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慧眼察生活思考顯內涵
王新華
在2016考試說明 (江蘇卷)寫作的發(fā)展等級中,對“深刻”有著這樣的要求:“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邏輯關系,觀點具有啟作用?!边@就要求我們的作文具有一定的哲理性、邏輯性和啟發(fā)性,具有獨到的見解。
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寫出具有深刻思想的作文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在《觀書有感》里說得好,將目光投向生活,用思考彰顯人生的感悟,才能讓作文走出空洞蒼白的泥潭。
寫作者首先必須把心靈的目光投向身邊紛繁而多彩的世界,用你的慧眼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發(fā)現(xiàn)“一粒沙”“一朵花”的獨特而完整的美??墒乾F(xiàn)實生活中,過于豐富的物質的生活、各種媒體信息的泛濫、現(xiàn)代化生活的快節(jié)奏,常常讓我們的學生于題海戰(zhàn)術的疲憊之外,無暇用心感受生活,更別說思考與感悟生活了。沒有思考、感悟,就無從表達,何來的深刻見解呢?所以,培養(yǎng)我們對生活素材的思考意識,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參與和關心自己身邊的事,是我們提高寫作水平的不二法門,這也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從家庭到學校,處處有我們的寫作素材。那些生活中的細微場景,從大自然的風霜雨露、花鳥蟲魚,到社會的各種熱點,處處可以納入我們的筆下。對于這些,我們應該有自己飽含情感的認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審美價值觀。
富有情感永遠是評價文學作品不朽的原則。當我們把情感傾注入于思索、敘寫、抒情的對象時,這種抒寫對象可能是多元化的,如果想要進行有深度的挖掘,選好立足點很關鍵。歸有光把他目光放在了樸素而狹小的項脊軒中,卻借以抒寫了感人臟腑的深情。郁達夫掠影于江南的冬景,以最散淡卻又最詩意的畫面,寄寓了自己的美學思考:美,就在我們身邊的一花一世界之中。但凡身邊之物,只要你用心思考,用心品味,總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東西來。當然,外物的多元化抒寫對象能體現(xiàn)我們寫作的視野的廣度,但要想顯示出一種精神層面的深度,可能就有些困難了。這時,就要調動你的慧眼,想別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我們就要采用寓情于物的方式,即選擇某一抒寫對象,巧妙構思,進行深度挖掘。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材料的雷同而寫出撞車的作文;也惟有如此,才能寫出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我”的文章。
就議論文而言,“深刻”往往是因為做到了分析入木三分,見解高瞻遠矚,能見常人所未見,發(fā)常人所未發(fā)。那么,在寫作中該如何透過眾多現(xiàn)象做到讓自己的分析“思想深刻”,觀點具有啟發(fā)性呢?
1.追本溯源法
又叫推果求因法,即由某些現(xiàn)象、結果,去推求事件發(fā)生的根源,由此揭示現(xiàn)象深層的本質,這樣,就能夠較有效地避免泛泛而談。我們來看下面一段學生習作:
西漢王朝之所以有漢武盛世,正是由于漢高祖、文帝、景帝長期休養(yǎng)生息,為盛世積蓄了后勁,才有了封狼居胥的力量。相反,隋煬帝無視后勁的作用,大肆興土木,征高麗,泛舟東游,窮兵黷武之后,是身死國滅為天下笑的結局。隋煬帝年號“大業(yè)”,他本想創(chuàng)一番大業(yè),但剛愎自用的他將后勁提前預支,其結果只能是后勁不足而亡。于此,后勁之效可見一斑。
這一段文字在列舉“漢武盛世”和隋煬帝亡國的現(xiàn)象之后,推求他們盛衰成敗的原因,追本溯源,推因求果,前者由于懂得積蓄力量、休養(yǎng)生息,后者由于不知積蓄力量,提前預支,結果落得個不同的結局,從而得出“積蓄后勁”的重要性的結論。
2.逆向假設論證法
又叫“反面假設論證法”,即用假設的方式對已經發(fā)生的事實作出假設性推斷,再與事實進行對比,從而一定的評析與論斷。常用的關聯(lián)詞如“假如不……而是……那么就會……”蘇洵的《六國論》就是運用這種論證方法的經典之作?!傲鶉茰纾潜焕?,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毕忍岢隹傉擖c。然后作者充分地論證兩個分論點: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行文至此,作者已較為充分地論證了六國破滅的歷史原因。但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進行反事實假設論證:“向使三國各愛其他,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痹谖闹?,作者借客觀事實“賂”與假設性推斷“不賂”對比,使人們明白“賂”所帶來的嚴重危害,并給讀者展示不亡的另一種選擇。這種論證方法具有鮮明的對比性,同時也具有強烈的反思性。
3.辯證分析法
又叫“一分為二分析法”,即對事物要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既看到事物的長處,也看到事物的短處;既要指出其發(fā)展,也要看到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文章才會有深度、有內涵,充滿哲理。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辯證地分析和判斷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加練習,提高哲學思辯能力。比如,讀寓言時,也都可以練習運用。如“守株待兔”,啟示我們偶然性不能當作必然性;“刻舟求劍”,告訴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變化;“拔苗助長”,忽視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必然失敗;“盲人摸象”,沒有看到事物的整體、全部,將導致片面??傊?,辯證地看問題,就是要學會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判斷問題,這樣,觀點才不會失之于片面。
寫作者要做到思想深刻,就要多親近自然,關注社會,思考人生,加強閱讀。生活中要做一個用智慧的雙眼邊行走邊觀察邊思考的有心人。只有這樣,你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具備思想的力量,才能打動閱讀者的心靈。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江蘇連云港市贛榆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