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晉
秀逸清婉文人風
文 李 晉
“風神秀逸,韻致清婉,此士大夫氣味也?!贝藶槊鞔K泰州籍畫家唐志契在《繪事微言》中的高論。三百余年后的今天,若唐志契尚在人世,想必也會用此言評述同鄉(xiāng)畫家王興來的作品。
在當代繪畫作品中,“士大夫氣味”指的是傳統(tǒng)逸品文人畫風。盡管士大夫階層已隨著歷史進程消逝在歷史的時空,但他們?yōu)槲膹乃嚨膶氋F品格,是當作優(yōu)秀文化予以繼承的,但遺憾的是,在當代文藝作品中少許出現,他們的傲骨精神,卻似乎正在遠去。值得慶幸的是,對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刻領悟的王興來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很好繼承了文人畫的精髓,并在表現形式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可謂是對“畫有民族性,而無時代性,雖有時代改變外貌,而精神不移”(黃賓虹語)的悉心解讀。
王興來的作品,畫里畫外皆具文人內涵,筆墨有濃有淡,濃淡適度;線條或粗或細,遒勁舒展;色彩絢爛多變,明快淡雅;每一筆看似隨意揮灑,卻都是恰到好處的點睛,走筆之處,人物神態(tài)情感得以流露,景象微妙細節(jié)得以呈現,這種經過藝術加工的物象也許和現實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但情趣化的表達是有意為之,它是建立在層層積累之上的,它能在精神層面上給予畫面最動人的質態(tài)。如果把王興來筆下的繪畫進行物質化的比擬,那它定然是一面鏡子,他直接反映了他對世間的認知。同時,畫中的意境早已超越了空間范疇,它的氣息綿綿不斷、生動流淌,對很多觀賞者而言,他們是能在畫中能尋求到自己形象的,尋找到打開藝術之門的鑰匙。
《廣陵散》 王興來/作
《靜聽天籟》 王興來/作
若從簡練傳神的筆墨中,不難想象,王興來運筆時的酣暢淋漓,構思于腦海,成竹在內心,在創(chuàng)作時就沒有了猶豫,沒有了過多的停頓,一氣呵成的狀態(tài)顯露出了自信底蘊,融匯了他的思想、學識和藝術觀。而這一切,直接來自于歲月的洗禮當中,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對人生的感悟認識、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志向和追求讓王興來的作品趨向成熟,知識學養(yǎng)被他有效的吸收,分門別類的歸納到思想寶庫中,在頃刻間的藝術實踐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近四十年來,王興來潛心中國畫的筆墨修煉,力求在自己的水墨圖式中揉入傳統(tǒng)文人畫的語言,他在臨摹大量先賢名家畫作的基礎上,重視野外風景寫生,通過與前人的間接會面、與山林的近距離接觸開啟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門,高妙的技法理念及壯美的自然景色相結合,深深地影響著他的習慣思維,讓他在形成個性化藝術語言的道路上不斷精進。他緊緊抓住文人畫的寫意特征主線,并在這根主線上縝密構思,精心鋪陳,纏繞出花樣繁多的“中國結”,看似輕描淡寫,卻有豪邁氣象。他把構圖與內心的感受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傳遞到筆端紙上,因此他的畫作布局得體,立意鮮明,洋溢著濃郁的文人氣息,文人畫的秀逸雅致、雄健縱恣、簡樸灑脫等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這種氣息不是遙不可及的上層清高,而是貼近生活土壤的味道,是可以讓大眾所能接受的大俗大雅。
在主題人物塑造方面,王興來畫作中的隱士、高僧、仕女、孩童等皆有獨特的個性特色,衣冠、面貌反映了人物內在的精神氣質,配以山巖飛瀑、青松翠柏、花鳥魚蟲等合理搭配,疏密相透,層次分明,有力地擴展了人物的主題形象,增強了畫作的藝術感染力。而空間適當留白,則更好地在動靜和虛實之間尋求平衡點,既給人無窮遐思,又能體現作者情思,這亦是王興來智慧的彰顯??v觀整體畫面,畫境清新雋永、高邁清逸,筆墨中流淌著輕松和恬靜,在快節(jié)奏的當下社會,確實難能可貴。
畫如其人,王興來文人畫風的形成,與他的文人品格緊密相連。他出身美術科班,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人低調平和,淡泊名利,幾十年如一日,在藝術之路上默默前行。他立志以個人生命之水,滴穿藝術之磐石,以齋名“滴石齋”用于自勉,相信以此恒心和毅力,假以時日,他定會在藝術之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聽梅花消息》 王興來/作
王興來
江蘇姜堰人,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江蘇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泰州市花鳥畫研究會(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泰州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泰州市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揚州鑒真書畫院高級畫師。曾獲“首屆百名最佳畫家”“百杰中國書畫家”等稱號。出版有《江蘇省美術家精品集——王興來中國畫》《當代美術家精品集2——王興來》。
《 山鄉(xiāng)晴雪 》 李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