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right
MINDCRAFT已成為關于丹麥手工與設計的一個知名年度展覽品牌。每年的米蘭設計周上,都會推出年度手工藝展。每年不同的策展人,在不同的主題下,編排著不同領域的丹麥設計手工藝,輪番登場。
今年的策展人是丹麥和意大利設計組合GAMFRATESI,主題定位“IN BETWEEN在兩者之間”:在思想和工藝之間;在空間和人之間;在游客和展品之間:在概念和產品之間;在外觀與詮釋之間。“我們選擇‘兩者之間這個題目,因為這正反應了丹麥手工藝人以及設計師的工作正是處在心與藝之間的領域?!?/p>
在米蘭的展覽現(xiàn)場布置也突出了“兩者之間”,旨在激發(fā)大家關于這個主題和空間的反應。設計師通過鏡子創(chuàng)造了一種物理空間上的反射,在院子里的模塊化鏡子地板創(chuàng)建一個物理反射,產生一種超現(xiàn)實的空間感。由金屬絲圓頂創(chuàng)建了一個封裝的空間,象征性地保護著展覽中的設計品。在展覽的重點是材料和設計理念,歷史與地域,通過鏡子反射。
除了在米蘭的展覽外,本展覽將在丹麥設計博物館持續(xù)展出。
【策展人】GAMFRATES|
GAMFRATES設計工作室成立于2006年。由STtNE GAM (BORN 1975)、 ENRICO FRATESI(BORN 1978)組建而成,屬于最新一代的家具建筑師。STINE是丹麥人,而ENRIco是意大利人,他們一起代表了丹麥和國際設計傳統(tǒng)之間一個新的詮釋。
GAMFRATESI的設計由創(chuàng)新驅動,這種力量來自傳統(tǒng)與再生的結合,并將其選擇的材料和技術以各種方式進行試驗,隨著他們的雙重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他們借鑒了經典的丹麥家具和工藝傳統(tǒng),以及經典的意式概念方法。了解傳統(tǒng),并讓其在自己的工作中逐漸得到延。
“我們的工作是在傳統(tǒng)的和讓人驚訝間保持平衡,通常它只需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便能實現(xiàn)或打破一種設計表現(xiàn),對此我們非常好奇。我們的工作嚴格遵循斯堪的納維亞對待手工藝、簡潔性以及功能性進行,但每一個作品背后總有一個強烈的情感概念和故事,“對比”往往是我們靈感的中心。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對比,我們做了很多功課尊重我們各自文化的傳統(tǒng),我們都有很強的設計文化傳統(tǒng)。在我們兩個國家不斷的來往學習、研究,這已經成為我們很自然的一部分,這也會在我們的設計中有所展示。
作品:FONTANELLA
FONTANELLA是一個裝置,基于相同錐形物件的重復安裝。這些陶瓷物件有一個基本的,嚴格的形式并且非常對稱堆疊起來,模仿經典的香檳塔形狀。畫面裝飾非常巧妙,將每個不同的物件在視覺上變成了一個完整的裝置,裝飾的畫面好像溢出水或酒的流動。FONTANELLA詮釋了MINDCRAFTl5的主題,在不同的層面,這個裝置都在努力達到一種平衡,形式與裝飾的平衡,工業(yè)與手工藝的平衡,個體與整體的平衡。
設計師:CLAYDIES
CLAYDIES由TINE BROKSO. KAREN KJiELDGARDLARSEN組建而成。TINE BROKS?和KAREN KJ正LDGARDLARSEN的作品都是基于幽默、實驗以及對話。她們的作品探索了功能性物件與雕塑性的交叉領域。而她們的項目靈感也通常來自陶瓷外的領域。比如她們的陶瓷時尚秀,兩位設計師在頭上帶著他們的陶瓷碗的設計,很像一個個新式的發(fā)型?;蚴鞘艿降湹慕虠l電影運動啟發(fā)而設計的餐桌上的系列。設計過程在十條規(guī)則的框架下進行,包括設計師必須帶著眼罩來塑性。藝術以及手工物品的傳統(tǒng)對他們來說同樣重要,她們經常探索傳統(tǒng)的陶瓷方式,以期反思并復蘇這些古老的技藝。
作品:OPEN l,2 AND 3
一系列的圖紙畫畫,探索一種基于規(guī)則的變化:二十四條水平以及五十四條豎直褶皺用紅色氈尖筆畫在一起。由于每個波浪線都會擴展或收縮整體格局,同樣的基本原則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主要根據(jù)間距的變化。
設計師:LOUISE CAMPBELL
從事商業(yè)和試驗設計工作,設計許多不同類型、不同尺度的產品。她不限制自己在某一個單一的媒體上,而是愿意挑戰(zhàn)任何材料。她將每一個項目看做一個新的冒險。靈感來源多樣,包括創(chuàng)作過程本身。她的工作過程既玩樂也緊張。當她選擇一個主題,她喜歡探索它的深度。合作的客戶有LOUISPOULSEN. ZANOTTA. BACCARAT. MUUTO. GEORG JENSEN. HAY. ROYAL COPENHAGEN以及HOLMEGAARD。
