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 評
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 刊 評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边M而提出:“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并經人大審議批準,在全國33個縣(市、區(qū))開展試點。國土資源部為貫徹落實中央決定,也在《國土資源“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強調:“要規(guī)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權管理,明確入市主體、范圍和用途”,切實做到“流轉順暢,收益共享”。如今試點已經一年多,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在盤活農村資產、完善農地管理制度和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隨著改革的深入,這次改革的重大意義和它所帶來的成效,將會越來越明顯,市場作用所形成的效益、潛力巨大。
首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總體上可以降低建設用地成本。因為這些過去被排除在國有建設用地市場之外的土地資源,一旦進入市場,將會增加建設用地的供給總量,比如甘肅省隴西縣,可供入市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就有2600多畝,如果全國都放開,總量相當可觀,如此一來,在供求規(guī)律的作用下,必然會在總體上降低土地資源的供給價格,進而也就降低了土地使用者的用地成本。其次,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將會大大提高土地資源供給者的收入。這一點從試點單位的實踐中已經得到證實。浙江省德清縣一宗土地,以前租給開礦的企業(yè),每平方米4元,一年收入5萬元,就算40年的租期,也只有200萬元的收入。而且這宗地自2003年礦山關停之后一直處于荒蕪狀態(tài)。然而就是這樣一片荒地,入市后竟然拍出1150萬元的價款。這筆收入,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從中拿出615萬元入股商旅合作項目,每位村民都是股東,每年都能拿到分紅。僅這一項通過入股,就使每股股權價值由原來的5500元,增加到8000元,增值達45%。第三,入市也使沉睡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實現(xiàn)了從資源到資產再到資本的轉化。隴西縣一家民營企業(yè),從事藥材收購,季節(jié)性用款比較多,但難以拿到貸款,企業(yè)經營規(guī)模受到嚴重制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之后,他們通過協(xié)議出讓方式,取得了一塊臨街商業(yè)用地。原本打算用這塊地蓋4層樓,沒想到當?shù)劂y行單憑借這塊土地作抵押,一次性給他們貸款800萬元,使這家企業(yè)得以大干一場。第四,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有利于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適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浙江省是民營經濟發(fā)達省份之一,長期以來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后備資源緊張,有限的土地指標優(yōu)先保障“大、好、高”的項目,民營小微企業(yè)發(fā)展受到極大的空間制約。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之后,這個局面得到了很大改觀。據(jù)德清縣國土資源局預測,在他們2015年完成入市的41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上,各類企業(yè)新建和追加投資,可達到6億元以上,充分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當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所取得的成效,才剛剛是個開頭,好戲還在后頭。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項改革涉及許多復雜的經濟關系和利益格局調整,全面實施起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解決。但必須堅定信念,只要按照黨中央決定所指的方向和目標前進,就一定會取得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