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芳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現(xiàn)實困境與對策分析
楊秀芳
為深度解讀全面健身趨勢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現(xiàn)實困境,筆者使用文獻資料法、走訪調查法、邏輯分析法予以研討。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有一系列問題,例如監(jiān)督不到位、安保措施不足、組織管理力度不夠、物耗與經(jīng)費問題等,這部分問題均限制了高校體育場館為社會大眾開放的程度。筆者在此背景下,給出對應的策略,期待健全全民健身服務系統(tǒng),讓高校場館能夠在全民健身領域發(fā)揮應有的效能。
全民健身;體育場館;開放;困境;對策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2.015
高校體育場館憑借其獨到的文化、資源、人才、環(huán)境等,在健身群體中頗受歡迎。而為了滿足民眾的需要,各個高校已經(jīng)全部或部分開放了體育場館。通過若干年的探究,明確其開放效果、開放局限以及怎樣提高開放質量,是當前應解答的疑問。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是維系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間的“橋梁”,能夠讓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無縫對接,提升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價值以及經(jīng)濟價值,為高校體育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條件。
1.1 研究對象
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進程中的困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其一,在圖書館檢索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中有關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文獻材料;其二,通過中國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網(wǎng)、萬方平臺等網(wǎng)絡文獻庫研究當前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狀況以及遭遇的困境,并將其當作課題研究的前提。
1.2.2 走訪調查法
通過現(xiàn)場走訪的形式對高校體育場館責任人以及場館對外開放管理人員進行采訪并與其溝通,解讀全民健身形勢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現(xiàn)實困境,并提出解決的措施。
1.2.3 邏輯分析法
通過邏輯分析法對文獻材料以及走訪調研結果進行邏輯梳理、總結和解析,以獲得破解困境的辦法。
2.1 行政監(jiān)管層面的困境
盡管我國政府付諸實施了一部分法律規(guī)程,對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作出了明文規(guī)定,但是目前還并未出現(xiàn)針對性的準則,也沒有規(guī)定有關的行政管理機構在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監(jiān)管責任,進而導致行政監(jiān)管出現(xiàn)困境,讓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程度大受影響。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不單是開放資源,更是高??沙掷m(xù)發(fā)展的前提,然而當前的開放情況卻不甚理想。
2.2 安全方面的困境
高校體育場館開放過程中,高校的安全方面的困境主要是:
1.大批社會人員進入高校,讓高校的安全系數(shù)降低,給高校安保工作帶去一定的難度;
2.入校運動人群素質參差不齊,并且還有不法分子混入校園中破壞校園秩序,為師生的生命安全以及錢財安全帶來不確定因素,破壞高校的教學秩序,不利于高校發(fā)展。
3.入校運動群體可能會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傷,并極易形成安全事故。這種情況通常并未界定職責,并且我國相關法律也沒有妥善處理的條例,高校承擔的風險過大,往往令高校膽戰(zhàn)心驚。特別是我國對高校安全穩(wěn)定極為關注,教育主管機構以及高校管理層將保證高校安全當做首要任務,進而對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產生抵觸情緒。
2.3 組織管理方面的困境
2.3.1 開放時間方面的困境
高校體育場館應將常規(guī)的教學需要與師生的鍛煉需要放在首位,在充分保障教學時間以及練習時間的前提下,在空閑時間向社會開放場館。然而,在具體的開放過程中,開放時間與教學活動不能有效協(xié)調,或考慮到學校的臨時活動而任意改變開放時間,導致學校與公眾的沖突變得很難調和,進而不利于全民健身理念的貫徹。
2.3.2 運營管理方面的困境
當前的運營管理模式單調,體制不完善,缺少高級別的經(jīng)管專才以及運動健身任課教師,相較于社會上的運動會所,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不管是從銷售觀念上抑或服務意識上都不具有可比性,讓開放場館變得困難。
