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艷霞
綠豆的高產栽培技術
呼艷霞
綠豆是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綠豆也是短日照作物,耐蔭性強,適宜與其他作物特別是禾本科作物間、套種。綠豆的營養(yǎng)價值、藥用價值、商用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發(fā)展綠豆產業(yè)潛力極大,前景十分看好。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綠豆作為防暑、解毒、健身的佳品。綠豆原產于中國,現(xiàn)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但一般都采取粗放型的種植模式,產量和質量難以保證,現(xiàn)將綠豆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綠豆耐瘠性和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各種類型土壤均可生長,但以石灰性沖積土或壤土為宜。前茬不宜為豆科作物(如大豆、豇豆)。綠豆常與玉米、高粱、棉花、甘薯、芝麻、谷子等作物間作,也可種于田埂及間隙地等。綠豆忌連作。因連作病蟲害多,品質差,更因有害微生物繁衍而抑制根瘤菌的發(fā)育。同時,綠豆也是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谷類的優(yōu)良前茬。所以,種綠豆要合理安排土地,實行輪作倒茬,最好與禾谷類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麥倒茬,不宜以大白菜為前茬,一般相隔2—3年為好。
由于綠豆是雙子葉作物,子葉出土,幼苗頂土能力弱,如果土壤板結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斷壟或出苗不齊的現(xiàn)象。因此,播種前,要求深耕細耙,精細整地,土壤相對含水量小于70%時,要灌溉造墑;深翻不淺于20厘米或旋耕不淺于15厘米,耕后擦耙平整,達到上虛下實,無坷垃和墑溝。
綠豆品種選擇是通過國家、省審(鑒)定或經多點試驗確定適宜我省種植的綠豆品種。綠豆品種生育期要求春播75天左右,夏播65天左右,株高不高于60厘米,直立生長、株型緊湊,結莢集中,成熟一致,成熟時不炸莢,適宜一次性收獲。隨著綠豆品種改良工作的深入開展,綠豆新品種不斷出現(xiàn),但在生產上應用面積較大的品種主要有中綠1號、中綠2號、鄂綠2號、冀綠2號、冀綠7號等。
1、播期。綠豆可以春播和夏播。春播在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夏播在6月中、下旬,要力爭早播。綠豆喜溫,適宜的出苗和生長溫度為攝氏15至18度,生育期間需要較高的溫度。在8 至12度時開始發(fā)芽。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溫度一般在18至20度最為適宜。溫度過高,莖葉生長過旺,會影響開花結莢。綠豆在生育后期不耐霜凍,氣溫降至0℃以下,植株會凍死,種子的發(fā)芽率也低。因此,夏秋播綠豆必須注意適時早播,以便在低溫早霜來臨之前正常成熟。
2、播種方法。單作地塊條播或穴播,間作、套種地塊采用穴播方式。
3、播種深度。根據種植區(qū)土壤類型而定,以3—5厘米為宜,沙壤土略深,粘壤土略淺,播后及時鎮(zhèn)壓。
4、播種密度。綠豆的種植密度應隨著品種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應掌握早熟品種密,晚熟品種?。恢绷⑿兔?,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種稀,晚種密的原則。行距40—50厘米,株距10—20厘米。
5、播種量。綠豆每畝播種量1.5—2公斤。種子播前處理:播種前對所選用的種子進行篩選或人工粒選,剔除病斑粒、破碎粒、雜質及異類種子,選擇晴天將種子翻曬1—2天。
為了保證綠豆在苗期生長整齊,群體發(fā)育良好,多現(xiàn)蕾多開花多結果,莢大粒多粒大,高產優(yōu)質,要做到“六個及時”:
1、及時鎮(zhèn)壓。播種后對播種墑情不好的地塊,要及時鎮(zhèn)壓,隨種隨壓,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增加表層水分,促進種子發(fā)芽和發(fā)育,早出苗,出全苗。
2、及時查補苗。在綠豆出苗后,發(fā)現(xiàn)有缺苗斷壟現(xiàn)象,應在7天內補種完畢。
3、及時間苗、定苗。為使幼苗個體發(fā)育良好,當綠豆出苗后達到兩葉一心時,要剔除疙瘩苗。4片葉時定苗,株距在13—16厘米,單作行距在40厘米左右為宜。按即定的密度,去除弱苗、病苗、小苗、雜苗及雜草,留壯苗。實行單株留苗,利于植株健壯生長。
4、及時中耕除草。不僅能消滅雜草,還可破除土壤板結、疏松土壤,減少蒸發(fā),提高地溫,促進根瘤活動,是綠豆增產的一項措施。一般是在綠豆第一片復葉展開后,結合間苗第一次淺鋤;在第二片復葉展開后,開始定苗并進行第二次中耕;到分枝期進行第三次深中耕,并進行封根培土,中耕應進行到封壟為止。中耕深度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
5、及時灌水、排水防澇。綠豆是需水較多、又不耐澇、怕水淹的作物。綠豆幼苗期抗旱性較強,需水較少;花莢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時,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但綠豆又怕澇怕淹。如苗期水分過多,會使根部病害加重,引起爛根死苗。后期遇澇,植株生長不良,出現(xiàn)早衰,花莢脫落,產量下降。因此,綠豆在雨季要排水防漬。
6、及時摘心。綠豆生長后期,當雨水多時植株徒長。盡可能及時摘心,控制徒長、增加結莢數(shù)。摘心要在晴天下午進行。