作品:BASIC BAR水壺和杯子的幾個基本款,在造型和材質上都讓人感覺熟悉,指向過去,也牽動未來。
設計一師:OLE JENSEN
雖然OLE JENSEN的主要材料是粘土,他也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其他材料中游刃有余,這取決于手頭的任務。他的工作過程通常是模擬和實際操作,帶有明確的重點,即產品的功能和使用環(huán)境。通常情況下,他的靈感來自不起眼的平凡物件。另外也可能是一個詞匯或是某個主題或是材質啟發(fā)了他。他的設計已經覆蓋了多種材料與表達形式,但唯—不變的主題便是轉變日常現(xiàn)象,給日常投射一束全新的光線。
作品:TERROIR
在THE TERROIR項目中,設計師開發(fā)了一種新材質,由海藻和再生紙張混合而成,這也是一系列研究本地材質的成果之一。JONAS EDVARD和NIKOLAJSTEENFATT通過這種方式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粗糲但可持續(xù)的材質,這種材質本身非常有觸感,溫暖,柔軟,而且還有紙張的輕盈和韌性。材質本身的顏色就由其中里面的海藻顏色所決定,從淺綠到深棕都有,沿著丹麥的海岸線,總會收獲到很多海藻,海藻曬干后,便會被研成粉末,利用藻酸鹽(ALGINATE)的粘性和粘合作用然后將其煮成黏糊狀,藻酸鹽是一種褐藻的天然聚合物。
設計師:EDVARDSTEENFATTendprint
JONAS EDVARD NIELSEN. DESIGNERB 1982
NIKOLAJ STEENFATT THOMSEN DESIGNER. B 1987
JONAS EDVARD NIELSEN的作品強調可持續(xù)性和材料的試驗性。他不限制自己創(chuàng)作的材料類別,而是愿意嘗試那些沒有被開發(fā)的材質的可能性。他著迷于創(chuàng)作新材質的過程,他的設計項目經常是從研究某一種特殊材質的歷史或是使用的過程中誕生。
NIKOLAJ STEENFATT THOMSEN工作中所涉及的材質也非常廣泛,包括自己研制的材質組合,皮革以及木。他的工作中充滿了“機緣巧合”,因他在實驗材質、紋路以及不同工作方法的過程中,“隨機”與偶然會影響最終的結果。設計師在系統(tǒng)的分析上加入這種本能的方法,將工業(yè)與手工藝結合,完成工業(yè)化獨一無二的產品。
作品:DISH-BETWEEN EARTH AND SKY一組圓形玻璃菜盤,每一個都有獨特的特征,根據(jù)底部的紋理裝飾的不同而不同。在手工制造過程中,滾燙的玻璃旋轉以形成一個光盤,下面撒上有色玻璃粉末。根據(jù)播撒不同的粉末和方式,由此會帶來每個盤子的不同。
設計師:TORA URUP
TORA URUP的設計總是饒有興趣的質疑或挑逗我們對物體的視覺感知。她選擇玻璃作為她的創(chuàng)作媒介,玻璃這種材質固有她所愿意表達的“神奇”素質。在她的作品中,材料和創(chuàng)作過程是靈感的重要來源。她愿意探索如何用少量簡單的工具,在材質的基本特征下,如玻璃的厚度,顏色和結構等創(chuàng)作更多的變化,并改變我們的視覺感知。她的創(chuàng)作起點通常是典型的功能性物件,如碗或盤子。她在限制中看到可能性,并享受其中,在框架中享受不可預測的,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乍一看,這些設計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當你湊近觀察或是用手觸摸,你會看到設計師孕育其中的抽象質量和復雜性。
作品:EIFFEL
在這種靈活擱架裝置,砂鑄鋁元素形成承重結構。貨架由上漆的木材,但也可以由其他材料代替。系統(tǒng)容易組裝,且可用于形成各種幾何形的置物解決方案,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形。設計過程探索并挑戰(zhàn)和砂鑄鋁以及一個簡單結構的可能性:由相同的支撐以及置物板組成的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置物架。
設計師:J?RGENSENDEPPING(JAKOB JORGENSEN+ LINE DEPPING)
兩人的設計熱衷于探索功能的可能性,嘗試不同的材質以及結構也是驅動兩人前進的因素。他們的靈感通常來自在工作室他們基于原型的實驗形式時的手工制作過程,在這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們經常探索他們感興趣的形式或是結構并測試材料的潛力以及品質。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解決方案,能與使用以及設置情況相互匹配。
