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
2016年春節(jié)放假前一日,開始讀索爾仁尼琴的《癌癥樓》,整整一個假期,我都陷于它宏大低沉的敘事旋律中,不能自拔。書中的癌癥樓里是一個苦難的世界,不斷的切割手術(shù)、X光反復(fù)的照射、劇烈疼痛時的呻吟、咬牙忍受時的絕望,凡此種種在閱讀的過程中,都常常讓我脊背發(fā)涼,冷汗直流。拋開作為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獎作品那熠熠閃光的榮譽,拋開它曾引發(fā)世人爭議又被人津津樂道的政治意義暫且不論,《癌癥樓》這部偉大作品對個體靈魂于絕境中的生命價值與人生際遇的解讀,所能帶給讀者的觸動與反思,就足以讓它永垂不朽。
整部書的情節(jié)圍繞著病人科斯托格洛托夫展開??扑雇懈衤逋蟹蛟诓筷牬^七年,后因談?wù)撜伪徊度氇z,刑滿后遭永久流放,更為不幸的是,在流放地他又患上了癌癥。他的出場伴著一場大雨,渾身濕透、奄奄一息的科斯托格洛托夫,被醫(yī)生薇拉·科爾尼利郁夫娜(以下簡稱薇加)在醫(yī)院樓梯底下的地板上發(fā)現(xiàn),收入病房。住進癌癥樓時,科斯托格洛托夫已被疼痛折磨得喪失了活下去的念頭。神奇的是,在進行若干次放射性化療后,他居然在慢慢康復(fù),可以散步、讀書、與病友交談,用他的話說,他正在恢復(fù)一個人的感覺。科斯托格洛托夫知識淵博,刻苦好學(xué),無論是在部隊里還是在勞改營里,他都利用一切機會汲取知識,學(xué)測繪、學(xué)地球物理、學(xué)拉丁文。在科斯托格洛托夫身上處處閃耀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在被癌癥樓收治之前,久居荒僻之地的他,到達城市之后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去聽音樂??;出院后,他最想干的事情竟然是觀看開放的杏花。盡管重癥在身,處境惡劣,科斯托格洛托夫始終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之光的追求。如果護士卓婭引發(fā)的是科斯托格洛托夫作為一個男人肉體上的情欲,那么,薇加醫(yī)生在科斯托格洛托夫心里,則是一種有精神共鳴的女神般的存在。這個身材纖細嬌小的年輕女醫(yī)生,聰慧、溫和、善良,輕盈敏捷如小鹿,她給予科斯托格洛托夫的遭際和思想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扑雇懈衤逋蟹驈那楦猩涎瞿剿?,愛悅她,渴望接近她,但又用理性緊緊束縛住自己,自己流放者的身份,為扼制癌細胞擴散而注入的影響性機能的人工雌粉,都成了他阻止自己走近她的理由。哪怕在他離開癌癥樓時,薇加向他發(fā)出了在她家里住一晚的邀請,他仍然選擇了冷靜地離開。
《癌癥樓》有著合理巧妙的宏觀和微觀構(gòu)架,通過一個個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環(huán)境特征相契合的人物形象,以小見大地表達了作者的政治觀念和情感傾向。精于專業(yè)的主治醫(yī)生東佐娃大夫,曾面對并醫(yī)治過無數(shù)病人,客觀上已非常熟悉各種手術(shù)和死亡,但當(dāng)她得知自己患上胃癌的時候,卻很難做到灑脫面對,這便是真實的人性。一心將生命的價值視為有效利用時間奉獻世界的年輕人瓦季姆,十分令人敬佩,可最終面對要截肢的命運時,他的心里也充滿了哀傷痛楚。護理員伊麗莎白·阿娜托利耶夫娜,工作勤勉,為人謙遜有禮,曾是貴族的她和家人因不名原由獲罪被抓,丈夫在勞改結(jié)束后被永久流放,女兒客死流放地,而獨自帶著幼子的她,在繁重的護理工作之余,常用閱讀法語小說來麻醉自己,以忘掉生活帶給她的創(chuàng)痛。在小說一開始便出場的帕維爾·尼古拉耶維奇,是所有病人中最體面的一個,他身居國家組織部門要職,關(guān)心時事,處處覺得自己應(yīng)該享有特權(quán),表現(xiàn)得與當(dāng)時主流價值觀高度匹配,但是慢慢地,他內(nèi)心的“病態(tài)”開始呈現(xiàn),為了寬敞的房屋,他曾經(jīng)給同志栽贓陷害,讓其“品性高潔”的外殼在一瞬間驟然坍塌。在大師筆下,癌癥樓不只是一間醫(yī)院,而是一個生活著各色人等的小社會,作者也不僅僅是在描摹絕癥的苦難,更是將絕癥之中那一個個已被黑色籠罩的生命鮮活地凸顯出來。是的,他們患了不同的癌癥,不是直接奔赴死亡就是逐漸丟失肉體的生機。然而,這一切都無損于他們敏感、豐富、善良、充滿熱望的飽滿靈魂。
提到這部小說的作者索爾仁尼琴,人們總是喜歡談?wù)撍牟磺c抗?fàn)?,他思想的深刻,以及他命運的坎坷。而我在閱讀過程中,更多感受到的卻是一種深刻的人文關(guān)懷,一種面對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和堅韌,遠遠超越了它所要表現(xiàn)的政治隱喻。正是那種在絕境中對追尋生命之光的堅持和信心,在政治意義之外打動了萬千讀者的心。這也許是索爾仁尼琴所要傳遞給讀者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