綠豆的施肥原則,應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有機肥和無機肥混合使用;施足基肥,適當追肥的方針。施肥技術:綠豆的生育期短、耐瘠性強,其根系又有共生固氮能力,生產上往往不施肥,但為了提高中、低產地塊的綠豆產量,應該增施肥料。一般畝施種肥磷酸二銨或氮、磷、鉀復合肥10千克左右。綠豆追肥最好是在開花期結合封壟一起進行。每公頃可追施硝銨、尿素等氮肥40—60千克,硫酸鉀100—120千克。較瘠薄的地塊,在結莢期可進行根外追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富爾655、綠風95、邦爾一遍豐等植物生長劑,增產效果較明顯。在肥力較高的地塊,苗期應以控為主,不宜再追肥,氮肥過多,會導致營養(yǎng)生長過旺,莖葉徒張,田間蔭蔽,植株倒伏,落花落莢嚴重,降低綠豆的產量。綠豆根瘤菌雖有固氮能力,但增施農家肥和磷、鉀肥,有明顯增產效果。施農家肥可在播種前一次施入,施后耕翻入土。如來不及施底肥,在生長前期即分枝、始花期,要施入一定數(shù)量的氮、磷肥,以增強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加花芽分化。增施有機肥,接種根瘤菌,改進施肥方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據有關報道綠豆根瘤菌能供給的氮可達綠豆所需要總氮量的50%—70%。所以接種根瘤菌是非常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之一。
綠豆病蟲害的綜合防治要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積極推廣生物防治,關鍵時期合理使用藥劑防治。
1、病害:綠豆經常發(fā)生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病毒病、葉斑病、白粉病。
(1)綠豆根腐病。使用健康種子或用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與禾木科植物倒茬輪作;深翻土地,清除田間病株;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粉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也可用75%五氧硝基苯加干細土撒在綠豆根旁。
(2)綠豆病毒病。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種子;實行與禾本科輪作或間作套種;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藥劑防治:在綠豆現(xiàn)蕾期開始噴灑50%的多菌靈,或80%可濕性代森鋅4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流行。
(3)綠豆葉斑病。選無病株留種,播前用45℃溫水浸種10分鐘消毒;發(fā)病地收獲后進行深耕,有條件的實行輪作;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霉威(多菌靈加乙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80%大生米一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7%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600倍液、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1:1:200倍式波爾多液,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4)白粉病。選用抗病品種;深翻土地,掩埋病株殘體;發(fā)病初期,用50%苯來特或25%粉銹寧2000倍液,及75%百菌清500-600倍液等,在田間噴灑能有效控制病害發(fā)生。
2、蟲害:綠豆經常發(fā)生的蟲害有地老虎、蚜蟲、豆野螟、豆蟓。
(1)地老虎。翻耕土地,清潔田園;用糖醋液或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將泡桐樹葉用水浸泡濕后撒放于田邊誘捕幼蟲;3齡前幼蟲,可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蔬果磷3000倍液噴灑,或用50%辛硫磷乳劑1500倍液灌根;3齡后幼蟲,可在早晨順行捕捉。
(2)蚜蟲。用毒土、毒沙或毒灰消滅;用2.5%敵百蟲粉0.5千克,拌細沙(土、灰)10—15千克,每畝撒50千克,要將藥撒在綠豆植株莖葉上,使藥與蚜蟲接觸,效果才好;噴藥粉;用1.5%的樂果粉,或2.5%的敵百蟲粉,或2.5%的螟松,每畝噴1.5—2千克;噴藥液;用40%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 (馬拉松4049),或50%殺螟松1000倍液,噴霧,效果很好;用氧化樂果2000倍液噴殺,效果更好。
3、豆野螟。及時清除田間落花及落莢,并摘除受害的卷葉和豆莢,以減少蟲源;在田間設黑光燈,誘殺成蟲;噴灑殺蟲劑,如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25%菊樂合劑3000倍液,或10%除蟲精、2.5%溴氰菊酯、10%氯氰菊酯等的各3000—4000倍液。從現(xiàn)蕾開始,每隔10天噴蕾、花各1次。
4、豆蟓。豆蟓是綠豆主要的倉庫害蟲。(1)物理防治法∶可在貯藏的綠豆表面覆蓋15—20厘米草木灰或細砂土,或在陽光下連續(xù)晾曬,也可將綠豆放入沸水中停放20秒鐘,撈出晾干,能殺死所有成蟲。也可用0.1%花生油敷于種子表面防止豆蟓產卵。(2)化學藥物防治∶用磷化鋁熏蒸效果最好,不僅能殺死成蟲、幼蟲和卵,而且不影響種子發(fā)芽和食用。一般可按貯存空間每立方米1—2片磷化鋁的比例,在密封的倉庫或熏蒸室內熏蒸;或取磷化鋁1—2片(3.3克/片),裝到小沙布袋內,放入250公斤綠豆中,用塑料薄膜密封保存;每50公斤綠豆,用80%敵敵畏乳油5毫升,裝入小瓶中,沙布封口,放于貯豆表層,外部密封保存,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綠豆成熟參差不齊,應根據情況隨熟隨采。大面積種植情況下常需一次收獲,則應以綠豆全部莢果的2/3變成褐黑色為適時收獲標志,過早過晚都會影響綠豆品質。在高溫條件下,成熟莢果易開裂,應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時收獲。采收的豆莢經曬干、脫粒、清選后即可入倉貯藏,商品儲存時可用磷化鋁和其他藥物熏蒸,防止豆蟓危害。另外,綠豆屬于常規(guī)品種。如準備留做種子,應在成熟前期進行田間人工提純,除異型去雜株,以保證種子純度。
(作者單位:香河縣淑陽鎮(zhèn)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