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方世舉的韓愈詩歌批評觀

        2016-02-15 13:28:08丁俊麗
        周口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6期
        關(guān)鍵詞:樂府韓愈

        丁俊麗

        (陜西理工學(xué)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陜西 漢中 723000)

        ?

        論方世舉的韓愈詩歌批評觀

        丁俊麗

        (陜西理工學(xué)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陜西 漢中 723000)

        清代方世舉深研韓詩,其《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是最具價值的韓詩單行注本。通過《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還可以窺見方世舉的韓詩批評觀。方世舉用“詩要有理”“師古不泥古”的詩學(xué)思想,注重詩歌體格、音韻、宗派的詩評觀批評韓詩,深入揭示韓詩意旨,并解決了韓詩評論中的許多紛爭。

        韓詩;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詩歌批評觀

        方世舉(1675—1759),字扶南,晚號息翁,康熙監(jiān)生,安徽桐城人,清代學(xué)者方章鉞之孫、桐城派創(chuàng)始人方苞之從弟。方世舉師從朱彝尊,與當(dāng)時名儒多有交往,如李紱、馬曰璐、馬曰琯等。方世舉曾受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集》案”之累,遠(yuǎn)戍塞外。雍正元年(1723)恩詔放歸田里,嘗寓揚(yáng)州。方世舉布衣一生,潛力學(xué)問,淹通文史,著述宏富,著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春及堂集》《蘭叢詩話》《漢書辯注》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中有箋注,有詩評。方世舉箋注韓詩,成就卓著,展現(xiàn)了其深厚的考據(jù)學(xué)功底。同時,方世舉用自己的詩歌理論及詩歌批評觀批評韓詩,也頗具特點(diǎn),值得后世韓愈研究者借鑒。

        一、用“詩要有理”的詩教觀探析韓詩之“理”

        方世舉《蘭叢詩話》曰:“詩要有理……一事一物皆有理。只看《左傳》藏孫達(dá)之言‘先王昭德塞違者,如昭其文也’之類,皆是說理,可以省悟于詩。杜牧之?dāng)⒗钯R集種種,言其奇妙,而要終之言曰:‘稍加以理,奴仆命《騷》可也?!梢娫~雖有余,而理或不足是大病?!盵1]784魯隱公納郜鼎于宋,置于宗廟。臧孫達(dá)以君主應(yīng)發(fā)揚(yáng)各種美德為依據(jù)對魯隱公違禮之舉進(jìn)行勸諫,方世舉將此要求移之于詩,強(qiáng)調(diào)詩歌要有傳達(dá)儒家道統(tǒng)思想的功能,起到教化人心、美刺諷諫的作用,即“詩要有理”。這實(shí)際秉承了儒家的詩教觀,與韓愈“文以貫道”創(chuàng)作理論一脈相承,與方苞“言有序,言有物”的古文“義法”說相呼應(yīng)。韓愈提倡“文以貫道”的創(chuàng)作觀,歷來學(xué)者多認(rèn)為韓文是道之載體。方世舉則認(rèn)為詩與文一樣要有昭德塞違的作用,以其“詩要有理”的詩學(xué)觀對韓詩探幽抉微,深入揭示韓詩蘊(yùn)含之“理”。之后魏源也曾評韓詩曰:“當(dāng)知昌黎不特約六經(jīng)以為文,亦直約風(fēng)騷以成詩?!盵2]190《送進(jìn)士劉師服東歸》一詩,宋黃徹評曰:

        昌黎《送劉師服》云:“攜持令名歸,自足貽家尊?!碧K州《送黎尉》云:“只應(yīng)傳善政,朝夕慰高堂?!闭\儒者迂闊之辭[3]446。

        元和八年(813)劉師服下第東歸洛陽,韓愈欣賞其才華、勇氣,作詩勉勵其來年再來考。“令名”是好的聲名。《左傳》“令名載而行之”,有使德行傳播四方之意。韓愈在詩中以“攜持令名歸,自足貽家尊”勸勉劉師服,即堅持以美德行事,可慰藉親人。黃徹認(rèn)為韓詩所言是迂腐之詞,方世舉駁斥黃氏觀點(diǎn),曰:

        按:……此詩“攜持令名歸”,自是粹然醇儒之言。鞏溪迂之,何耶?詩中“骨鯁”二語,從“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得來[3]446。

