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九俊
?
讓兒童活潑潑地成長
楊九俊
近幾年多次去鼓樓幼兒園,每次都能聽到崔利玲園長關于繼承與發(fā)展的暢想?!盎罱逃笔枪臉怯變簣@創(chuàng)辦人,中國現(xiàn)代幼兒教育奠基者陳鶴琴先生的思想,崔園長作為鼓樓幼兒園第八任園長,發(fā)揚光大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是她的使命和責任,也是她向善、向前的性格必然的追求。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僅心向往之,而且?guī)ьI她的團隊通過單元課程的建構,探尋到踐行“活教育”思想的有效路徑。因而,走進單元課程,我們自然會新奇地發(fā)現(xiàn)“活教育”思想在鼓幼是怎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
要讀懂單元教育,首先要了解陳鶴琴,了解鼓樓幼兒園,了解鼓樓幼兒園的教師團隊。鼓幼的教師團隊也正是在單元課程的開發(fā)中,得到更好的成長;也正是他們的健康成長,傳承著、發(fā)揚光大著“活教育”的精神與文化。
在鼓幼的課程研究中,教師們力圖解決的問題是:孩子們需要什么?怎么給予他們?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從觀察兒童,了解兒童開始,根據兒童的需求與發(fā)展水平,提供適宜的教學內容,并從兒童的經驗出發(fā),通過環(huán)境、材料的暗示,讓兒童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積極學習。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教師需要從教學計劃的實施者轉向兒童發(fā)展的觀察者、分析者,轉向兒童活動的幫助者、支持者,轉向環(huán)境材料的創(chuàng)設者、提供者,轉向教育活動的設計者、實施者。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兒童的發(fā)展”才能成為所有教育活動與行為追求的目標。單元課程研究,實現(xiàn)了教師、兒童的共同成長。
禪宗里有句名言“活潑潑的生命”,在崔利玲園長的文章中,經??吹健耙曈螒驗閮和纳鳖愃频拿枋?,這“生命”是鼓樓幼兒園“活教育”實踐中的追求,是兒童在游戲玩耍中的成長,當然,也是教育的成就。走進鼓樓幼兒園,我們看到的是娃娃家的桌椅、小床、小廚房,看到的是開放的活動柜與琳瑯滿目的玩具,看到的是到處奔跑笑容滿面的小孩子,看到的是滿園的小花朵。這些小花朵不就是活潑潑的生命嗎?只有我們把幼兒園視作花園,把小孩子視作花朵,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愛護與尊重,才能有滿足兒童天性的教育活動。
鼓幼的“活教育”實踐強調師生關系的處理,在實踐的早期,他們甚至將師與生主動接觸比、肯定與否定評價方式比作為師生關系改善的量化指標。隨著對游戲價值的認識以及對“兒童生命”的尊重,鼓幼的游戲從教師自己做變?yōu)榕c兒童一起做,師生共同成為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材料的收集提供者,主題的發(fā)起延續(xù)者,過程的交流分享者。游戲賦予教師教育者、朋友、玩伴的角色,也給予教師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機會。游戲保障了兒童生命的需求,讓“活潑潑的生命”不斷成長。如此,發(fā)展的追求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作為中國現(xiàn)代科學幼兒教育的發(fā)源地,崔利玲與她的團隊有個夢想:成為中國幼兒教育研究的先行者。2013年,鼓樓幼兒園成立的江蘇省首批特色項目研究所——“活教育”思想研究所,讓夢想增添了動力。這里,既有對鼓樓幼兒園文化軌跡的尋找,也有對陳鶴琴教育思想的繼承,更有對價值多元化時代如何滿足社會和家長對幼兒教育多層次訴求的思考和探索。這些沿著“活教育”的軌跡在幼兒園文化建設、科學管理、家長工作和教師培養(yǎng)方面的探索,融合了當今世界先進的幼兒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了科學的教育策略,保持了陳鶴琴教育思想的活力,實現(xiàn)了“讓兒童活潑潑的成長”。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