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影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學)
巧用“預學單”構(gòu)建語文“學”的課堂
◆吳芳影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學)
預學單是學生預習的一個重要載體,它以明確的任務代替籠統(tǒng)的口頭布置以增進學習效果,能讓教師通過預習分析學情,把握教學起點,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人教版小學中高段語文為例,分析預學單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預學單 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預學單是學生預習的一個重要載體,它以明確的任務代替籠統(tǒng)的口頭布置以增進學習效果,能讓教師通過預習分析學情,把握教學起點,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目前小學語文中不少預學單不但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對兩端的學生促進不大,所以教師在設計預學單時需要下一番“狠工夫”。
1.輕負擔,還是增負擔
預學單是讓學生先學,讓學生有準備地進入課堂。某老師精心設計了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秦兵馬俑》的預學單,采用“五讀法”。
一讀:完成常規(guī)預學要求,給生字標讀音、標記小節(jié)號、生字抄寫。
二讀:朗讀課文,劃出不會讀和不理解的詞語,用不同的方法自學。
①讀讀下面的成語,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詞語略)
②我還理解了課文中一些不懂的詞語,共( )個。
三讀: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與概括段意,并寫一寫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四讀:再一次默讀,欣賞精彩段落,完成下列填空:
規(guī)模宏大:( )
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將軍俑( ) 武士俑()騎兵俑()
車兵俑()弓弩手() 馬俑( )
像這樣的預學單只是披著“預學”的一層皮,沒有一點預學的味道,純粹是一份同步練習題。在預學單設計時,我們不能把課文重點問題進行簡單地羅列,杜絕預學單成為壓縮版的教案,教師對預學單中所設計的問題的思考,是教師綜合把握課標、教材以及把握學生的體現(xiàn),是一項需要不斷提升的綜合能力。
2.抓重點,還是求全面
預學是讓學生凸顯問題,從而讓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使得課堂教學目標聚焦,讓教與學高度融合起來。但有的預學單設計,內(nèi)容、形式非常豐富,“預習單”的作用卻失效了。例如,有位老師是這樣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花鐘》的預學單的。
第一部分:走進瑯瑯書屋
讀了( )次課文,我能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了。
第二部分:走進詞句天地
凌晨 薔薇 綻開 花圃 暮色 曇花 干燥 淡雅 灼傷 含笑一現(xiàn) 欣然怒放
①會讀的詞語上打鉤;
②你認為哪些比較難寫,在字下劃橫線。
第三部分:走進課文世界
①《花鐘》介紹了哪幾種花的開放?分別在什么時候?請在書中畫出相關(guān)的詞句;
②這篇課文的哪部分最能打動你,請在書上做好批注。
這一份預學單,涉及面很廣,有字、詞、句、篇,教師不清楚學生的興趣點在哪里,哪些是學生最疑惑最想解決和突破的問題;學生不僅個性沒有得到發(fā)揮,而且思維潛力也得不到挖掘,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獨立思考。
1.控制預學單的時間量
預學單要留給學生充分的表達空間,體現(xiàn)個性的思考和理解,但并不是預學單內(nèi)容的“量”越多越好。它不是作業(yè)單,應有量的限制。因此,預學單的設計要按教學要素體現(xiàn)出主要方面,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權(quán)衡各項任務所化的時間,不能因此加重學生負擔,讓學生處于被動。
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各具特色的民居》的預學單:
①今天我預習了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各具特色的民居》,課文生字新詞中,我自己會讀、會寫、能理解的字詞有____________
②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嗎?讀給他人聽聽,讓他給你打分。
A.正確 B.比較流利 C.非常流利 D.流利有感情
③我知道課文主要講了____________
④過上學期的學習,我知道了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有____________
⑤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我更喜歡______,因為____________
我能用“——”劃出我喜歡的民居的特點。
⑥中國還有很多地方的民居同樣具有鮮明的特色,蘊含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我能通過查閱資料、采訪等方式搜集如“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土家族吊腳樓”等民居的文字資料及圖片(可打印)。
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查找等,完成這樣一份預學單,既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也達到了預學的效果。因此,預學作為作業(yè)的一部分,教師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完成預學單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鐘左右,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如將預習環(huán)節(jié)的獨立學習變?yōu)樾〗M、同伴間的學習等,突出課文的學習重點,提高教學時效性。
2.增加預學單的趣味性
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一份相關(guān)課文的練習題當做預學單,這只是把學習課文后的練習移到了學習課文之前,換湯不換藥,反而給學生增加了負擔。我們應該增加的是預學單的趣味性。
3.體現(xiàn)預學單的梯度性
我們在教學中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在預學單設計時要體現(xiàn)梯度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如以下一份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預學單,先從理解詞語意思、閱讀感知兩塊內(nèi)容設計了相應內(nèi)容,再加兩塊打★內(nèi)容:
★學貴有疑
通過讀書我有以下幾個問題要和同學探討:
如十六年前的中國到底是怎樣的呢?我想收集資料來了解。
疑問一:____________
疑問二:____________
疑問三:____________
★課內(nèi)外鏈接
1.從本文中我了解到了革命英雄(),在課外我也了解了革命英雄( )、( )、( )。
2.我還看過革命故事書《》《》。
以上的預學單中打五角星的項目,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在反饋評價預學單時,教師應該對迎難而上的學生進行鼓勵,多肯定學生的思考,同時提出改進的方向。
此外,我們在設計預學單時,除了基礎(chǔ)題,教師應設計一些答案沒有唯一性的題目,讓學生發(fā)散性思考,有話可說,表達自己的觀點。
預學單應該是一份教師在整體把握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針對學生差異性而設計的學習單。這對教師上課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莫讓風沙迷了眼”,莫讓預學流于形式,讓我們設計好預學單、用好預學單,真正實現(xiàn)“少教多學”。
[1]小學教學參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