作品:UMSPIRAL
當設計師HENRIK VIBSKOV被要求設計一個傘時,UMSPIRAL便誕生了:保留了可識別的傘狀形式,但卻沒有真正的傘的功能性,如此一件雕塑作品。UMSPIRAL使用與普通傘相同的材料和原理制成。螺旋形的系統(tǒng)具有明顯的視覺參考,就像多層DNA雙螺旋。在紅白配色方案,暗示了丁?。═INTIN)的標志性的登月火箭。
設計師:HENRIK VIBSKOV
HENRIK VIBSKOV擁有自己的時裝品牌,包含在一年兩次的巴黎男裝時裝周的官方正式節(jié)目中。他經常與戲劇,音樂或是其他藝術領域的表演藝術家們合作,他也為HOTEL PROFORMAOSLO OPERA HOUSE以及BRUSSELS OPERAHOUSE設計戲服。他的時裝設計有一個明確的功能重點和特性的表達,通常涉及多個圖案,顏色和形狀。他的靈感來自于許多不同的領域,從一首音樂,藝術或電影。
作品:PEDESTAL
PEDESTAL CABINET這樣的小柜子我們差不多都有點忘記了,但它依舊有非常實用的功能。它讓可以講家中凌亂的小東西藏起來。這款柜子可以把所有的元素都拆開來,組裝起來也非常簡易,這個設計融合了兩位設計師各自的專氏,家縣設計和紡織品設計。傳統(tǒng)的PEDESTAL柜子通常由大理石制成,有一種沉穩(wěn)的感覺,為了在新設計中傳達這種氛圍,設計師用了兩層不同深淺的色彩來打造一種光學交融的色彩感,一種詩意的傳達。
設計師:HALSTROMODGAARD( CHRISTINA LILJENBERG HALSTROM+ MARGRETHE ODGAARD)
HALSTROMODGAARD設計二人組由CHRISTINA LILJENBERG HALSTROM,+MARGRETHE ODGAARD成立于2014年。兩人的主要創(chuàng)作素材是木,金屬以及紡織品。他們也會根據(jù)不同的項目在應用不同的材質。形式、顏色和圖案相互間交叉的可能性是他們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并且它們的作品往往探索了圖案和顏色暗示形式的可能。形式暗示圖案的可能?,F(xiàn)代藝術以及兩個設計師不同的專業(yè)交叉領域都是他們的靈感來源。
作品:TRAM
打眼一看,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家具,沒辦法把它歸類在某一個家具類別中,設計師解釋說,這個品類介于托板和桌子間,這個咖啡桌是專門為窄小的空間,比如沙發(fā)和墻間的小地方設計的。桌面兼作托盤,并且在托盤上鉆了一個空放置把手。小桌子是由1.5毫米的薄板制成。天然胡桃木,以及橡木薄板層中穿插著染色的樺木薄板,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麗的木材表達,靈感來自于精心的手工藝和以及老城區(qū)有軌電車的細節(jié)。正如電車穿過城市,在兩個窄軌間穿行,這個桌子也能在狹窄空間中穿行,攜帶咖啡和小吃。設計師AKIKO KUWAHATA與木工匠KEN WINTHER共同打造了這個桌子,KEN WINTHER在知名的PP MOBLER工作。
設計師:AKIKO KUWAHATAendprint
AKIKO KUWAHATA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木匠,選擇木材作為她的主要設計材料。她的靈感來自日本傳統(tǒng)的工藝方法和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她的設計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設計終點,便是感官上的品質,她想要的設計在吸引我們眼睛的同時,也能吸引我們的觸覺。
作品:SOLID TABLE
一個很長,很重的桌子,外面配上一個“裙子”,將桌子腿以及其他任何不想被人看到的東西隱藏在裙子里。這個桌子由三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由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組成:框架采用美國奧利岡州所產松木,搭配輕盈的桌布,上面是一塊石灰石板,在制作這個桌子的過程中,使用了與不同材質相對應的手工藝,一旦石灰石板被放置在框架上,這個桌子就結實的像一塊巖石。重中有輕,還是輕中有重。
設計師:CECILIE MANZ
