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麗 王建偉
(山東省昌邑市實驗中學;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王慧麗 王建偉
(山東省昌邑市實驗中學;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
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這是新課改下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問題的設計與提出、實驗的設計與開展,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自主探究 興趣 問題 實驗
新課改的重要教學理念之一,就是倡導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重視學生探究主體地位的確立,關注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成為新一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的局面,讓學生成為自主探究的主人,帶領學生走進生物科學探究的殿堂。那么,在生物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一系列的主動探究呢?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興趣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學生認知活動的推動力量,可以說直接決定著認知活動的成敗。因此,要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1.引入生活這股源頭活水。生物是一門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學科,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割裂與生活關系的教學只能成為無源之水。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與生活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來引出新知的學習,這樣更能拉近學生與學科的距離,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激起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同時更加便于學生對抽象知識點的深刻理解與靈活掌握。如在學習蒸騰作用時,可以以學生所熟悉的大樹底下好乘涼來引導學生思考,進而激起學生參與生物探究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靈活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F(xiàn)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將之引入教學中,可以改變以往黑板加粉筆的枯燥教學模式,為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將抽象深奧的知識點寓于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教學情境之中。這樣的教學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用耳朵來聆聽,用心來思考,這樣的學習是快樂、主動而有效的。如在講血液循環(huán)時,我們就可以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制作動態(tài)視頻,將這些抽象而靜止的知識點直觀而動態(tài)地展現(xiàn)出來。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形象認知與深刻理解。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僅要在形式上來吸引學生,更要以豐富的內容與精彩的教學來吸引學生,使生物教學更具現(xiàn)代化氣息,更能激起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
問題是學生主動探究的主線,要想引導學生展開有深度的自主探究,教師就要精心地設計問題,以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以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
1.問題要具針對性。學生是帶著問題來展開探究的,以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著眼于知識的重難點處,提出具有明確針對性的問題,直接指向預定的教學目標。這樣學生的探究才能更有目標性與明確性,才能讓學生通過探究得到知識與技能等的全面發(fā)展。
2.問題要難易適度。過于簡單的問題只是對知識單純的檢驗,沒有探究的必要;而如果過于復雜,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出現(xiàn)知識斷層,學生是無法展開探究的。為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僅要著眼于具體的教學內容,還要以學生為中心,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難易適度,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展開有深度的探究,在探究中掌握新知。
3.問題要具啟發(fā)性。啟發(fā)式教學這是新課改下的重要教學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的主體,但在探究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阻礙學生的思維,而無法展開探究。此時學生最需要的不是直接來告訴知識結果,而是要以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來展開思考,進而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探究。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更為重要的是主要的學習方法與研究方法,正是學生展開主動探究的重要手段。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實驗,以講實驗、畫實驗代替了師生的做實驗。這樣的生物教學注定是失敗的,不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讓學生與真理擦肩而過,學生只能徘徊于生物殿堂之外,更談不上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我們不僅要重視教師的演示實驗,更為重要的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做實驗的機會。如“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我們可以先向學生來展現(xiàn)將同樣的兩塊蘿卜放入濃糖水和清水中,讓學生來觀察蘿卜所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進而引出探究主題,為什么浸在不同溶液中的蘿卜會出現(xiàn)不同的變化。進而引導學生展開自由而主動的探究。這樣給予了學生更大的空間,學生可以結合生活經(jīng)驗以及所學知識展開獨立思考與積極思維,制訂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器材,開展實驗操作。這樣通過學生的探究性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與掌握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探究來掌握實驗的設計方法與思路,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更主動有效的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入地落實于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更多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在探究中得到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真正地學會生物探究,打開科學探究的大門。
[1]萬保志.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試題與研究,2012,(16).
[2]朱美林.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理科考試研究,2013,(16).
[3]王清華.關于初中生物問題情境教學法的探討.中學時代,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