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靜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鋼琴教育中的本土化音樂文化元素
趙靜靜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里,提起鋼琴音樂,首先想到的就是歐美的一些大作家,就不免在潛意識中認為學習鋼琴應該使用歐美的教材,那樣學起來會更加的權(quán)威,對自己學習會有益。其實不然,中國本土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因為受到我國本土文化因素的影響,我們的本土鋼琴作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特殊性,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更多的學習具有本土音樂文化元素的鋼琴作品,這樣不僅適用于本土的學生,對于培育學生熱愛本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就鋼琴教學中的本土化音樂元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及鋼琴教育與本土化音樂元素的結(jié)合提出相應的方法策略。
鋼琴教育;本土文化;中國鋼琴作品;民族音樂
音樂是一種藝術(shù),也是一種文化。不同的音樂可以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風情各異的文化。音樂的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現(xiàn)在的社會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機制。所以說進行音樂教育,除了重視關于音樂教育的技能教育意外,還應該注意將音樂教育引導成為一種文化教育。在相對偏西式教學鋼琴教育中,更應該注重本土音樂文化元素的滲透。這種方式有有利于對我國本土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我國的鋼琴作品在整個鋼琴教學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族不同,歷史不同,所形成的文化風格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中國來說,中國音樂作品更加注重的是感情的抒發(fā)和意境的營造,西方的音樂作品主要看中的是音階調(diào)式等。同時東西方的與音樂創(chuàng)作方法也具有很大的差異。中國的鋼琴作品中國文化元素濃厚,特征明顯,因為中國的鋼琴作品中的裝飾音更多采用的是具有中國民間特色的音樂加花,彈奏方式與西方也不同,因此,我們可以一耳聽出中國的音樂作品。中國的鋼琴作品節(jié)奏相對于西方的音樂作品節(jié)奏的伸展性更好,中國的鋼琴作品節(jié)奏比較自由,而西方的科學作品追求的是節(jié)奏的科學和嚴謹。因此學生在學習時,要對鋼琴作品的整體節(jié)奏進行把握,同時對于個別音要進行靈活處理,否則,整個鋼琴作品聽起來就會比較生硬,古話說“板眼”指的就是中國的音樂作品,說的是其旋律抑揚頓挫,而在西方的鋼琴音樂中比較注重的更多的是音階的強弱變化。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對與本土音樂的形成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我國的本土音樂文化中滲透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民族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中國鋼琴音樂亦是如此,滲透著濃濃的本土音樂文化元素。
中國的鋼琴教學應該更多地讓學生演奏具有本土音樂文化元素的作品,使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的同時,對自己本土的音樂文化進行了解和學習,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認同感以及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具有本土音樂元素的音樂作品,學生對與作品的理解,音樂背景的感受會更加的容易,同時輔助以引導作用,使得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還能夠?qū)W習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利于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
世界文化的不斷交流是文化越來越趨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想要本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得到傳承,就必須重視本國的本土文化因素,國際音樂教育正在朝著以自己本民族的音樂文化為基礎的音樂教育的方向發(fā)展。我國的鋼琴學習較晚,雖然底子薄弱,但是我們?nèi)杂幸恍﹥?yōu)秀的鋼琴音樂作品。教育學生學習具有本土音樂文化元素的鋼琴作品對于增強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認知培育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的民族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本民族音樂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本民族音樂的樂趣。
本土音樂文化元素主要體現(xiàn)在本民族的民族音樂方面,民族音樂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是靈魂一般的存在。如果想要加強國家的思想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文化精神,就必須要發(fā)揚具有本土音樂文化元素的本民族的音樂文化。而現(xiàn)在音樂教育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即使民族音樂文化基礎薄弱。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音樂可以說是民族音樂語言的代表,能夠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中華文化的特性,因此在鋼琴教育中融入本土的音樂文化元素實際上是運用外來樂器來弘揚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在鋼琴教學中是用具有本民族文化元素的鋼琴作品作為教學工具是實現(xiàn)這一過程的有效辦法。
外國音樂作品于中國的音樂作品不僅在演奏方式上不同,音色也不同。在中國的許多鋼琴作品都是運用一定的民歌組合器樂曲改編的。因此,在演奏具有中國本土元素的鋼琴作品時,要注意對民族樂器的音色的模仿,這一技巧的訓練對于演奏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鋼琴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對中國的作品進行把握。同時要對作品的裝飾音注意處理,如果裝飾音處理不好,那么這個作品的演奏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彈奏外國鋼琴曲時,首先彈好練習曲,接下來進行作品風格的整體把握,就基本可以對作品進行演奏了。但是,中國作品要做到的不只是對于練習曲練習,還要對整個音樂作品的背景﹑風格特色進行理解。同時還要把握好演奏過程中對于裝飾音的度的掌握。
鋼琴教育中融入本土音樂文化元素不僅有利于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還對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以及民族精神的傳承具有重要的作用。鋼琴雖然最初不是產(chǎn)自中國,但是鋼琴的學習在我國已經(jīng)逐漸普及,鋼琴作品在文化藝術(shù)作品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中國的鋼琴音樂作品越來越受到世界的認可。因此中國的鋼琴音樂作品中融入中國本土的音樂文化元素具有很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水平,還有利于中國的音樂作品﹑傳統(tǒng)文化﹑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傳播。
[1]宋曉茹.談本土文化元素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1,(24):291.
[2]詹藝虹.尋找與超越:本土化視域中的鋼琴音樂教育[J].藝術(shù)百家,2015,(03):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