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蓉 劉尚義
(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1)
化癥扶正湯治療老年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劉華蓉 劉尚義
(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1)
目的 探討化癥扶正湯治療老年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老年中晚期NSCLC 70例,隨機分為A組38例和B組32例,兩組患者均采用NP化療方案,療程為2個化療周期,A組患者在化療期間服用化癥扶正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服用化癥扶正湯組方加減,湯劑200 ml,2次/d,連服2個月。觀察兩組患者中醫(yī)癥狀和瘤體等的變化,并采用WHO生存質量老年模塊量表(WHOQOL-OLD)、體重變化、ECOG行為狀態(tài)(PS)評分等生活質量測量手段評估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咳嗽、氣急、食欲不振、神疲力乏、腰膝酸軟等癥狀均有所改善,且A組改善幅度大于B組(P<0.05);而兩組患者治療后咯痰癥狀雖有所改善,且A組患者治療后咯痰癥狀改善率比B組高,但兩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WHOQOL-OLD評估中A組患者感覺能力、過去現(xiàn)在將來、自主等模塊有所改善,而B組患者社會參與和感覺能力模塊有所下降(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體重增加和PS評分有效穩(wěn)定率均較B組高(P<0.05);兩組瘤體控制有效率穩(wěn)定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化癥扶正湯治療老年中晚期NSCLC,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穩(wěn)定病灶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生活質量;化癥扶正湯
肺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肺癌已處于瓶頸期,而對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緩慢且艱難。文獻研究報道〔1〕,中醫(yī)藥治療老年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較單純化療在生存率、生活質量和化療相關毒副作用等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2〕。本研究探討化癥扶正湯治療老年NSCLC的療效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70例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男40例,女30例。納入標準:年齡65歲以上,患者以咳嗽、痰中帶血、發(fā)熱、胸悶胸痛等主要癥狀入院就醫(yī),經(jīng)細胞學和病理學檢查證實為NSCLC,臨床分期Ⅲ~Ⅳ期;并用美國東部協(xié)作組(ECOG)行為狀態(tài)評分對患者進行測評,得分在3分以內,且患者最少能生存3個月以上,尚未接受過任何治療,或者距離最近一次放化療2個月以上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齡(72.62±3.57)歲,Ⅲ期12例,Ⅳ期26例;腺癌20例,鱗癌9例,腺鱗癌3例,其他6例。B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74.15±3.62)歲,Ⅲ期10例,Ⅳ期22例;腺癌19例,鱗癌8例,腺鱗癌1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病理分期、病理分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組采用NP化療方案:在第1、8天給予靜脈滴注去甲長春花堿25 mg/m2,30 min內滴完;在開始治療第1~3天給予靜脈滴注注射用順鉑30 mg/m2,并予適當水化、止吐和利尿治療;4 w為1個化療周期,療程為2個化療周期。A組在B組的基礎上服用化癥扶正湯:鱉甲20 g、莪術10 g、冬凌草20 g、百合20 g、葎草20 g、貓爪草20 g、黃芪20 g、薏苡仁20 g、蜈蚣4條。辨證加減:熱咳加川貝、苦杏仁;寒咳加款冬花、紫菀;痰血加側柏炭、地榆炭;胸痛加元胡、徐長卿;出現(xiàn)惡性胸水并發(fā)癥加白芥子、葶藶子等藥。1劑/d,水煎服湯劑200 ml,2次/d,療程2個月。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咳嗽、神疲力乏、氣急、食欲不振、咯痰、腰膝酸軟等主要癥狀的變化情況;荷瘤患者治療前后瘤體的變化情況;并在治療前后記錄患者WHO生存質量老年模塊量表(WHOQOL-OLD)測評、ECOG行為狀態(tài)評級、體重變化。
