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唐水珠
人教版七上第一單元寫作·從生活中學習寫作
特邀主持:唐水珠
唐水珠,浙江省湖州市千金中學語文教師,倡導詩意語文。
暖楓
◎馬書凝|浙江省湖州市千金中學702702班
那天午后,我攜一抹暖陽,步入深秋的林蔭大道,踩著滿地的緋紅,傾聽“沙沙”的微語。
我,一個人,就這樣置身于漫天楓林。
望著紅紅的楓樹,心中是按捺不住的熾熱。那一片片的葉兒,似乎一朵朵火焰般的花兒,像是要把全部的熱情、浪漫給予你。我倚著其中一棵楓樹,閉上眼,靜默,依稀中,仿佛聽到草木成長的私語。走過春與夏,隨著時間的發(fā)酵,楓葉由嫩綠鮮綠轉為深綠,繼而漸漸泛黃或泛紅,最后釀成這濃濃的秋意。
須臾間,秋風牽著楓葉,低回婉轉地酬唱。我睜開眼,觀賞她那曼妙輕盈的舞姿,在秋天的大舞臺上,旋轉,交織,沸騰。
伸出手,楓葉安然落入我的掌心。我聞了聞那片葉,那里貯藏著天然的清香和陽光的味道,甜蜜而芬芳。??!秋天的贈予,竟是帶著無邊的喜悅。我摩挲著葉片,葉的脈絡在指尖肆意蔓延,微笑,生命的美麗莫過于此。
最獨特的還是那艷麗的赤紅,她積淀了生命的成熟與美麗,領略了自然的風光與富裕。她在那些驚嘆的目光里,活出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
原來,楓用溫暖人心的姿態(tài),靜靜地,佇立在那兒。任歲月滔天,任秋風蕭瑟,她依舊熱情如初。她告訴我忠誠、熱烈與樂觀。
陽光溜過楓樹,投下斑駁的剪影。我轉身,踏著滿地的溫暖,輕輕地離開。
【唐老師評】
秋天,一個容易傷感的季節(jié),秋風秋雨,樹葉凋零,總給人幾分肅殺之氣。當然,秋天也可以像劉禹錫一般熱情地贊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泵鎸ψ匀?,我們不僅要觀察自然,更要從自然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注入我們健康、樂觀的生活情趣。所以,從這一點來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不妨也可以理解為用我們的“情語”去解讀自然的“景語”。
本文小作者熱情、開朗、活潑,所以,她很自然地將鏡頭對準了紅紅火火的楓樹,極力贊美它的溫暖、熱情與奔放,從而突顯了她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本文最大的特點,節(jié)奏變化多姿,語言凝練,富有詩意。優(yōu)美的文字,猶如一幅幅畫面,在我們眼前一一展開。
遇見你,真好!
◎談曉霞|浙江省湖州市千金中學701班
相遇,是一份意外的驚喜。遇見你,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點綴。
——題記
九月初旬,闊別了一個暑假的我們,步入中學。初見你,是在排好座位之后。我抬頭看見了你,你轉身看到了我,四目相對,仿佛是闊別太久的心靈際遇。不約而同地嘴角上揚,發(fā)自內心的微笑,我好像從來沒有認識過你。其實,我們在小學就已認識,但偏偏對彼此都不感興趣。而進入中學后的那一瞬間,成了我們相逢的第一幕,是我們交往的重新開始。從此,每天的課間,總會在走廊看見兩個膩在一起的身影,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其樂無窮。