        方世舉認(rèn)為韓愈勸勉劉師服應(yīng)以美德行事,屬于儒家正統(tǒng)的教育觀,此種行為才是真正醇儒思想的展現(xiàn)。方世舉還特意詮釋出“骨鯁”典故源出劉琨獄中所作《寄贈別駕盧諶》詩,以比劉師服的高尚氣節(jié)。方世舉可謂盡可能地尋繹韓詩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從中詮釋出韓愈的“明道”意圖。又如《元和圣德詩》,蘇轍曰:

        韓退之作《元和圣德詩》,言劉辟之死曰:“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牽頭曳足,先斷腰膂。次及其徒,體骸撐拄。末乃取辟,駭汗如瀉。揮刀紛紜,爭刌膾脯?!贝死钏鬼炃厮蝗萄?而退之自謂無愧于《雅》《頌》,何其陋也?[3]328

        元和元年(806)朝廷斬叛黨楊惠琳、劉辟,收復(fù)夏、署,平定青、徐之亂,出現(xiàn)了暫時的中興局面。元和二年韓愈作《元和圣德詩》歌功頌德。蘇轍批評此詩描寫朝廷斬首西川節(jié)度副使劉辟及其家族、黨羽場面過于殘忍,有失《雅》《頌》溫柔敦厚之風(fēng)。張拭批駁蘇轍,曰:

        誦退之《圣德詩》至“婉婉弱子”“處世榮舉”,子由之說曰:“此李斯頌秦所不忍言?!薄w欲使藩鎮(zhèn)聞之畏罪懼禍,不敢叛耳。今人讀之至此,猶且寒心,況當(dāng)時藩鎮(zhèn)乎?此正是合于《風(fēng)》、《雅》處,只如《墻有茨》、《桑中》諸詩,或以為不必載。而龜山乃曰:“此衛(wèi)為狄所滅之由?!蓖酥砸啻艘庖病M酥膺^于子由遠(yuǎn)矣,大抵前輩不可輕議[3]328。

        張拭認(rèn)為此詩正合《風(fēng)》《雅》,有教化人心之作用。方世舉對二者觀點(diǎn)進(jìn)一步辨析曰:

        按:蘇、張二說皆有理,張更得“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之義。《甘誓》言不共命者則孥戮之,而況亂臣耶?言雖過之,亦昭法鑒[3]328。

        方世舉對二人觀點(diǎn)都持肯定態(tài)度,但更贊同張拭的看法。方世舉將此詩以比《春秋》《尚書》儒家經(jīng)典,認(rèn)為其有昭德塞違的作用。詩歌語言描寫雖過,但對當(dāng)時狼子野心的藩鎮(zhèn)卻有警示作用,有利于維護(hù)國家的大一統(tǒng)。方世舉對這首歌功之作評價可謂極高,確實(shí)融進(jìn)了自己“詩要有理”的詩學(xué)觀。又如《琴操十首》,方世舉認(rèn)為是韓愈貶潮州后效先賢而作,評曰:

        按:《琴操》十章,未定為何年所作。但其言皆有所感發(fā),如“臣罪當(dāng)誅”二語,與《潮州謝上表》所云“正名定罪,萬死猶輕”之意正同,蓋入潮以后憂深思遠(yuǎn),借古圣賢以自寫其性情也。若《水仙》、《懷陵》二操,于義無取,則不復(fù)作矣[3]602。

        方世舉以“詩要有理”的詩學(xué)觀分析此詩作于貶潮期間,并用《古琴操》進(jìn)行解釋?!豆徘俨佟肥?多是表現(xiàn)古圣賢為維禮而發(fā)出的不平之鳴,《水仙》《懷陵》二操無深意,因而韓愈無取。這很符合韓愈因維護(hù)儒統(tǒng)駁斥佛法被貶潮州后的心情。在韓詩諸多注家中,錢仲聯(lián)吸取了方世舉的觀點(diǎn)。又《將歸操》后評曰:

        按:“涉淺”、“乘深”四句,從屈原《九章》“令薜荔而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登高吾不悅兮,入下吾不能”化出?!盁o與石斗”、“無應(yīng)龍求”,即“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之義也[3]604。

