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梅
(長春市第五十七中學校)
初中生物課外實踐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
◆劉 梅
(長春市第五十七中學校)
生物學是一個實驗性、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帶領學生進行有趣的課外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就初中生物課外實踐活動的實際經(jīng)驗展開討論,針對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在對生物教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生物教學 課外實踐活動 積極性 自主學習能力
生物是一門內(nèi)容豐富、生動有趣的課程,在生物課堂的教學中,把握學生的興趣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促進智能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技能。
在新課標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教育更注重學生的能力、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授課方面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自主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自行探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教師的身份由傳授者逐漸轉變?yōu)橐龑д?,為學生的探究提供幫助。通過最大的自由化保護學生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最終培養(yǎng)出新型的高素質人才。在生物課堂的教育中,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和內(nèi)容,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應用能力,在具體情況面前懂得舉一反三,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落到實處。
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帶領學生通過實地觀察獲得具體的應用能力,使學生直觀具體地將課本上的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中來。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F(xiàn)代教育理論也指出,教育應當以學生為主題,通過正確的引導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啟迪思維,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由于初中學生處于一個好奇心極強的階段,通過課外實踐活動正好滿足了這一特點。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shù)知識都是在實踐中得到的。然而生物學實現(xiàn)不像化學實驗那樣簡單,感官刺激強烈,生物學的實驗大多以解剖、培育為主,這要幫助學生多克服怕臟怕麻煩怕血腥的嬌慣情況。
生物學的實驗本身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極高要求,前期可以由教師示范為主,同時定期開放生物實驗室,開展小型實驗活動,在學生漸漸熟悉實驗造作之后,也可以稍稍培養(yǎng)學生進行簡單的科研活動,實驗室本身意義上已經(jīng)離開了課堂,教學可以不受課堂的約束,也能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廣泛、更扎實。
結合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外主動實踐,如布置觀察日記的作業(yè),鼓勵學生參觀植物園、動物園,從第一視角觀察生態(tài)資源、生物資源,也可以讓學生著手采集標本,帶到課堂上觀察、分享,這樣做在充分發(fā)掘了學生的才能的同時,也為生物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具。
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觀察和分析能力,通過觀察和討論,增強對外界的認識,如在特定季節(jié)帶領學生進行校園內(nèi)花草的修剪和整理。
在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按學習計劃進行和開展各項專題活動,讓學生自己進行主導,以小組的方式自選課題,自行進行辯證、研究,再進行分享,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鞏固學生所學到的基礎姿勢,也能做到活學活用,將知識轉化為有用的技能。
依托老師的指導與支持,在學生選題的基礎上,進行舉一反三,讓學生進行課題研究,不斷修改優(yōu)化研究方案,增加研究中的實驗因素,這樣既能保證研究過程與結果的準確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的嚴謹,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科研習慣,為日后打下基礎,使學生受益匪淺。
在課外實踐中能夠鼓勵學生踴躍提出問題,在室外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更是一個五花八門,天馬行空的思維,跳躍性和發(fā)散性極強。一味講述課本上的知識顯得籠統(tǒng)而又死板,而且在學生的提問中隨時可能會出現(xiàn)超越中學生研究范圍的問題,這也能讓學生抱著更大的興趣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根據(jù)初中生的思維特點,教師可以專注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創(chuàng)新。如在植株的嫁接這一課中,通過課外實踐進行嫁接實驗,可以放開手讓學生主動嘗試,再觀察嫁接的成活率,讓學生自行思考活動中成功的原因和失敗的問題所在,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生物學本身與生活就是息息相關的,學習到的生物學知識極易代入到生活當中,在這個時候主動引導學生來到課外開展生物知識宣傳活動,或是走訪、觀察、實踐、調(diào)查,帶領學生通過觀察周圍的一切,發(fā)現(xiàn)一個本一直在眼前卻又不被發(fā)現(xiàn)的奇妙世界,更利于學生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不僅開闊了眼界,提升了素質與知識,也激發(fā)了興趣,獲得了更多生活的技能。
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能使得生物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而且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通過因地制宜的課外實踐活動,也是對自身水平能力的一種提升,積累更多更好的教學經(jīng)驗,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幫助,為生物課堂以及現(xiàn)代教育帶來更多的活力。
綜上所述,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與科研,但在平時的課堂上,學生離不開課本的時候,就應當積極運用不一樣的教學,給學生以不斷的熱情與興趣。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只是其中之一,很多生物學的知識都是在實踐中得到,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引導學生獨立自主進行實踐的意識,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助力。用多種感官刺激能給人更好的體驗,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在學生不斷思考的同時,也將思維吸引到了課題之上,這也是生物學之所以能夠發(fā)展迅猛的原因。
[1]唐麗娜,李亞軍.談初中生物課外實踐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5,(38):149.
[2]譚大鵬.淺談如何利用生物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初中生的探究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28):100-101.
[3]蔡曉.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J].新課程研究,2015,(0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