你,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fā),發(fā)型是那么的獨特:齊整的劉海,齊整的長及下巴的頭發(fā)。這樣的裝扮,或許有人會覺得有些沉悶。不過,當你見到她時,一定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她活潑好動,筆直、蓬勃的頭發(fā),更富生機,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雙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會說話,給這張臉平添了幾分靈動之氣。臉雖然有點兒黑,但那是健康的顏色,相信人們一看到這張臉,就會想到燦爛的陽光……
你一米五六的個子,嬌小玲瓏,卻又機敏精悍,真可謂“濃縮就是精華”。早操后,輪到我們跳長繩,那是你展示身姿的時候了。你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長繩間自由、歡快地穿梭。面對揮動的長繩,很多女生望而卻步:有的站在一個地方按兵不動,不肯加入跳繩的隊伍中去,免得出丑;有的頭隨著甩動的長繩在有節(jié)律地擺動,身子卻像釘在那里,不敢邁開腳,即使最終鼓著勇氣猛然低頭沖進去了,也常常被繩子絆住,好像繩子跟她們過不去似的。只有你,面對在空中舞動的繩子,卻能飛進飛出,自在無礙。對于跳繩,你真的已經進入了另一個境界中了???,你又飛了進去,靈活地跳進了長繩中間,同時又迅速甩開自己手中的短繩接著跳……你可以跳出各種花樣,讓一旁的我們,不禁驚呼。30分鐘的課間活動,整個操場都是你靈動的身影,你是這么勇敢,這么活潑,這么讓人敬佩。
中午去操場散步,你有時會奔到墻角的大樟樹下,三兩下就爬到了樹杈上,剩我一個抬頭望著你目瞪口呆。哦,你是這么“不拘小節(jié)”,敢在眾目睽睽之下爬樹,一舉一動絲毫不像一個身材嬌小的女生,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假小子”。
你聰明、機靈,但不知為什么,一到學習,卻總是迷迷糊糊。而我,老師眼中的優(yōu)秀生,像我們兩個,照理不會有什么交集,卻偏偏相處得和諧融洽。也許,你羨慕我的成績,而我喜歡你不羈的個性。
漸漸地,我更加了解你了。你心地善良,處事灑脫,雖然有時候有點大大咧咧、糊里糊涂,愛糾結。但其實,你是一個直腸子的人,你不會掩飾自己,有什么情緒就都會表現(xiàn)出來。
曾經一直以為你是個永遠快樂的人,但沒想到,你也有憂傷的時候。
那天下午自習課,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教室里的氣氛也不如往常熱鬧,東北角傳來細微的抽泣聲,你眼角泛淚,哽咽著:“有時候我甚至懷疑,我是不是我爸媽親生的?沒有人愿意關心我。”你把頭埋在胳膊肘里,只露出雙眼,眼眶正含著淚,我感受到你的委屈。原來前幾天,你爸爸為了一點小事冤枉了你,動手打了你,觸犯了你內心的尊嚴。我注視著你汪然欲涕的樣子,突然覺得我們好像心靈相連,我不知哪來的勇氣,堅定地對你說:“你還有我!”
如今的我們都明白:我們的相遇原是為了陪伴彼此,無論開心,還是傷悲,都會在彼此身邊,我們相約一起面對艱難險阻,共度似水年華。
我喜歡你的性格,喜歡你無所顧慮的大笑,喜歡你有時呆萌的模樣,更喜歡有你陪伴的這段時光。我愿與你漫觀云卷云舒,靜看花開花落。
遇見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際遇;遇見你,是我年華里最美的回憶。遇見你,真好!