        韓愈此時正處懷才不遇之時,方世舉用屈原不遇時的作品《九章》闡釋韓詩詩旨,甚是恰當(dāng);接著又用孔子教育弟子“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美德解釋詩句“無與石斗”“無應(yīng)龍求”的意思。孔子以周禮之道告誡弟子,不去不守禮的邦國謀職,在守禮的邦國必須謹(jǐn)記行周禮之道。方世舉此解道出了韓詩所表達(dá)守禮之理。

        方世舉還依“詩要有理”的標(biāo)準(zhǔn)批判韓詩中的淺顯之作,如評《贈族侄》“詞淺意陋,或非公作”。又如評《獨(dú)釣四首》曰:

        按:四詩之中,纖小字太多,一首藤角芡盤,二首柳耳蒲芽,四首芡觜梨顋,小家伎倆耳,不可法[3]562。

        方世舉認(rèn)為此詩纖弱,缺乏韓詩磅礴雄渾的特點(diǎn),沒有深刻意義,不足為學(xué)。

        二、以“師古不泥古”的詩學(xué)觀論韓詩,承中有變

        方世舉提倡詩歌創(chuàng)作學(xué)古,但不落古人窠臼,自具風(fēng)標(biāo),自開派別。這一點(diǎn)與韓愈的詩學(xué)理論較為契合。沈德潛編《國朝詩別裁集》時欲收方世舉詩,方世舉止之,作《沈歸愚宗伯方選今詩聞以余入放言有作寄而止之》詩,其中“過情猶記題黃絹”句下自注曰:“前來書,以為熔鑄古今,自開生面,而不受前人牢籠云?!贝耸巧虻聺搶Ψ绞琅e詩的極高評價。方世舉能結(jié)合韓詩創(chuàng)作背景,挖掘韓詩承中之變,自成一家的特點(diǎn)。

        韓愈《叉魚招張功曹》與杜甫《觀打魚》同題材,但用意不同。《鞏溪詩話》曰:“老杜《觀打魚》云:‘設(shè)網(wǎng)提綱萬魚急?!w指聚斂之臣,苛法侵漁,使民不聊生,乃萬魚急也?!嵬胶鸀榭v此樂,暴殄天物圣所哀’,此樂而能戒,又有仁厚意。亦如‘前王作網(wǎng)罟,設(shè)法害生成’,不專為取魚也。退之《叉魚》曰:‘觀樂憶吾僚。異此意矣?!嗳纭短I簟》云:‘但愿天日恒炎曦?!盵3]135黃徹認(rèn)為杜詩是以打魚諷刺擾亂民生的行為,是關(guān)心民生疾苦的表現(xiàn),而韓詩則是描寫打魚之樂,不免對韓詩有所不滿。方世舉辯解曰:

        按:論人當(dāng)觀其大節(jié),論詩當(dāng)觀其大段,不可摘其一事一句而議優(yōu)劣也。且杜作于前,韓繼于后,固自不肯相襲。詩甚工細(xì),有何可議?至于《蘄簟》之愿天炎,乃反襯簟之涼也[3]135。

        黃徹認(rèn)為二詩題材相同,題意必然也要一致,不免過于牽強(qiáng)。方世舉從詩歌創(chuàng)作要能自樹立的原則上給予辯解,認(rèn)為“杜作于前,韓繼于后,固自不肯相襲”,也符合韓愈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詩歌創(chuàng)作有特殊的背景,特殊的用意。此詩貞元二十一年(805)春韓愈在陽山作,當(dāng)時與張署同貶南方,二人距離相近,同病相憐。韓愈邀張署前往打魚,以表達(dá)對同僚的想念之情。二詩雖都與打魚有關(guān),用意則截然不同,必不能同論高下。又如《城南聯(lián)句》,方世舉曰:

        按:此詩凡一百五十韻,歷敘城南景物,巨細(xì)兼狀,虛實(shí)互用,自古聯(lián)句之盛,無如此者?!滗仈⒅?仿佛《三都》《兩京》,而又絲聯(lián)繩牽,斷而不斷,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非其才大,安能如此?詩云:“腸胃繞萬象,精神驅(qū)五兵?!庇帧端挽`師》云:“縱橫雜謠俗,瑣屑咸羅穿?!笨梢圃u此詩也[3]281。

