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順堂
摘 要:思想品德是一項集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與綜合性為一體的重要教學科目,對于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fā)展,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教學中教師教師要引導學生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引導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做好人際交往、過好社會生活、做好未來規(guī)劃等角度入手,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目認知、端正學生的個人理想,引導學生理論結合實踐、課堂聯(lián)系生活,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綜合技能。
關鍵詞:思想品德;生活;理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71-02
一、引導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為遠大理想打好基礎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個時期生命開始了全新的階段,步入了更高層次的學習生涯;同時在這個階段,每個人都充滿理想與信心,最具潛在的力量和創(chuàng)造性。另外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夢想更多了,激情更加澎湃,開始思考著遠大的抱負,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然而由于學生自身的身心發(fā)育不同步、綜合認知能力較弱,可塑性較強,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為日后的學習發(fā)展打好基礎。
近些年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青少年受害案例逐漸增多,青少年作為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教學中我們要引導他們珍愛我生命,遠離危險。例如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命安全,樹立安全意識,呵護自己的生命;當生命受到不法侵害時,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還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技能(如防震,防雷,防火知識;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永不放棄生的希望,敬畏,尊重生命;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技能,讓生命變得充實,對社會有所貢獻,對他人有所幫助;更要遠離不良誘惑和危險,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進入青春期后,學生的身體機能發(fā)育迅速,不少學生因此覺得自己已經長大,產生好高騖遠、盲目自大的不良習慣。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社會經歷、生活經驗,往往會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少的挫折。這就需要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磨練意志:在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中磨練意志,同時在磨練意志的時候要需要持之以恒;在不懈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磨練意志,實現(xiàn)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學階段正是學習的好時期,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認知能力,培養(yǎng)自設的高雅情趣。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良好的興趣愛好開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有樂觀上進的精神狀態(tài),抵制低級趣味,為自己的日后學習發(fā)展打好根基。
二、引導學生做好人際交往,為實現(xiàn)理想拓寬渠道
人是群居動物,人際交往是每個人日常學習生活中必須經歷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人和誰都合得來,和大家的關系都很好,朋友多;而有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接觸,朋友較少。這就是交往技能差別帶來的不同效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協(xié)作探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學生作為未來的建設性人才,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做好人際交往,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技能。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大家喜歡與什么樣的人交往呢?經過大家的論述,得出誠實守信、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等幾個關鍵詞。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延伸:大家都希望與這樣的人交往,那么只要大家都成為了這樣的人,就能夠和擁有良好交往品質的人交往了。引導學生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往品質。
對于不少學生好吹牛、喜歡忽悠人的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做到:重視承諾,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努力完成自己的承諾。另外也要慎重承諾,作出承諾時要量力而行,不要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更要做到認真負責,在實現(xiàn)承諾時要按自己的許諾去做,不推脫責任。
對于男女關系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心理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會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時一種正?,F(xiàn)象。但如果沉溺于其中,就會影響大家的學習和情緒,帶來不必要的困擾。當異性向我們表達愛慕之情時,要學會堅決的拒絕,但要尊重對方的情感,為對方保密,以適當?shù)姆绞教嵝褜Ψ剑诮煌倪^程中應保持適當?shù)木嚯x,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與對方友好相處,正常交往,這樣才能夠讓我們更好的開展學習生活。
三、引導學生過好社會生活,為實現(xiàn)理想做好行動
在少數(shù)民族偏遠地區(qū),小學生大多每天都回家、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較少,進入中學后,學生的交往范圍進一步拓展,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更多。教學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抵制不良誘惑:比如要有較強的自控能力,該做的就做,不該做的就不做。還要培養(yǎng)自身健康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課下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主動避開不良誘。也要慎重交友,對于對不良誘惑和不當要求堅決拒絕。
在面對可能的暴力侵害時,既要靠自己,遠離暴力侵害是第一道防線,同時依靠自己的智慧,準確做出判斷,采取靈活的措施保護自己。也要善于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和社會的保護,如: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向公安機關或政府主管部門報告,不盲目行動;運用法律武器等。
在防止傷害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識,避免傷害他人:學生要樹立法律意識,知法懂法,依法辦事。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事多考慮可能引起的后果。
總之,想要引導學生過好社會生活,就要引導學生做到:在家庭內部,應該尊敬長輩,與同輩平等相處、相互扶持;在學校里,我們要履行好受教育的義務,還要愛護學校設施,維護學校和班級的榮譽;對國家和社會,我們應該積極維護民族尊嚴,維護國家統(tǒng)一等。
四、引導學生做好行動計劃,為實現(xiàn)理想做好規(guī)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年之計在于春”,青春期正是學生立志的重要時期,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科學做好未來規(guī)劃:比如理想要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避免不切合實際的空想。也要應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確立。還要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符合社會發(fā)展方向。另外也要要“立長志”,勿“常立志”,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隨便更換自己的理想。
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沒有明確的目標,會使我們的行動盲目;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任何目標都是空想。還要腳踏實地,從點滴積累,理想的實現(xiàn)不可能一蹴而就,從點滴,小事積累才會實現(xiàn)理想。另外必須以科學的態(tài)度分解目標,循序漸進。把目標分解成階段性,可操作性的具體目標,之后一個一個地去實現(xiàn)。還要“立決立行”,從今天做起,不能一天推一天。也要有一種不畏困難,愈挫愈奮的氣概。當然也需要學生珍惜時間,把時光用在學習知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