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欣
(哈爾濱市風華中學)
“經(jīng)典教育”實踐研究與探索
◆孫 欣
(哈爾濱市風華中學)
通過 “精彩展示”“經(jīng)典誦”校本課、青春詩會、“論語講壇”“風華好詩詞”大賽、編輯出版《風華經(jīng)典誦》等活動,開展經(jīng)典教育,使學生積淀文化底蘊,潤澤心靈,啟迪智慧。
精彩展示 詩詞創(chuàng)作 論語講壇 風華好詩詞
文化應該是融入一個人,一個民族的血液中的。我們民族的文化是從何而來?它是從《詩經(jīng)》中來,從《論語》《莊子》等先秦諸子中來,從唐詩、宋詞、元曲中來……激蕩我們民族的血脈,歷經(jīng)千古不老!
初中語文第一課,我們便向學生介紹國學,介紹傳統(tǒng)文化三股主流:儒、道、釋。
我們向學生介紹漢字的演變過程,領學生做猜測空間的游戲,從而鍛煉學生表達和傾聽能力,了解文化名人、著作等。
在“文學欣賞”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帶領學生欣賞《蒹葭》,了解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的風格,欣賞余光的《春天 遂想起》,了解余光中和他的鄉(xiāng)愁詩,認識游子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我們還向大家推薦了《開心學國學》的主題曲,領略中華文明的魅力,激發(fā)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多年來,從六年級學生們入學開始,每周末都有一項作業(yè)——古詩文摘抄。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古詩文篇目做摘抄筆記。
如何檢查學生的摘抄效果呢?
我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3分鐘設計了“精彩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大聲朗誦自己所摘抄的古詩文,讓朗朗的誦讀聲成為語文課的前奏。
精彩展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具有古詩詞創(chuàng)作能力。請看學生的詩詞習作(該詩獲“詩詞中國”傳統(tǒng)詩詞青少年創(chuàng)作大賽二等獎):
減字木蘭花
王子欣
物是人非,言笑晏晏在耳畔?;錅I垂,美人獨坐顰蛾眉。
流年似水,今秋未減前秋怨,借酒消愁,狂歌依舊情難舊。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原校長柯炳生在講話中強調,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鹽堿地改良治理示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十分難能可貴。鹽堿地改良不僅是一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問題,從國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角度來看,它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要想實現(xiàn)好的改良,重要是需要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同時,更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導、企業(yè)的積極參與以及多方之間的通力合作。
武陵春 花木
陳 宇
荷蘭竹柏不肯醉,牡丹只富貴,暮秋亦曾羨菊梅,紅豆無聲喟。
白楊是否伴梧桐,苦與甜滋味,木棉鐵樹萬年青,無人解相思淚。
精彩展示,給每個孩子心中都灑下陽光,使他們成為留戀于語文青草地的快樂的孩子。
每周兩節(jié)的校本活動課,我們向學生介紹我國歷史的文學大家,并學習其作品。比如,學習了杜甫的《石壕吏》之后,便學習他的《兵車行》,感受苛酷的兵役帶給人民的災難;學習《江城子 密州出獵》時,誦讀班便學習《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年日夜記夢》,感受蘇正月軾對亡妻深摯懷念和傷悼……
每年5月,我校召開了“‘激情滿懷 詩誦風華’經(jīng)典誦讀詩會”,詩會期間,學校成了詩的海洋。詩會中,同學們熱情高能高漲,表演形式多樣:朗誦篇目中有經(jīng)典詩歌,有自創(chuàng)詩歌 。
《論語》被譽為“東方的圣經(jīng)”,穿越千年不老,讀《論語》就是讓我們在奔波中沉靜下來,靜觀自己的心靈,獨享一刻之閑。為了引導教師從論語這東方圣經(jīng)中覓人生的智慧與頓悟,我校開設了“論語講壇”。
在學校的“論語講壇”中,我向全校教師講解了《論語》中的“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從“大學”談起,從孔子、孟子、蘇軾等角度講解了我對“忠恕之道”的理解……使全校教師走近《論語》,了解了《論語》。
2014年,我們組織了“風華好詩詞”大賽。初賽九百人海選,復賽六十人角逐,決賽十二爭雄,推出“決賽”現(xiàn)場,學年頂尖級選手進行了激烈的角逐。賽場步步驚心,高潮迭起,掌聲雷動?!豆枮I日報》《生活報》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近年來,我還帶領學生進行了“蘇軾系列研究”“杜甫系列研究”“李白月詩研究”。2012年6月15日,中語會副會長張鵬舉教授來風華中學聽了我的《黃州 蘇軾 赤壁》,在全國“傳統(tǒng)文化實踐研究年會上”給予肯定。
為了更好地領悟儒家的思想精華,我?guī)ьI學生參觀了哈爾濱文廟。通過參觀大成殿、走畔橋,聽講解員介紹孔子的生平,我們共同感受著孔子自強不息的靈魂力量,使孔子的形象駛入了學生的心靈之中。
為了更集中地引導學生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我主編了風華中學語文校本教材《風華經(jīng)典誦》。包含包含《四書篇》《古詩詞篇》《古文篇》《現(xiàn)代詩篇》,引導學生誦讀經(jīng)典,感悟國學。
《序言》中這樣寫:“《風華經(jīng)典誦》采擷文學的朵朵浪花,獻給風華莘莘學子,以承儒家思想的火種,傳厚德載物之道。希望同學們潤澤心靈,汲取智慧?!?/p>
寫作是另一種閱讀。為了讓學生的生命在成長中留下痕跡,我還編輯出版了《風華佳作園》,已出版發(fā)行。
每篇文章都是從學生的心靈深處流淌出來,飽含著他們生命最初的摯情、純真與圣潔。通過多年的經(jīng)典誦讀,學生們積淀了文學底蘊,傳統(tǒng)文化如甘泉滋潤他們的心……
經(jīng)典教育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名語文教師的一種信念,一種責任,一種理想,一種追求!經(jīng)典教育研究之路還在延伸,我們會不斷摸索,且思且行,走出超越創(chuàng)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