1.3 療效評定標準 ECOG行為狀態(tài)評分標準〔9〕顯效:治療后患者PS等級較治療前提升2個或2個以上等級;有效:治療后患者PS較治療前提升1個等級;穩(wěn)定:治療前后患者PS等級未曾改變;無效:治療后患者PS較治療前下降1個或1個以上等級。體重變化標準:治療前后患者體重變化未超過1 kg作為穩(wěn)定,超過或減少超過1 kg作為增加或下降。目標病灶評價:CR:所有目標病灶消失;PR:基線病灶的長徑總和縮短30%以上;PD:基線病灶的長徑總和增長20%以上或者出現(xiàn)新的病灶;SD:基線病灶長徑有所縮短但未達PR水平或有所增長但未達到PD水平。有效率=CR+PR,疾病控制率=CR+PR+SD。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的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主要癥狀均有所改善,A組患者咳嗽、神疲力乏、食欲不振、氣急及腰膝酸軟等癥狀改善的幅度優(yōu)于B組(P<0.05);而兩組患者咯痰情況雖有所改善且A組有效率高于B組,但兩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體重變化分析 治療后,兩組患者體重穩(wěn)定增加率分別為78.95%、43.75%,兩者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對比分析 治療后,A組患者社會參與、感覺能力、自主和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四個模塊有所改善,但相較于治療前差異不顯著(P>0.05)。B組患者治療后6個模塊均有所下降,但社會參與和感覺能力下降幅度較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瘤灶變化情況分析 A組和B組治療后有效率分別為3.6%、8.3%;A組和B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別為62.35%、61.13%,雖然A組疾病控制率優(yōu)于B組,但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對比(n)
癥狀A組(n=38)治療前治療后有效率(%)B組(n=32)治療前治療后有效率(%)咳嗽361169 441)291837 93神疲力乏36975 002)302130 00咯痰281160 71221436 36食欲不振241070 831)231630 43氣急28967 861)231534 78腰膝酸軟31777 411)201525 00
與B組比較:1)P<0.05,2)P<0.01
組別模塊治療前治療后A組(n=38)感覺能力13 68±1 2714 03±1 32過去現(xiàn)在未來14 13±1 0414 52±0 92自主14 36±0 9114 93±1 33社會參與13 75±1 1614 13±1 22死亡觀15 63±1 0315 82±1 62親密關系15 03±1 3315 37±1 23B組(n=32)感覺能力13 76±1 4213 06±1 151)過去現(xiàn)在未來14 43±0 7614 25±0 97自主14 63±0 7414 26±0 98社會參與14 11±0 8613 46±1 321)死亡觀15 72±1 0315 35±1 52親密關系14 95±1 3214 52±1 27
與治療前比較:1)P<0.05
肺癌是一種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患者支氣管肺泡上皮細胞上的惡性腫瘤且為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且在許多國家肺癌的發(fā)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因肺癌起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癥狀易漏診,且易發(fā)生轉移,確診時基本上已處在中晚期,使一部分患者錯失手術治療的機會,而由于肺癌易轉移,易復發(fā),預后效果差,恢復緩慢等特點,在治療帶來不少挑戰(zhàn)。在中醫(yī)學范疇中肺癌屬于“肺積”,在《難經(jīng)》中提及:“肺之積,名曰息濆,在右脅下,復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析寒熱,喘咳,發(fā)為肺壅?!北砻髋K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是肺癌的基本病機。在《濟生方》:“積者,生于五臟之陰氣也,……此由陰陽不和,臟腑虛弱,風邪搏之,所以為積為聚也?!奔?《活法機要》提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脾胃虛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狈伟┑陌l(fā)生與正氣虛損和邪氣入侵有密切關系。
目前多采用外科手術、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和中醫(yī)藥多方配合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療老年肺癌患者。然而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使得放化療治療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敏感性低下,效果不佳,同時有較大的不良反應。而化療失效患者由于體質差很難耐受新的治療方案或者進行大劑量化療〔3〕。雖然化療藥物不斷推陳出新,但其毒副作用已然存在,甚至有些患者在接受化療后沒有達到治療的目的,反而加重了病情。而單純的中醫(yī)藥治療雖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對局部腫瘤的控制效果不佳。在應用中醫(yī)藥治療肺癌,須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4〕,注重把握用藥劑量。在對肺癌的治療過程中采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方式,兼顧祛邪扶正,調節(jié)護理整體機能。