2.3.3 物資與經(jīng)費方面的困境
高校體育場館開放導致的物資消耗包含場館的磨損、鍛煉器材的維保、管理經(jīng)費的支出和水電的耗費等。場館的對外開放會增加高校的負擔,而這些經(jīng)費通常要高校支出,這會占用高校不多的教育經(jīng)費,讓高校在財政方面不堪重負;而假如依靠場館收費來填補財政方面的“窟窿”,這會打擊民眾鍛煉的積極性,并且昂貴的場地費會激化與民眾間的矛盾。
3.1 強化國家機關政策支持與管理
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其牽涉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必須在本地政府的統(tǒng)一管理下,由體育、教育、社區(qū)、保險、稅務、民政等機構共同參加。在這樣的流程中,應以政府為核心,多機構協(xié)同合作,訂立對應的配套舉措與實行準則,為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作出法律方面的規(guī)定,構建并完善有關立法系統(tǒng),強化對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發(fā)的監(jiān)管力度。
并且,在厘定各類義務與責任的基礎上,要兼顧參與方的權益,巧妙化解各類沖突;而政府應將能夠撥付的資金盡快撥付給高校,以完成體育場館的擴建或改建,并在政策上給與扶持。唯有如此,方能讓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2 參考成功典例,避免開放風險
體育場館開放后引發(fā)的安全困境、組織管理困境、物耗與經(jīng)費困境是影響高校場館開放質量的三大困境,也是阻礙高校社會化的“罪魁禍首”。
而試點區(qū)域的成功典例,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例如上海市由政府出資為學校場館開放投放公眾責任險,通過商業(yè)保險的形式讓高校開放場館的積極性得以提升;武漢市頒布《市民進校健身管理細則》,為入校運動的大眾補辦健身卡并作為進入校園的唯一憑證,并與公安機關協(xié)調,讓其維持學校的治安;而且,武漢市還加大了經(jīng)費投資力度,對開放場館效果較好的高校,增加投資經(jīng)費以資鼓勵;此外,還公開了高校名單以及開放時段,讓社會對其進行監(jiān)管。這樣,能夠將高校開放體育場館的風險降至最低,并凸顯開放的價值。
3.3 建立體育場館管理中心,讓體育場館更為專業(yè)
目前的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管理,大部分由體育學院或體育部門直接管轄,其管理通常以體育教學以及大規(guī)模的體育活動的組織舉辦等版塊為核心。因此,應盡量讓高校體育教學與場館開放管理分開,建設專業(yè)的體育場館管理中心,完成高校體育場館的日常管理以及對外開放管理工作。這樣,在厘定場館管理中心的管理目的以及責任的基礎上,引進完善的管理體制,并聘任高水準的場館管理員工,讓全民健身不再是“喊喊口號”,強化健身服務質量,進而完成體育場館的專業(yè)化運作與管控,讓高校體育場館為全民健身提供優(yōu)質的活動場地。
而在對外運營模式層面,各高校應參考本校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與社會民眾的體育愛好,引進俱樂部發(fā)展與特長培訓班發(fā)展的先進理念;并且,憑借場館充裕的資源以及多樣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完成校企合作,提升體育場館的使用質量。
綜上,盡管我國對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極為重視,然而當前的開放情況依然堪憂。高校應秉承以政府為導向、多部門協(xié)調合作的管控體制,讓高校不再對場館對外開放有所顧慮,并使用多元化的模式來開放體育場館,讓高校體育場館惠民、利民,響應全民健身的口號。
[1] 趙湛陽,崔琳,蘭超等.社會體育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培養(yǎng)模式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策略的研究[J].科學時代,2014,(10):326-327.
[2] 楊新生.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管理困境及對策——以江蘇省高校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6):136-138.
[3] 陳瑜,陳志軍.地方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管理對策研究--以常州某高校為例[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3,(2):70-73.
[4] 鞠琳琳.二級城市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①--以南充市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184-185.
[5] 張子雄.高校體育場館經(jīng)營管理探討——以重慶市高校體育場館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7):166-168.
楊秀芳(1962.5- ),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副教授,南京審計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