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千里的古老北國,舊時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不但不懂得何為電影,更沒有見過汽車和火車。但生長在這些廣大地區(qū)的孩子們卻都不甘寂寞,他們除打鳥、套野兔、攆野雞、采野果,抓蟈蟈外,還用童心和智慧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游戲方法,這些游戲除有少數(shù)在民間還殘存和保留外,其中的大部分都已失傳。
抽冰猴:也叫抽冰尜兒,北方冬季寒冷,滴水成冰,孩子多在溝壕里有冰的地方抽冰猴, 冰猴多用木頭旋制而成,上圓下尖。上部有一道殼,是孩子用細(xì)繩纏繞放冰猴用的,尖部通常鑲?cè)胍幻朵撝?,以加速冰猴旋轉(zhuǎn),冰猴旋轉(zhuǎn)起來后,孩子們再用一根小鞭子不斷抽冰猴使其不停地旋轉(zhuǎn),其玩法很像現(xiàn)在的陀螺,是北方孩子最喜愛的游戲之一。
溜冰: 北方人習(xí)慣稱之為打出溜滑,這是北方孩子冬季最喜歡玩的游戲之一。有的在井沿,有的在壕溝里有冰的地方。游戲前,孩子們先將冰上的積雪或浮土清掃凈,再灑上一層薄雪,用腳踩著薄雪在冰上慢慢擦抹,最后形成一條寬約一米,長約十幾米又光又滑的溜冰場。溜冰時,由膽子最大的孩子在前面領(lǐng)隊,在平地上經(jīng)十幾米的快速助跑,進入冰道后便側(cè)身站穩(wěn),用慣力將身體滑到終點。孩子們玩的花樣也很多,如蹲下溜冰的叫“打蹲”,用一只腳在冰面跺腳的叫“老太太點燈”,一旦有一人摔倒了,后面便會摔倒一大片。
打雪仗 :北方一到冬天,天氣必下雪。雪天或雪后,將雪攥成雪團,向?qū)Ψ綊伌颍蛟陬^上或身上立即開花,引起陣陣笑聲。有時兩軍相交對面拋擊,打陣地戰(zhàn);有時沖入“敵陣”,互相追逐,一片混戰(zhàn)。現(xiàn)在,下雪的冬天,仍有很多兒童做打雪仗游戲。
捕雪鳥: 昔日北方的松嫩平原,厚厚的積雪一旦把大地封嚴(yán)后,幾乎是一夜之間,鋪天蓋地的雪鳥也不知都是從哪里匆匆飛來,成群結(jié)隊地盤旋在空寂的田野上。大群的成千上萬,小群的也不下百余只,很少有三五單行的。這種鳥的習(xí)性也很怪,既不上樹爬墻,也不進入村莊,而是終日起落在那廣闊無垠的北國荒原上。落入地面后,就丫丫杈杈地在雪地上鋪了厚厚一層。每到這時,屯子里的孩子經(jīng)不起誘惑,都紛紛串聯(lián)著,“走呀,打雪雀(qiǎo)去!”這時的田野雪地便一下子成了鄉(xiāng)村孩子們的樂園。
北方孩子原始捕雪鳥有兩種辦法,一是套雪鳥:是將一些秫秸崴成長方或三角形,插滿了用馬尾做成的鳥套;二是用鳥夾打。孩子們把大谷穗上的小分穗下在夾子上,雪鳥一動便可牽動下面一個致命的機關(guān)。
所有的工具都配備齊全后,這些半大孩子就跑到谷地、高粱地或糜子地里,用掃把掃開一塊空地,將系好谷碼的鳥夾子下在空地的周圍。下完鳥夾子后再繼續(xù)下鳥套,方法是將鳥套子放在掃過的空地上后,再撒一些谷糜或高粱什么的。
北方的雪雀是一種食谷類的小鳥,灰白色的胸肚和麻中透紅的后背很是好看,覓食的時候,它們總是迎著風(fēng)蹦去,從不回首退行。既便是向后退,也要飛起來落在后一點,仍逆著風(fēng)朝前蹦,這樣,下夾子的方向就要“看風(fēng)使舵”了。打雪雀下夾子可以不用很講究,不像打麻雀那樣巧妙偽裝埋“滿夾子”,只需要在掃過雪的黑土地上,把夾子支好一放,前緣的鐵絲用浮土掩埋一下,露出黃澄澄的谷穗就行了。當(dāng)所有的夾子和鳥套都下完后,就可以回到開始下夾子的地方去溜夾子,摘雪雀了。在剛剛掃過雪的黑土地上,凡事有夾子和鳥套的地方都統(tǒng)統(tǒng)被雪雀包圍,人一走近,覓食的鳥才一起轟然齊飛,鳥群飛起時只聞耳邊呼呼風(fēng)響,霎時間天空中黑壓壓一片,連太陽都給遮住了。它們在天空中盤旋、搜索,忽東忽西,“氣勢宏大”“場面壯觀”。當(dāng)然,更快樂的還是看到空地上的鳥夾子上幾乎“夾”無虛發(fā),甚至有的還一“夾”二鳥,也有同時夾住三只鳥的時候。鳥套則多數(shù)都是套在鳥腿上的。這些鳥中,大一點的有毛腿雞、鵪鶉,小一點的像鐵雀(一種鐵青色帶角的雪鳥)、云雀(在我們這里叫草原百靈)和吶勒(草原一種會鳴唱的鳥),只是打住麻雀的機會卻很少。
現(xiàn)在的冬天鳥兒越來越少了,這份記憶也就越來越遠(yuǎn)了。除了孩子們在冰天雪地里的游戲之外,東北人民還在長期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了更加美輪美奐的藝術(shù)——冰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