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東杰
吉林大學(xué),吉林 長春 130012
?
淺析蒂姆溫頓小說的宗教因素
伏東杰*
吉林大學(xué),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蒂姆·溫頓是是當代澳大利亞小說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外國文藝》有評“他往往通過一個寓言式的故事,用極短的篇幅,極儉省的筆墨,近乎白描的手法,寫出了當今社會繁華背后的現(xiàn)代人難以忍受的孤獨和寂寞以及人與人之間那種咫尺天涯的隔膜感。平白的文體背后潛藏著發(fā)人深思的大義,這就是溫頓的風(fēng)格?!睂嶋H上他的多數(shù)作品在看似簡單直白的故事背后卻隱藏了深深的宗教思想等非理性因素。
關(guān)鍵詞:澳大利亞文學(xué);蒂姆溫頓;宗教思想
蒂姆·溫頓在澳大利亞文壇享有“神童”的美稱,八九歲開始寫詩,中學(xué)畢業(yè)后埋頭寫作,他也是目前澳大利亞最多產(chǎn)最負盛名的年輕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露天游水者》、《淺灘》、《天眼》、《冬日的黑暗》、《云街》、《騎手們》、《藍背魚》和《骯臟的音樂》,短篇小說集《分離》、《至少兩個》、《血和水》和《岔路口》等,其作品曾四度獲澳大利亞“邁爾斯·富蘭克林獎”文學(xué)獎,并且兩次入圍“布克獎”。
蒂姆的很多作品都中的人物大多為生活在海邊的小鎮(zhèn)的小人物,在平淡的生活中抵御著未知的風(fēng)險抗爭自己的人生,因此很多讀者誤以為他的小說主要探討了人類如何在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上掙扎于生存或如何繁衍生息欣欣向榮。實際上,他本人是一個堅定的基督徒,信仰英國國教,他的作品中都微妙地暗含了基督教福音,翻看他的小說無不充滿了罪惡,救贖,救贖,恩典,寬恕,愛,犧牲,苦難,重建,憐憫和希望等基督教中常見的主題。他的作品本質(zhì)上都傳達了一個信念:自然界隨處可見上帝的指示。因此,單純的對蒂姆·溫頓進行這樣的解讀是片面不完整的,所以要完全解讀他的作品,也就必須考慮到他的基督教信仰和精神意識否則都是片面的,從基督教傳統(tǒng)來看蒂姆的作品充滿了預(yù)言和神秘的。
蒂姆的作品因為對澳大利亞的自然風(fēng)景、社區(qū)和澳式口音的生動描繪而在澳大利亞大受歡迎。然而,外界在對他的作品進行評論時,并未過多得提及他充分挖掘了作品人物的精神世界。實際上翻看他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他讓讀者在他的作品里直面自己內(nèi)心各種各樣的恐懼:被遺棄、不被愛、失望、地理位置偏僻導(dǎo)致的孤獨和封閉、無所事事虛度人生、甚至是死亡。他的小說中也總是充滿了齋月和耶穌受難日的意象。但是他在探討一些黑暗的主題時往往是潤物細無聲的,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這就使得許多讀者覺得在閱讀他的作品時常常能感同身受。這也是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澳大利亞人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團體便不愿意再更加深入地探討精神層面的問題。
蒂姆有時候也會直接毫不掩飾的在小說里表現(xiàn)基督教的主題、故事情節(jié)和意圖?!恫砺房凇分幸粋€故事就是經(jīng)典的皈依基督教的故事。熱愛沖浪的漁民酗酒成性,他的妻子也只是窮困潦倒的社會底層婦女,一對來自社會上層的基督教信徒夫婦卻主動和他的妻子成為朋友。這對夫妻通過給女人看優(yōu)秀的作品讓她接觸基督教福音,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勸解和宣揚。其中最有名的引言是“如果必須要宣告福音,用圣經(jīng)?!边@個女人徹底被這對夫妻的內(nèi)心平靜散發(fā)的氣場所深深迷住了。她好奇為什么他們會這樣?為什么他們關(guān)心她?答案揭曉: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基督徒。蒂姆借這對基督徒夫婦表達:這對夫妻使這位婦女皈依基督教的方式才是宗教宣傳的最佳典范,即不要喋喋不休的一味說教;而這個女人也代表了在后基督教時代澳大利亞人的縮影:一邊對宗教組織漠不關(guān)心不聞不問,一邊又抱怨精神食糧的缺失。
蒂姆的作品被稱為澳大利亞人的代表,但是他描述的澳大利亞如今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單教堂和基督教來說,過去的四十年,澳洲人對于基督教變得冷漠甚至是反感;尤其隨著道德相對論,唯物主義原教旨主義的興起和多元心理的發(fā)展,基督教福音更是被處于邊緣的邊緣。多數(shù)澳洲人在享受日漸增加的物質(zhì)財富和社會資源的同時,在精神上、道德上和倫理上卻變得更為貧乏,整個社會對基督教傳統(tǒng)美德的追求正在衰退。來自西方的自戀和自我中心主義正在侵蝕社區(qū)生活和個體間相互依存。而澳大利亞教會及宣傳福音面臨的挑戰(zhàn)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僅僅相信量化的,可核查,可評估以及可以通過身體感知和大腦理性思考的東西。于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智慧等直覺和情感的手段現(xiàn)在被認為是被原始的,不科學(xué);人們通過祈禱信仰等認識神的方式也被認為是不科學(xué)不被提倡的。