【唐老師評】
本文小作者截取一段特殊的“相識瞬間”,給人似有心有靈犀的美妙感覺。在“相識”基礎上,兩人交往更深,感情也更真切。由于小作者對好友非常了解,因此,她擁有了較多的寫作素材,可以隨意選用,而且更容易抓住人物的特征來寫,這是最為關鍵的。之后,小作者靈活地通過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等多種方法,再巧妙地運用對比等手法,因而將這位活潑好動又充滿靈氣的同學形象生動傳神地刻畫出來。
從生活中學習交友與做人,從生活中選取寫作材料,然后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寫真事抒真情,再運用多種描寫方法,這是本文小作者寫作成功的原因。
苦難歲月中的吟唱
◎宋佳穎|浙江省湖州市千金中學901班
多年前,在那個秋日的暖陽里,你走了,安靜地走了。當燈滅人散,當夜涼如水,我常在回憶中一次次想起你——我的奶奶。
苦難的人生教會你堅忍地活。今天,當春風乍起,我將往事一一翻閱,重溫愛的感覺。
八歲那年,由于意外,爸爸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仍記得那天,你沒有哭,只是靜靜地坐著。你喃喃地說:人,總是要走,或早或晚……雖然,你這般平靜,我還是能理解你心中的痛,那種痛到窒息的感覺。我無法想象那段時間你是如何熬過來的,你心里的淚,那時的我是看不見的。
隨著媽媽重組了家庭,我離開了你。奶奶,你已痛失了兒子,本想把加倍的愛給我,可我卻離開了你,從此以后,我只能在假期里與你團聚。那些屈指可數(shù)的時光,我無法知曉你是懷著怎樣的企盼才等到的。你從來不給我打電話,我知道你是怕打擾我新的生活。有時夜深人靜時,我會想,你是不是孤獨地守著那空空的屋子,坐在椅子上,正用你那粗糙的手撫摸著那張全家福。我想,你守的不僅僅是老屋,而是你對這個家全部的愛、全部的回憶以及對我的等待。
每次回去看望你,我總是在離你很遠的地方就開始呼喚你。夕陽下,天已經有些灰暗了,你一瘸一拐地奔向我,然后抱住我。我把頭靠在你的肩上,深深地呼吸一口,整個鼻腔里仿佛都是炊煙的味道,我知道,這也是愛的味道。從此,每當我在別處聞到這種溫馨的香味時,我就會想你,我的奶奶。
每到分離時刻,你很不舍地拉著我的手,一句句叮囑像離了繭的幼蛾,隨時都要振翅飛了似的。
從我記事以來,你的身體一直不好,總是要服用各種各樣的藥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藥量在增加,而對我的愛也與時俱增。
后來,你終是撐不住了,病倒了,整個人癱瘓在病床上,身上插滿了冰冷的醫(yī)療儀器,只有那雙眼睛依然還有光彩。我輕輕地抱住你,生怕弄痛你,生怕你在下一秒就會從我的眼前消失。
你離開的那一天,天色很好。我怔怔地望著你曾躺過的病床。上面已收拾得很整潔了,我伸手撫摸,好像還能感受到你的體溫。風吹起潔白的窗簾,發(fā)出輕微的聲音,仿佛是你在我耳邊輕輕地說:“人,總是要離開的,別哭,奶奶想看到微笑的你?!?/p>
記得有一次,你站在桃樹下對我笑:你看,春天來了。以后每次憶及你——奶奶,我總喜歡將畫面停留在“春暖花開“的瞬間,那里有堅忍,有樂觀,有寬容……
奶奶,你用一生的苦難告訴我:即使面對凄慘的生活,也不要忘記吟唱。
【唐老師評】
小作者的奶奶,經歷了人生的種種坎坷,年老卻失去兒子,之后唯一的孫女隨著媳婦重組新的家庭而離開。面對人生的一系列打擊,奶奶用堅強的肩膀、寬闊的胸懷迎接每一天。奶奶以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屹立于歲月盡頭,也深深地影響著磨難中成長起來的小作者。
這也正是本文最可貴之處。小作者能夠面對兒時的苦難,大膽而從容地從不堪回首的往事中選取材料。從真實生活中選擇寫作素材,對于其他人來說,這并不是一件難事,但對于本文的小作者來說,確實需要一份勇氣與襟懷。所以,當我面對小作者筆下的苦難時,我心底油然而生的是敬佩之意。寫文章要重視立意,本文的小作者勇于面對苦難生活的態(tài)度,就是本文最深刻的立意。
本文小作者還善用生動的畫面來展現(xiàn)奶奶的生活場景,用極為質樸又深沉的文字來表達心中的情感。
愛、堅忍、寬厚、從容……所有這一切,都能與苦難生活抗爭。讀罷此文,你不會潸然淚下,而是從文字中抬起頭來,聽到奶奶的笑聲:你看,春天來了。
責任編輯:陳玉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