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會師 編輯/孫艷芳
透視SDR債券
文/韓會師 編輯/孫艷芳
由于SDR債券市場的發(fā)展經驗十分有限,目前仍處于摸索過程當中,因此在發(fā)展初期宜穩(wěn)步推進。積極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和提高投資者認知水平,應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SDR又稱“紙黃金”,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69年為補充其成員國的官方儲備而創(chuàng)設的國際儲備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成員國的IMF配額,定期向成員國分配官方SDR。SDR并非一種具體的貨幣,而是一個計價單位,其價值由SDR貨幣籃子中的貨幣共同決定。目前貨幣籃子中有四種貨幣: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人民幣加入之后,將由五種貨幣決定SDR的價值,各幣種的權重為美元(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和英鎊(8.09%)。
SDR債券是以SDR作為計價單位的債券,而非以SDR作為認購貨幣的債券。認購SDR債券并不需要投資者同時拿出上述5種貨幣,因為SDR只是計價單位而已,就像目前我國每月公布的以SDR計價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并不意味著我國外匯儲備里各幣種資產的結構和SDR貨幣籃子是一樣的。以2016年6月外匯儲備數(shù)據為例。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2051.6億美元,折合22912.9億SDR,這是因為6月底1SDR=1.39884美元。
投資者究竟以何種貨幣認購SDR債券,取決于債券發(fā)行人的籌資意愿,理論上任何貨幣都可以。如果債券發(fā)行人希望籌集人民幣資金,則用人民幣認購。假設某機構發(fā)行價值10億SDR的債券,人民幣為認購貨幣,若債券發(fā)行時1SDR=1.40美元,1美元=6.60元人民幣,那么10億SDR債券的最終籌資額就是92.4億元人民幣。請注意,此處只是粗略計算,未考慮債券發(fā)行過程中的各種費用支出。
由于SDR的價值由籃子貨幣共同決定,而籃子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可能彼此抵消,所以SDR的價值要比單一貨幣更為穩(wěn)定。在國際市場劇烈的匯率波動中,以SDR計價的資產價值也會更為穩(wěn)定。但這并不意味著投資SDR計價的債券就能夠完全規(guī)避匯率風險,同時投資SDR債券也不能確保獲得比投資單一主權貨幣計價債券更高的收益。這是因為,SDR對任何單一貨幣的匯率均可能發(fā)生較大的波動,投資者以任何單一貨幣認購SDR債券,在債券到期日,其最終按照認購貨幣計算的本息收入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巨大影響。
舉例而言,假設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后,貨幣籃子中各貨幣的數(shù)量如表1所示。請注意各籃子貨幣的單位都是“個”,即假設SDR貨幣籃子由0.6個美元、0.4個歐元、10個日元、0.1個英鎊和2個人民幣元組成。前文提到的各幣種權重,其作用就是在2016年10月1日確定SDR貨幣籃子中各貨幣的數(shù)量。一旦籃子中貨幣的數(shù)量確定好,則在5年的存續(xù)期內保持不變。目前SDR貨幣籃子中各幣種的數(shù)量分別為美元(0.660)、歐元(0.423)、日元(12.1)和英鎊(0.111)。
假設某機構計劃發(fā)行一筆SDR計價的固定利率債券,期限1年,利率3%,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在債券發(fā)行時,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分別為1.10、100、1.30和6.70,則1SDR=1.56851美元(參閱表2)。假設同期同一機構發(fā)行的1年期美元債券利率為2%,人民幣債券利率為4%。某投資者計劃投資額度為1000萬元人民幣,投資三種債券的收益孰高孰低呢?
在初始階段,1000萬元人民幣=149.25萬美元=95.16萬SDR,1年后,假設有三種國際匯市波動情景(參閱表2)。由表3可知:
在情景1中,1年后由于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導致SDR對美元貶值。但由于SDR債券利率高于美元債券,且人民幣在SDR籃子中的權重占比較低,所以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雖然較大,但購買SDR債券的收益最高,人民幣本息合計達1054.90萬元。
在情景2中,1年后由于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均對美元貶值,致使SDR對美元大幅貶至1SDR=1.50576美元,貶值幅度達到4.0%。盡管SDR債券利率水平高于美元債券,但投資者最終折算為人民幣的本息收入仍排名最后,僅為1018.31萬元。
在情景3中,1年后,歐元和英鎊對美元升值,但日元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各幣種的匯率波動影響彼此部分抵消之后,SDR對美元貶值1.04%,報1SDR=1.55219。此時SDR債券的投資本息合計為1049.71萬元,在三類債券中居于中間水平。
通過以上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購買SDR債券最終的投資收益取決于債券利率以及SDR籃子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情況,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且SDR債券的投資收益并不必然高于單一貨幣計價的債券。
2014年以來,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我國資本外流壓力有所增大。有觀點認為,以人民幣認購SDR計價債券可以降低境內居民的購匯意愿,即降低資本外流壓力。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投資者在兌換外匯和購買SDR債券二者之間進行抉擇時,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利率差異、人民幣對美元的預期貶值幅度和籃子中其他貨幣對美元的波動方向。
如果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將進入中長期升值通道,且對SDR籃子貨幣普遍升值,那么除非SDR債券的利率水平足夠高,否則投資SDR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很可能低于投資美元資產,如美元債券,甚至低于直接持有人民幣資產,因而難以對投資者產生足夠吸引力,進而也就難以對抑制資本外流產生明顯作用。
除預期收益之外,投資者是否選擇SDR債券還取決于一系列其他因素。目前SDR債券發(fā)揮抑制資本外流的作用至少還存在三個制約因素:
一是投資者對SDR債券普遍缺乏了解。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統(tǒng)計,自SDR誕生以來,SDR債券的歷史累積發(fā)行規(guī)模約6億SDR,且1981年之后再無新的SDR債券發(fā)行,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普通民眾均對SDR債券缺乏了解,因而短期內難以進入廣大投資者的投資標的備選范圍。這注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SDR債券的市場規(guī)模都會很小。
表1 虛擬的SDR貨幣籃子構成
表2 匯率波動如何影響SDR的美元價值
表3 不同情境下各類債券投資收益對比
二是二級市場流動性風險較高。由于目前SDR債券沒有完善的交易機制,自然也無活躍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在債券到期之前,難以快速、低成本地實現(xiàn)債券轉讓。這一方面會加大債券價格波動性,另一方面則制約了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
三是缺乏匯率風險對沖手段。由于任何一個籃子貨幣的匯率波動都會對SDR的價值產生影響,因此SDR債券的匯率風險對沖難度較大。目前,國際市場缺乏對SDR匯率波動進行風險對沖的工具,而且即使能夠開發(fā)出對沖工具,由于市場規(guī)模很小,其風險對沖成本也必然較高。這會影響投資者投資SDR債券的熱情。
綜上,SDR債券的發(fā)行是拓展SDR使用范圍的重要舉措。其以私人部門為主體發(fā)行,既有助于豐富市場投資品種,更有助于發(fā)揮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亦是對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積極嘗試,意義重大。但由于SDR債券市場的發(fā)展經驗十分有限,目前仍處于摸索過程當中,因此在發(fā)展初期宜穩(wěn)步推進。積極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和提高投資者認知水平,應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