        此詩極盡鋪敘城南景物,手法又似漢大賦,但方世舉在大同中看到了韓詩的細(xì)微變化。與《三都賦》《二京賦》鋪敘零散景物相比,韓詩“絲聯(lián)繩牽,斷而不斷”,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方世舉還以韓評韓,用韓愈《送靈師》“縱橫雜謠俗,瑣屑咸羅穿”概括此詩特點(diǎn),可謂恰當(dāng),又極具說服力。又如《秋懷詩十一首》,樊汝霖認(rèn)為此詩學(xué)《文選》“偶麗翰藻”風(fēng)格,是《文選》體,曰:

        《秋懷詩十一首》,《文選》詩體也。唐人最重《文選》學(xué),公以六經(jīng)之文為諸儒倡,《文選》弗論也。獨(dú)于《李郱墓志》曰:“能暗記《論語》、《尚書》、《毛詩》、《左氏》、《文選》。”而公詩如“自許連城價”、“傍砌有紅藥”、“眼穿長訝雙魚斷”之句,皆取諸《文選》,故此詩往往有其體[3]437。

        而劉辰翁則以為此有韓詩一貫的豪宕之風(fēng),并非《文選》體,曰:

        《秋懷詩》終是豪宕,非《選》體也[3]437。

        以上兩說各執(zhí)一詞,都只是抓住了此詩特點(diǎn)之一面,無對錯之分。方世舉進(jìn)一步解釋:

        樊、劉二說皆有可取,蓋學(xué)《選》而自有本色者也?!段倪x》之學(xué),終唐不廢,但名手皆有本色。如李如杜,多取材取法其中,而豪宕不踐其跡。韓何必不如是耶?[3]437

        方世舉從此詩創(chuàng)作的根本分析,即“學(xué)《選》而自有本色”,學(xué)古不擬古,有韓愈自己的特色,這正是各評家所忽略的方面。

        方世舉詩歌有以才學(xué)為詩的特點(diǎn),追求用典,但反對用古太過,強(qiáng)調(diào)詩要保持自己的風(fēng)格。方世舉對韓愈用典過多的作品甚為不滿,如評《贈崔立之》:

        按:此詩不足為法。凡引古過演,文且不可,而況于詩焉。有寥寥小篇,演至大半者?演則精神不振,演則氣勢不緊。其下又并無精神,并無氣勢。惟落落漠漠,就繳六語以了之,此豈起衰八代者之合作乎?一時敗筆,人所時有,但學(xué)者不可樂其易為而效之[3]451。

        方氏認(rèn)為此詩用古繁多便失去了韓詩特有的磅礴氣勢,屬韓愈一時敗筆,不值得效仿。

        三、注重從體格、音韻、宗派角度分析韓詩特點(diǎn)

        關(guān)于如何評點(diǎn)詩歌,方世舉認(rèn)為應(yīng)從詩之大端,即體格、用韻、宗派方面評析?!坝嗌賹W(xué)朱竹垞先生家,見《草堂詩話》之專言杜者,凡五十家,他可知也。然可取者少,又僅以字句為言,其于學(xué)詩之大端,體格異同,宗派正變,音韻是非,絕未及之……”[1]769當(dāng)然,方世舉的看法不免有些絕對化。但在韓詩評析中,方世舉注意從這些方面探究,使得韓詩中一些爭論不止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而且可以從中看到韓詩的特點(diǎn)及淵源。

        (一)從體格角度評韓詩

        方世舉認(rèn)為評體格是評詩之大端?!俄n昌黎詩集編年箋注》中對多首韓詩從體格方面分析,如評《劉生》詩曰:

        《劉生》本樂府舊題……《古樂府解題》云:“劉生不知何代人,觀齊、梁以來所謂劉生詩者,皆稱其任俠豪放,周游于五陵、三秦之地,大抵五言四韻,意相類也?!惫詭熋談?其行事頗豪放,故用舊題贈之,而更為七言長篇。集中有用樂府舊題而效其體者,如《青青水中蒲》及《有所思聯(lián)句》是也。有用樂府舊題而變其體者,如《猛虎行》及此詩是也[3]112。