CECILIE MANZ的設計涵蓋很多不同的領域,有以手工藝為基礎的一件限量品,到工業(yè)化設計。她選擇的材料也是覆蓋了同樣廣泛的領域,從木材,金屬,玻璃和陶瓷,到電子和紡織品。她的工作過程往往是從草稿開始,一張白紙以及一個明確功能的重點。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設計過程中功能和形式會不斷的往上加,由此便會展開不同的草圖和模型,在最后的草圖階段,形式會被簡化,以期達到其本質。她的設計往往是由日常生活場景啟發(fā),但她的靈感也來自工作本身以及工作過程:物料,研究,實驗和制造商的對話等。
作品:POINT OF VIEW
在這個板凳的設計中,兩個人可以坐下來一起欣賞美景。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了解這個世界通過對方的眼睛有著怎樣的不同。從一個角度來看,長凳顯示出紅色和實在的,從另一個它看起來是藍色的,而再換個角度,它又變成是透明的了。這使得長凳變成了一個比喻,說明了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形貌取決于我們的視點。當我們改變我們的觀點時,我們就改變一切,尤其是我們的關系。以MINDCRAFTl5的主題“在兩者之間”為靈感,設計師探討了兩個人間的主觀關系,并提醒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從別人的角度可以看起來完全不同。事實上,他認為我們改變觀點對于我們的文化進步非常重要。
設計師:JAKOB WAGNER
JAKOB WAGNER對任何特定的材料或技術沒有偏愛,而是以手頭的項目為基本來做出選擇。在他的設計作品中,他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目的和意義之間的一致性,以便創(chuàng)造相關的設計,讓使用者在擁有和使用中感到鮮活和樂趣。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以讓自己的作品簡潔易懂為最高設計目標,但他也試圖通過為設計注入靈魂而讓產品變得賦予人性化。對他而言,一個有意義的設計應該能夠吸引讓人全心投入其中,所以他的產品在視覺表達上同時包含理性和娛樂氣質。
作品:INSIDEOUT
ROSA TOLNOV CLAUSEN的墻上壁掛融合了當代平面材料與經典的斯堪的納維亞的傳統(tǒng)編織技術。特別為MINDCRAFT展設計,重新創(chuàng)造了適合戶外展的傳統(tǒng)編織品。
設計師:ROSA TOLNOV CLAUSEN
一個完美的手工藝者,ROSA TOLNOVCLAUSEN熱衷于編織的傳統(tǒng)和技術。在她的創(chuàng)作中,她將傳統(tǒng)工藝帶到現(xiàn)代的生活背景下,探索一個項目的核心概念與傳統(tǒng)技術之間的關系。她的許多項目有很強的社會性,在此編織作為一種工具來幫助人們了解并參與到紡織的審美以及實際觸感中。在以實驗和探索為主要內容的工作過程中,她測試新材料,方法和工具,以期達到新的和意想不到的美學特質、令人驚訝的組合以及帶有新穎功能特性的產品。
作品:SELFIE
SELFIE是一個橢圓形的木質裝飾,有點像個大風鈴,里面有兩個貝殼形的木塊。內置的磁鐵將這兩個木塊拉向對方,而固定的線又將它們拉向相反的方向,防止它們連接。兩個木塊由整塊木頭雕刻而成,根據(jù)年輪進行分割的。懸浮的木塊會受到振動、微風或呼吸的影響而顫動,這些運動會暫時打破原有的形態(tài)。
設計師:ESKE REX
ESKE REX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是木頭,但他也能使用其他材料。他的作品常常圍繞宇宙和人為主題。他的目標是創(chuàng)造簡單而富有詩意的表達,并在感官上與他的聽眾進行連接,而不只是在一個知識水平上進行分享。他的主要靈感來源是存在主題,多年來,他前后將建筑,設計,藝術和工藝的雕塑和裝置等領域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通常是基于一種或兩種主要材料,他會將這些材料推向極限。在削減形式的前提下,他的作品突出了材料的感官體驗,激發(fā)詩意的寧靜感。
作品:THE CASTAWAY
是一個運輸箱子的仿制品,來自哥本哈根一個博物館的收藏,原版箱子有個非常特別的特質,原本要用這個箱子裝的東西已經丟失了。里面根據(jù)箱子形狀做的玻璃制品就是模仿這個丟失的內容。這個箱子根據(jù)原版是在中國復制的。
設計師:BENANDSEBASTIAN(BEN CLEMENT+SEBASTIAN DE LA COUR)
藝術家BEN CLEMENT+SEBASTIAN DE LA COUR組建了BENANDSEBASTIAN藝術組合。在他們的工作中,他們探索嵌在于空間以及不存在的對象的意義。他們的作品不僅包括裝置雕塑,還有繪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