在這種背景下,蒂姆的作品則起到了預(yù)示性的作用。他號召人們重新追隨上帝,重新讓人們相信基督教的教義并用來指引自己的生活。但是蒂姆并不是通過單純的喊口號,他是在作品里非常溫和地潛移默化地讓人不知不覺地將這些信念傳達給他的讀者的,這種方式是大多數(shù)人澳大利亞人都樂于接受的?;礁R艉粲跞藗円獦酚^,忠誠,富有同情心,懺悔,寬容,有愛心和堅持。蒂姆·溫頓的作品也秉持相同的信念,只是他的表達方式更加隱晦而已。許多澳大利亞讀者都渴望在精神上有更多更有意義的追求,但又質(zhì)疑傳統(tǒng)的基督教禮拜和說教,在這樣的背景下,蒂姆的出現(xiàn)立即便在讀者中引起了共鳴,大受歡迎。
不僅蒂姆的作品充滿了宗教因素,就蒂姆本來來說,他平時深居簡出極少露面對大眾來說非常神秘,更加增添他的神秘色彩。他算是澳大利亞當下最有影響力的基督教神秘主義者。他擁抱自然和超自然,生命和死亡等非理性因素,所以他筆下的人物也都生活在這樣真正的神秘中。但是他本人卻好像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并不會去刻意描述,這就更使得他的生活在外界看來更加神秘。他專注于澳洲大陸這片土地,又帶著自己的信仰去觀察記錄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故事。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澳洲人,蒂姆的生活處于一種以珀斯為中心的閾限。珀斯是一座狹長的海岸城市,面朝遼闊的印度洋,背靠廣袤無垠的澳洲內(nèi)陸,號稱為“地球上地理位置最孤獨的城市”,生活在珀斯給人一種生活在文明社會的邊緣地帶的印象。奧爾巴尼,是西澳大利亞的著名的旅游圣地,來這里的游客就能尤其感受到這里的閾限。小鎮(zhèn)坐落在澳大利亞的西南角,有著迷人的自然風(fēng)光,純白色的沙灘。蒂姆本人在奧爾巴尼長大,所以他許多小說的背景也都被設(shè)置在這里。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有趣的是警察也生活在一個閾限一邊是骯臟的充滿犯罪的世界和他們所代表的漠視,另一邊是他們所代表的普通公民的世界。蒂姆的許多作品都描繪過溺水或者和死亡一線之隔的場景,證明這種閾限在他小說中的存在。
在《云街》里,Quick夜晚在昏暗的叢林里一只垂死的袋鼠襲擊,在
受到攻擊后因為身體的疼痛而產(chǎn)生了幻覺:他看到魚從夜漂浮在夜空的小船里飛奔而下前來拯救他,把他拉向上往天堂和“圣埃爾默之火”。這里的名字對于基督徒來說基督象征意義非常明顯:魚象征著復(fù)活的基督;Quick則是來自于國教祈禱書中的“quick and the dead”代表凡人。在《呼吸》里,馬克斯被鯊魚襲擊幾乎失血而命喪大海,這時也是被他的手足用類似的方式拯救,這里的沖浪板就象征了船。圣靈最初出自于古希臘元氣,也就是“呼吸”。此外在《呼吸》中,蒂姆還描繪了兩次馬克斯在死亡線掙扎的海底的呼吸,讓所有的讀者為之振奮。蒂姆的一生中都在思考關(guān)于呼吸,也在他其他的小說中探討了同樣的主題。對于經(jīng)常沖浪的人來說,被大浪掀翻沉入海里掙扎喘氣都是家常便飯,他們會尤其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在海里的呼吸。
蒂姆·溫頓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這表明他的作品不僅感染到了澳大利亞的讀者,對于其他國家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讀者群體同樣有很大的吸引力。他的作品講述的是更為廣泛的人類共同的故事,連接了最深層次的人類經(jīng)驗,它超越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是整個人類精神層面的共同渴望。通過理解他作品里的宗教因素,我們才能更準確和深層次的欣賞和理解他的作品。
[參考文獻]
[1]Tim Winton,Cloud Street,Picador Pan Macmillan Australia,Sydney,1992.
[2]Tim Winton,Breath,Penguin Australia,Sydney,2008.
[3]Chris Beal,Sea,spirit and salvation:a the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 writings of Tim Winton,St Mark’s Review,No.221
[4]徐在中.《平淡之中顯大義——解讀蒂姆·溫頓<云街>的‘和解’主題》.當代外國文學(xué),2010(2).
*作者簡介:伏東杰,女,吉林大學(xué),英語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碩士。
中圖分類號:I611.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3-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