        在方世舉之前較少學(xué)者分析此詩體格所屬。方世舉首先從文體角度分析此詩為樂府舊題,并進(jìn)一步確定為樂府舊題之變體,古樂府舊題為五言,韓詩為七言。方世舉還對韓集中其他樂府舊題詩進(jìn)行了分類。王元啟則認(rèn)為此詩不屬樂府古題,曰:“題曰‘劉生’,與《孟生詩》同旨?;蛞詾闃犯蓬},非是?!焙戊淘凇读x門讀書記》中《劉生詩》之“往取將相酬恩仇”句下評曰“形之于聲詩也”,何焯所說“聲詩”應(yīng)指樂府詩,但沒進(jìn)一步闡釋。翁方綱與方世舉觀點(diǎn)相同,評此詩效樂府舊題,曰:“昌黎《劉生詩》,雖紀(jì)實(shí)之作,然實(shí)源本古樂府橫吹曲。其通篇敘事皆任俠豪放一流。其曰‘東走梁汴’,‘南逾橫嶺’,亦與古曲五陵、三秦之事相合?!晃┯脴犯},兼且用其意,用其事?!盵1]1388從韓詩所紀(jì)內(nèi)容看,劉生是一不羈之子,甚是符合《古樂府解題》觀點(diǎn)。張德恒、沈文凡《韓愈樂府歌詩創(chuàng)作芻議論》[4]一文考證了韓詩中的樂府歌詩,其中有《青青水中蒲》《猛虎行》等,認(rèn)為韓愈具備創(chuàng)作歌詩的條件,其做過協(xié)律郎,懂得音樂,是創(chuàng)作歌詩的重要基礎(chǔ)。這一點(diǎn)方世舉早有認(rèn)識,在《聽穎師彈琴》中就已分析韓愈有極深的樂理知識。

        韓愈以文為詩的長篇險韻也常引起后人爭議,方世舉從文體學(xué)角度辯解:“昌黎受到劉貢父‘以文為詩’之謗,所見亦是。但長篇大作,不知不覺自入文體?!盵1]774如《南山詩》,歷來備受爭議。明代王嗣奭評曰:

        昌黎《南山》,韻賦為詩;少陵《北征》,韻記為詩,體不相襲。而孫莘老、王甫平相提而爭優(yōu)劣,固非。至斷定于山谷之評,亦為是也?!赌仙健纷羚U湊砌,詰屈怪奇,自創(chuàng)為體,杰出古今。然不可無一,不可有二,固不易學(xué),亦不必學(xué),總不脫文人習(xí)氣[5]58。

        王氏從文體角度評論韓詩與杜詩不同,抓住了根本。在方世舉之前較少學(xué)者從文體學(xué)角度展開分析此詩。方世舉亦從文體角度進(jìn)行了更為詳贍的分析,曰:

        按:古人五古長篇,各得文之一體?!督怪偾淦蕖吩妭黧w,杜《北征》序體,《八哀》狀體,白《悟貞寺》記體,張籍《祭退之》誄體,退之《南山》賦體?!职础赌仙健贰ⅰ侗闭鳌犯鳛榫拗?題義不同,詩體自別,固不當(dāng)并較優(yōu)劣也。此篇乃登臨紀(jì)勝之作,窮極狀態(tài),雄奇縱恣,為詩家獨(dú)辟蠶叢。無公之才,則不能為,有公之才,亦不敢復(fù)作。固不可無一,不可有二者也。近代有妄人,譏其曼冗,且謂連用“或”字為非法,不知“或”字本《小雅·北山》,連用“迭”字本屈原《悲回風(fēng)》、《古詩十九首》,款啟寡聞,而輕有掎摭,多見其不知量也[3]215。

        從方世舉的言論中可知他應(yīng)沒見到王氏評論,但和王氏的評價一脈相承,其分析更加透徹明晰。方世舉肯定《北征》《南山》的成就,指出二詩根本的區(qū)別是文體不同,不可并論。又分析了同是巨制而文體不同的原因,即選題有別,所用文體必然各異。方世舉對詩中連用“或”字、“迭”字的現(xiàn)象又追溯到了《詩經(jīng)》這一源頭,有力駁斥了蔣之翹以此批駁韓詩的看法。方世舉還從文體的角度對古代五言詩中體格有別的作品逐一梳理,加以定性。雖然關(guān)于二詩的此種論斷不是方世舉發(fā)凡起例,但在韓詩批注本中卻先而為之,并且被認(rèn)可。近代學(xué)者徐震曰:“顧嗣立謂之光怪陸離,方世舉稱其雄奇縱恣,合斯二語,庶幾得之。自宋人以比《北征》,談?wù)呙烤投^潔短長。予謂《北征》主于言情,《南山》重在體物,用意自異,取材不同,論其工力,并為極詣,毋庸辨其優(yōu)劣?!盵6]462譚嗣同《思篇四六》認(rèn)為:“宋人以杜之《北征》,匹韓之《南山》,紛紛軒輊,聞?wù)呋笱伞R詫?shí)求之,二詩體與篇幅,各有不同,未當(dāng)并論?!盵7]1632皆是從文體角度進(jìn)行分析。

