造出充滿靈動、流動和科技感十足的空間。(圖5)
酒店的第三層,設計師是大衛(wèi)一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他1953年出生于倫敦。他的設計十分奢侈,地板是純手工制作的,墻面是由白色的大理石裝飾而成,然而他卻將這些奢侈相結(jié)合,并以一種極其簡潔的形式融入到了整個建筑之中,使奢侈的建筑充滿了清凈的生活氣息。(圖6)
酒店的第四層,設計團隊是普拉瑪(Plasma)工作室。普拉瑪(Plasma)工作室是建筑設計領域一股新興的力量他們一直以造型和幾何學運用上的創(chuàng)新而著稱,他們所設計的酒店一掃傳統(tǒng)酒店的形象,充分利用了切割技術,營造出了不同的空間效果。(圖7)
服裝設計公司Victorio& Lucchino(維克多里奧&盧基諾)設計了酒店的第五層,在時裝設計中設計師經(jīng)常用“知覺價值”來進行設計,維克多里奧&盧基諾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從而營造出了一種溫馨、愉悅和舒適的氛圍,使建筑充滿了一種既古典又時尚的風格。(圖8)
馬克紐森設計的第六層及酒店的咖啡廳馬克,紐森(Marc Newson,1963年一)是澳大利亞人,他的設計角度不同于常人,既敏銳又獨特,因此能設計出既現(xiàn)代又悠閑舒適的環(huán)境,并巧妙地運用冷曖兩種對比強烈的材料,使人們置身其中立刻就能感覺到一種身心放松的舒適與安逸。(圖9)
而酒店的第七層是由1951年出生在以色列的羅恩,阿諾德Ron Arad設計的。他把家具、建筑與藝術融為一體,極富表現(xiàn)力和想象力,他的設計堪稱大膽,設計中能看出未來酒店的輪廓,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循環(huán)的空間。(圖10)
由凱瑟琳,梵德雷設計的第八層。她生于蘇格蘭,她了解到“無序無形其實存在某些規(guī)律”,曾有人這樣評價凱瑟琳,梵德雷設計的第八層:凱瑟琳.梵德雷營造了一個允許人們沉思的空間,可以任由人們自由夢想并體驗飄浮于云端的感覺,幾乎察覺不到微風的吹拂。(圖11)
第九層是由理查德,格魯克曼(Richard Gluckman)設計的,曾獲國家設計獎;美國建筑師聯(lián)合會(AIA)優(yōu)秀設計和建筑獎。他設計的第九層最大限度地運用了各種材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運用了丙烯涂料,這是在建筑中的新嘗試。(圖12)
日本建筑大師磯崎新設計的第十層,整個設計里都融入了來自日本的文化。他經(jīng)常以將東西方文化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設計,以詩意隱喻的方式將文化體現(xiàn)出來,讓人置身在現(xiàn)代建筑中卻能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他設計的第十層整個空間都表現(xiàn)出一種簡約的氛圍,著重表現(xiàn)了日本風格的精致和休閑。(圖13)
相比第十層的和風,哈維爾,馬里斯卡爾(Javier Mariscal)和費爾南多,塞拉斯(Fernando Salas)設計的第十一層會帶給你一種無處不在的震動。這是一個能夠激發(fā)人們各種情緒的空間,整個空間的設計亮點在于圖形設計。(圖1 4)
而酒店的最后一層,則是成為讓努維爾(Jean Nouvel)的設計大展,他被喻為建筑界的頑童,是“可怕孩子”中的代表,他在自己設計的建筑墻面上放火,向自己設計的體育館倒油漆,這些都成為了他設計語言的一部分。他設計了第12層、酒店幕墻、夜空酒吧、健身房、泳池。(圖15)
酒店的整個十二層樓,沒有任何樓層有些許的相像,可酒店的整體卻出入意料地和諧完美。每一個設計師把他們的設計風格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步入一個又一個新穎的空間,仿佛在參觀畫廊,驚喜層出不窮,又仿佛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讓人眼花繚亂。
不得不說美洲之門酒店是設計界的一個創(chuàng)舉,它的規(guī)模之大:占地365976平方英尺;它集合的設計思想及設計理念之廣:世界頂級的19位建筑設計大師;設計酒店的概念貫徹之徹底:自由,都是前所未有!這是一個值得不只是設計師而是所有入朝圣的設計博物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