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香秋
(河北唐山市樂亭縣馬頭營鎮(zhèn)初級中學)
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方香秋
(河北唐山市樂亭縣馬頭營鎮(zhèn)初級中學)
實驗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是提升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讓學生始終保持好奇的心態(tài)、鉆研的精神與合作意識。
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策略
化學實驗是一項既動腦又動手的技能性學科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它不僅是對化學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認知活動,還是對未知化學世界的探求活動。
課程改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因此,不妨把有些沒有危險、不易觀察的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實驗,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例如,在學習“碳酸鈣受熱分解”時,課本上安排了“加熱石灰石”的演示實驗。教師演示時,由于石灰石顆粒比較小等原因,坐在后面的學生很難觀察石灰石發(fā)生變化。為了克服上述缺點及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我把這幾個實驗改為學生實驗,還讓學生自帶一些“你認為含有碳酸鈣”的物質(zhì),用酒精燈加熱。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現(xiàn)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化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化學知識的同時,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質(zhì),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
例如,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引出“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時,讓學生在加熱過氧化氫溶液至沸騰后才慢慢放出氧氣的等待中,體會到過氧化氫能分解產(chǎn)生氧氣;讓學生從木條復燃后伙伴們的喜悅聲中,體會到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在常溫下就會迅速產(chǎn)生氧氣。待實驗的試管中沒有氣泡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又能大量產(chǎn)生氧氣,此實驗可以重復多次,好像二氧化錳永遠用不完。通過三個實驗的探究,使學生從親身體驗中得出二氧化錳是催化劑。還可以組織興趣小組的學生課后對二氧化錳進行回收、稱重,重復實驗后對二氧化錳進行再回收、稱重,得出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的結論,深刻理解催化劑這一概念。這樣,盡量發(fā)揮實驗的探究本性,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豐富學生的探究活動的親身經(jīng)歷。
以往的實驗都是學生按照課本上所說的實驗用品和實驗步驟進行“按單配料”式的實驗操作。這基本上屬于一種純技能性的訓練,停留在表觀的層面上,缺乏足夠的思維廣度和深度?!痘瘜W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學目標要達到“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小組討論,根據(jù)所要探究的具體問題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具有控制實驗條件的意識?!?/p>
例如,在學習“氫氣的實驗室制法”時,在了解了實驗室制氫氣的藥品后,不要急于出示發(fā)生裝置,而是先提出問題:“怎樣把試管內(nèi)產(chǎn)生的氫氣收集起來呢?”學生回答:“試管口塞一個帶導管的單孔塞?!苯處熃o盛有鋅粒和稀硫酸的試管塞上一帶有導管的橡皮塞后,再問:“如果中途想加酸,又不能停下反應。怎樣才能在不打開橡皮塞的情況下,及時加酸?”這時,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可得出許多結論:①在橡皮塞上打個孔,稀硫酸從孔中注入;②使用注射器,把稀硫酸通過橡皮塞注入試管中;③換一雙孔塞,同時配一漏斗。教師拿出一普通漏斗和一長頸漏斗,問:“該用哪一個漏斗?”學生回答:“長頸漏斗?!苯處焼枺骸伴L頸漏斗下端管口伸至液面上,行不行?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啟發(fā)性提問:“鋅和稀硫酸要想發(fā)生反應關鍵是什么?我們能不能根據(jù)所需氫氣的量加入適量的藥品,并隨時使反應發(fā)生,也可隨時使反應停止呢?”在討論聲中,教師投影幾套不同的實驗裝置,師生一起分析各套裝置構造原理。
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自然科學,許多化學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有些知識的學習可以通過實驗的探索,讓學生自己總結。例如,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不要馬上告訴學生,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的。而是先指導學生對大理石和稀鹽酸、大理石和稀硫酸、純堿和稀鹽酸三組藥品進行分組實驗,觀察能否反應及反應的速率。然后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比較適宜。通過分組實驗和討論,學生也同時明白了為什么不選用稀硫酸、純堿的原因。
總之,化學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具有其它教學內(nèi)容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應大膽地轉換角色,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去,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現(xiàn)自我,最終目標追求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樂學,教學高效。
[1]劉國清.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中學生數(shù)理化,2015,(08).
[2]王愛國.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措施[J].文理導航,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