        當(dāng)然,這種方法運(yùn)用得過于拘泥,則有失判斷的準(zhǔn)確性,如《早春雪中聞鶯》,方世舉單從文體角度斷定此詩屬于韓愈早期作品,則稍顯牽強(qiáng)。

        (二)從音韻、宗派角度析韓詩

        韓詩工于用韻,后人對其評價軒輊紛呈。方世舉在此方面有過細(xì)致分析,如《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詩,評曰:

        按:此篇用韻,全以《三百篇》為法。如《楚茨》“濟(jì)濟(jì)蹌蹌”一章,蹌、羊、嘗、亨、將、祊、明、皇、饗、慶、疆,是庚、陽二韻也?!墩氨寺逡印纺┱?泱、同、邦,是陽、東、江三韻也?!而D鹥》首章,涇、寧、清、馨、成,是庚、青二韻,旁乃侵韻也。四章潀、宗、降、崇,是東、冬、江三韻也。諸如此類,不可枚舉[3]38。

        宋代歐陽修、洪興祖、胡仔,明末俞玚已評此詩有雜用韻、疊用韻的特點(diǎn),沒有詳細(xì)分析。方世舉與前人觀點(diǎn)基本一致,但分析詳盡且更深一步,探究出此詩用韻完全以《詩經(jīng)》為法。他首先分析此詩用東、冬、江、陽、庚、青六韻,與《詩經(jīng)》中《楚茨》“濟(jì)濟(jì)蹌蹌”一章、《瞻彼洛矣》末章、《鳧鹥》首章和四章相同;其次是疊用韻現(xiàn)象,俞玚認(rèn)為此詩疊用韻本于杜甫,方世舉則追溯于《詩經(jīng)》,并列舉《詩經(jīng)》中大量疊用韻的例子加以證明。方世舉還在韓詩敘述手法、用字法方面也溯源于《詩經(jīng)》,如《病鴟》《南山詩》《嗟哉董生行》等。方世舉將韓詩內(nèi)在思想、外在形式追源于《詩經(jīng)》,實(shí)證了韓詩與《詩經(jīng)》的淵源關(guān)系。又《會合聯(lián)句》,洪邁《容齋四筆》曰:“除‘?!ⅰ肌帧俄嵚浴凡皇胀?余皆不出二‘腫’中?!狈绞琅e考曰:“按:‘冢’、‘蛹’二字《唐韻》所收,此詩未嘗出韻,洪亦失考。”[3]256

        方世舉熟讀唐詩,還曾校過唐詩,“凡唐詩誤句、誤字、誤先后次第者,余辯之,批于各集甚多……”[1]780其對唐詩紛呈的流派變化情況也頗為熟悉。唐詩自大歷以降多變調(diào),韓詩便是其中之一。如《盆池五首》,工與否,便存在爭議。劉攽《劉貢父詩話》曰:

        退之古詩高卓,至律詩雖可稱善,要有不工者。而好韓之人,句句稱述,未可謂然也。韓云:“老翁真?zhèn)€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逼渲C戲語耳[3]380。

        洪興祖曰:

        或云:《盆池》詩有天工,如“拍岸才添水?dāng)?shù)瓶”“一夜青蛙鳴到曉”,非意到不能作也[3]380。

        劉攽與洪興祖所引觀點(diǎn)相反,前者認(rèn)為此詩不工,后者則認(rèn)為“有天工”。對于見仁見智的爭論,方世舉從宗派正變上分析辯解,曰:

        按:劉、洪兩說,一言正,一言變也。大歷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變調(diào)。然變不自元和,杜工部早已開之。至韓、孟好異專宗,如北調(diào)曲子,拗峭中見姿制,亦避熟取生之趣也。元、白、劉中山、杜牧之輩,不得其拗峭,而惟取其姿制,又成一格[3]380。