肺癌屬正虛邪實之證,而其形成和發(fā)展的根本條件是正氣虛弱,正氣虧虛過多,易引起肺氣虛、肺陰虛,因此,肺癌在其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均存在氣陰虧虛現(xiàn)象。患者行放化療,由于放療時放射線產生的“火毒”、化療時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形成的“藥毒”、機體內殘留瘤體形成瘤毒及放化療過程中被殺死的癌變組織裂解在體內蓄積,加重臟腑功能損傷,導致陰元不足,正氣大損,從而加重陰液的耗損。因此,在肺癌的治療過程中應當從養(yǎng)陰入手,以“養(yǎng)陰散結”為主法辨證加減進行論治。在《靈樞》:“憂怒,凝血蘊里而不散。”及《證治準繩》:“夫人飲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苯蕴峒梆鲅a生的根本原因是氣血失調,而氣虛不足以統(tǒng)血,不利血氣通行,氣滯行血不暢,寒邪入侵或陽虛生內寒,寒氣凝滯,主收引,與血熱相遇,致氣血凝。劉尚義等〔5〕認為,痰濁與瘀血常常相兼為病,兩者不僅同為病理產物,而且??苫パ?,膠著互結,纏綿難愈,故有“痰夾瘀血,遂成窠囊”說法。而化癥扶正湯中百合:滋陰潤肺、養(yǎng)心安神,可滋補患者陰元不足,彌補由于放化療所造成的陰液損耗。黃芪:扶正固表、補脾益氣、益氣升陽。可補足患者由于治療過程及疾病引起的正氣大損所致的正氣不足。鱉甲、莪術、蜈蚣:滋陰潛陽、破血散瘀、軟堅散結。冬凌草、葎草、貓爪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6〕。苡仁:排膿消腫、除痹舒筋、利水除濕。藥理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芪皂苷、黃酮、黃芪多糖等物質均可提高血清IL-2表達,特異性的殺滅癌細胞〔7~10〕;莪術中的揮發(fā)油對多種癌細胞有直接破壞作用,又可通過免疫系統(tǒng)使增強特異性免疫,而獲得顯著的免疫保護作用;鱉甲可抑制結締組織增生,消除腫塊,防止細胞突變等功效;百合中的秋水仙堿有雌激素樣作用,可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阻止癌細胞增殖;薏苡仁:有文獻研究證實其為有效抗癌活性物質〔11〕,薏苡仁的水煎劑、醇提取物皆可抑制癌細胞增殖,薏苡仁所含的有效活性物質可強化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提高機體免疫能力〔12〕。本研究結果表明,化癥扶正湯聯(lián)合化療治療老年中晚期肺癌,可有效改善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強化療效果,同時調整患者身體功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1 單孟俊,韓寶惠,游 捷,等.采用國際生活質量量表評價中醫(yī)藥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7):873-9.
2 夏玉婷,劉苓霜,姜 怡.中醫(yī)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生存相關因素分析〔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7(5):24-9.
3 張明云,張菁華,李興德.老年肺癌流行病學及臨床治療現(xiàn)狀〔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18(12):2505-7.
4 楊國旺,王 皓,韓 磊,等.中醫(yī)辨證論治方案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91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4;55(3):209-13.
5 劉尚義,劉華蓉.辨證論治肺癌60例〔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32(4):4-5.
6 衛(wèi) 蓉.劉尚義教授巧用對藥抗腫瘤的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3(4):2-4.
7 鄧曉霞,李清宋,陳 中,等.黃芪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6;27(2):307-12.
8 顧恪波.黃芪及其提取物抗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39(7):1431-3.
9 唐文婷,東 方,陳 璇,等.黃芪多糖抗腫瘤作用機制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3;22(24):11.
10 陳書磊,高 萍,王 濤.黃芪抗腫瘤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3(5):151-2.
11 張明發(fā).薏苡仁油抗頭頸部癌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2;27(2):171-5.
12 林 磊.薏苡仁主治效用探析〔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6;50(5):63-4.
〔2015-11-15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劉尚義(1942-),男,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醫(yī)腫瘤和疑難雜癥治療研究。
劉華蓉(1975-),女,碩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中醫(yī)腫瘤治療研究。
R28
A
1005-9202(2016)24-616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