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春
護理干預對促進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adenomammectomy
田艷春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 方法 將15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7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術后比較2組患者1年后的患肢功能、心理健康狀態(tài)、社會適應能力。 結果 干預組術后1年患肢功能、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好于對照組。 結論 護理干預能促進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康復。
護理干預; 乳腺癌; 術后康復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臨床治療常采用手術切除,因其手術切除范圍廣、創(chuàng)傷大,加之術后放療、化療,患者身心壓力大。多數(shù)患者來自農(nóng)村,文化程度不高,消極情緒更加明顯[1],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術后給予患者精心的護理至關重要?,F(xiàn)將我院150例行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年齡38~58歲,平均(46.2±2.3)歲。其中,初中32例,高中35例,大學及以上83例;左側98例,右側52例;合并高血壓20例,合并糖尿病23例;乳腺癌Ⅰ期67例,Ⅱ期49例,Ⅲ期3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75例。2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行乳腺癌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指導、藥物指導和康復指導等。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
1.2.1 成立護理干預小組。
組長由從事腫瘤工作10年的1名副主任護師擔任,組員5名,均從事腫瘤專科5年以上。護理干預小組工作內(nèi)容是教會科室其他護理人員制定康復計劃和準確使用乳腺癌術后肢體功能鍛煉自評表、抑郁評分自評表及滿意度調查表。
1.2.2 心理干預
乳腺癌手術造成患者第二性征缺失、體型改變,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抑郁和自卑等情緒。術前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情緒,與患者家屬配合共同制定護理方案,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術后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經(jīng)常與其溝通,多聽患者心聲,講解康復和疼痛的治療方法及手術成功案例等,對擔心體型患者告知其可行乳房再造術或帶假乳,指導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3 電話回訪和家訪
每3個月專人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和情緒,鼓勵患者說出內(nèi)心感受和健康狀況,鼓勵患者多參加戶外活動,多與人溝通交流,使患者重建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消除患者負面情緒。
1.2.4 專人指導康復訓練
除常規(guī)康復指導外,患者住院期間由專人每天4次進行康復訓練指導,講解功能鍛煉的注意事項和方法,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患者出院后根據(jù)其實際情況指導患者家屬陪同訓練,每3個月電話回訪或家訪1次,指導患者鍛煉并檢查患者的鍛煉效果,指導下一步鍛煉的重點。
1.2.5 鼓勵患者社會活動
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持續(xù)時間在6~12個月,前3個月尤其重要。因此,患者住院期間應對患肢功能鍛煉的方法、注意事項反復指導,鼓勵患者多參加醫(yī)院組織的癌癥健康之友活動,讓老患者給新患者講解自己的術后心得和注意事項?;颊叱鲈汉蠖酱偌覍俦O(jiān)督患者進行功能鍛煉,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增強患者體質,保持良好心態(tài)。通過電話回訪和家訪的形式與患者溝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掌握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患者患肢功能早日恢復。
1.3 評價方法
比較2組患者術后1年患肢功能、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①采用乳腺癌術后肢體功能鍛煉自評表,評價患者肢體功能鍛煉的實際情況。該表中有25個條目,每條目有4個項目,即不能做到、偶爾能做到、基本能做到、完全能做到,分別賦予1~4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肢體功能恢復越好。②采用抑郁自評量表[2]評價患者心理健康狀態(tài)。該量評表2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將20個條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累計分。抑郁嚴重度=各條目累計分/80,0.50分以下為無抑郁;0.50~0.59分為輕度抑郁;0.60~0.69分為中度抑郁;0.70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分值越低,說明心理狀態(tài)越好。③采用調查問卷形式調查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該問卷有20個題目,每個題目5個選項,可多選,通過總分測評患者社會適應能力,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適應社會能力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干預組術后1年患肢功能、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1年患肢功能、心理健康狀態(tài)、社會適應能力比較 (分,±s)
隨著社會進步,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乳腺癌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3]。乳腺癌術后多數(shù)患者的病情進展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颊邠淖约荷艿酵{,加之乳腺癌的診斷、治療及女性性征的喪失導致患者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應激[4-6],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恐懼甚至抑郁,抑郁和焦慮是最為常見的心理表現(xiàn)[7-8]。上述心理問題可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加重病情。常規(guī)護理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護理需求[9],而護理干預不僅能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減輕麻醉和手術帶給患者的負面影響,而且能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本研究中,干預組通過家訪或電話回訪形式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康復訓練。而對照組由于患者身體缺陷,自卑,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出院后無人督促其進行功能鍛煉,不能按時進行功能鍛煉或功能鍛煉不到位。干預組通過電話回訪和家訪,給患者提供了釋放不良情緒的場所,增加了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表1可以看出,干預組術后1年的患肢功能、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好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1] 盧雪芬,丁霞,劉智喻.護理干預對患兒霧化吸入依從性的影響.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14):1937-1938.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8-320.
[3] 張智慧.106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7):189-190.
[4] Hiraki T, Mimura H, Godara H.et al.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neumothorax and chest tube placement after CT fluoroscopy-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ocedures conducted over a 9-year period.Am J Roentgenol,2010,194(3):809-814.
[5] 李燕奎,周偉清.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活檢穿刺的護理配合.全科護理,2013,11(4):1120.
[6] 盧志軍,丁月梅.余江清.B超引導經(jīng)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臨床應用.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8(18):152-153.
[7] 余曉佳,宋淑芬,陽世偉,等.乳腺癌篩檢患者心理需求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5):513-515.
[8] 趙文卿,盧淑華,陳麗珍,等.40 歲以下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焦慮抑郁原因的質性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11,46(9):886-888.
[9] 李曄.護理干預對介入導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中國臨床護理,2015,7(2):109-111.
110011 沈陽,沈陽市婦嬰醫(yī)院
·臨床護理·
外科護理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1.011
201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