        元和詩壇出現(xiàn)兩大主流詩派,即韓孟詩派和元白詩派,以改變盛唐詩難以企及的局面,轉(zhuǎn)而另辟門路。韓孟尚險怪,元白尚平易。方世舉從詩歌正調(diào)、變調(diào)方面對以上兩種觀點(diǎn)加以辨析。方世舉認(rèn)為劉氏依盛唐詩評其為不工,洪氏則放入中唐變調(diào)之詩中評其極工,這就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方世舉還進(jìn)一步明晰唐詩之變始于杜甫,應(yīng)是對朱彝尊“俚語俚調(diào),直瀉胸臆,頗似少陵《漫興》、《尋花》諸絕”的解釋,也對嚴(yán)虞惇“此等語杜詩中最多,何不工之有”的含糊評論做了解答。方世舉評析《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中《月池》詩,對五絕分派梳理。方世舉評“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妒清妍,卻成相映燭”句曰:

        按:五絕分派,王、李正宗之外,杜甫一派,錢起一派,裴、王一派,李賀一派,昌黎一派。昌黎派遂為東坡所宗,而陸放翁承之[3]464。

        諸評家對此詩略有微詞,蔣之翹評曰:“王元美嘗云:‘絕句固自難……得此法者,僅太白一人。王摩詰亦具體而微。此退之《三堂二十一詠》蓋亦步武摩詰《輞川雜詩》而未逮者,已不免落宋人口吻’?!盵6]898朱彝尊評曰:“首首出新意,與王、裴《輞川》諸絕頗相似,音調(diào)卻不及彼之高雅?!盵6]898査慎行評曰:“二十一章效王、裴《輞川》唱和,古漸遠(yuǎn)。”[6]898李憲喬評曰:“五絕王、李之外,端推裴、王,老杜已非擅長。至昌黎諸作,多率意為之,實(shí)不足以見公本色?!盵8]39方世舉依憑其對唐詩的深熟掌握,仍從詩歌宗派流變角度分析,對唐詩五絕繼王維、李白正宗之外的變調(diào)梳理清晰,各家為什么詰難此詩便易理解。

        方世舉結(jié)合韓詩特點(diǎn),融入自己的詩學(xué)觀分析韓詩,多有精到之見,其成果也多被后世韓愈研究者參考借鑒,可謂對韓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xiàn)。

        [1]郭紹虞.清詩話續(xù)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陳沆.詩比興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張德恒,沈文凡.韓愈樂府歌詩芻論[J].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2011(2):16-23.

        [5]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錢仲聯(lián).韓昌黎詩系年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吳文治.韓愈資料匯編[G].北京:中華書局,1983.

        [8]程學(xué)恂.韓詩臆說[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5.

        2016-08-10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xiàng)目“清代韓愈詩文文獻(xiàn)研究”(14FZW037)。

        丁俊麗(1979-),女,河南鄧州人,講師,文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yàn)橹袊诺湮墨I(xiàn)學(xué)。

        I206.2

        A

        1671-9476(2016)06-0001-05

        10.13450/j.cnki.jzknu.2016.06.01

        猜你喜歡
        樂府韓愈
        晚春
        《樂府考略》作者非來集之考辨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7:58
        《樂府新聲》2022年(第40卷)總目錄
        樂府新聲(2022年4期)2022-02-28 06:29:04
        品讀樂府
        題榴花
        兒童繪本(2019年10期)2019-06-16 13:19:18
        晚春
        兒童繪本(2019年6期)2019-04-15 01:28:26
        《樂府三首》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4
        《傳奇匯考》《樂府考略》述考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6
        《樂府新聲》2016年(第34卷)總目錄
        樂府新聲(2016年4期)2016-06-22 13:03:00
        聰明的韓愈
        久久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色十| 亚洲女同系列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午夜视频|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av在线免费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 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2021年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色婷婷精品| 蜜桃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250p|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精品一级毛片| 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传媒剧情久久久av|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人妻中文久久人妻蜜桃|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日韩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北条麻妃毛片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少妇被猛烈进入到喷白浆|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正在播放| 色999欧美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探花|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深田|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 国产在线精彩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