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蓉
(青海民和下川口小學)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
張淑蓉
(青海民和下川口小學)
所謂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就是指對數學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問題、尋求方法并解決問題,這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樣化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找出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學會反思和推敲自身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其潛在創(chuàng)新思維挖掘出來的同時,有助于學生自身發(fā)展;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樹立學習自信心,并慢慢地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學會該采用何種方法和策略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提升其自主學習、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另外,在尋找數學問題多樣化解題方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會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同其他同學的思維方式做比較,進而找出各自異同之處,在此基礎上得出自己的見解,使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鍛煉和增強。
培養(yǎng)學生多樣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求學生全面立體的發(fā)展,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要求學生選用簡便的解題方法,而忽視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會極大的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甚至會使學生反感喪失學習的興趣。想要培養(yǎng)學生解題問題的能力,要引導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對學到的知識加以實踐,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對問題的理解,以達到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解題方法的目的。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發(fā)現、提出不同的思考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這樣不僅會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溝通,也會極大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如果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運用多樣化的方法,那么這名學生往往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想要做到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就要求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考,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想要開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求廣大教職員工在課堂授課時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雞兔同籠問題的教學方面,不妨通過與學生互動來進行授課。教師可以讓一部分同學扮演小兔子,另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雞,通過動畫演示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往往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時教師再進行授課就事半功倍了。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好的時機,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正確科學的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安排討論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進而找到多樣化的解題方法。此外,通過小組成員的交流,還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感情,學生通過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獲得大家的認可,建立起良好的自信。例如,在講解通過割補法來求解陰影部分面積時,如果學生在不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情況下,依然想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去求解三角形面積,那么教師就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找到最合適最科學最可行的方法。此外,教師要保證課堂授課的質量,不能放任學生滋生一些不合理不切實際的想法,要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科學正確的引導。
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思維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解決問題多樣化,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多樣化轉變。在學生課堂上對習題進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現互動交流學習,對一個數學問題進行多種方法的探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可以積極的學習到別人的思考模式、思維習慣和解題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拓展。在這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轉變自身定位,以朋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及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針對同一問題找出多樣化解決方法,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