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秋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
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大學英語二課堂活動設計*
宋起秋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130117
教育部2007年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要體現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作為大學英語常規(guī)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他的重要性逐漸被認識到。體驗式教學強調“從做中學”,這一模式的特點對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起著引導和促進作用。
體驗模式;大學英語教學;第二課堂活動
教育部2007年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課程教學要求》還提出大學英語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體驗式教學隨之得到了大多數學校的認可和廣泛的應用。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在今年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固有的特點和重要性能更好地利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更好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交際能力。
體驗式教學來源于體驗式學習。David Kolb 在20 世紀 80 年代完整提出體驗式學習理論即體驗學習模型,他強調體驗式學習是一個從體驗、反思、理論到實踐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其中Kolb模式強調“從做中學”的體驗式學習,學習者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潛能真正發(fā)揮出來,更好地學習效率。
根據體驗式學習理論,筆者總結了體驗式教學的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主動性是否得到釋放,決定教學效果的好壞。其次,體驗式教學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強調創(chuàng)設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要實現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實踐。再次,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親身實踐的同時,需要學生在實踐中感知感悟、理解領悟學習任務和目標,并獲得知識和發(fā)展才能。另外,體驗式教學要注重師生的和諧互動,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協作學習。
我國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率先提出第二課堂的概念。第二課堂指在常規(guī)的日常教學之外組織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課外活動。胡壯麟教授曾指出,在中國外語環(huán)境下學英語,誰能模擬或構建接觸和使用外語的環(huán)境,即在建設第二課堂環(huán)境上下工夫,誰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補充和延伸,學生能夠將常規(guī)課堂所學的知識通過第二課堂的實踐轉化為能力。第二,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語言輸入,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第二課堂不必拘泥于課堂教學內容,活動開展比較靈活,更加注重實踐性,活動的設置更加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的培養(yǎng)。第三,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本族語與目的語的文化差異,從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化差異。第四,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質和參與意識。
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和特點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提出體驗式教學指導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一方面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大學英語二課堂活動,另一方面為了迎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更好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首先,組織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學生通過第一課堂所學的知識可以通過參與不同社團的形式在實踐中進行體驗和思考,同時不同的社團可以提高學生不同層面的能力和認知。如英文演講社團。英文演講社團可以說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有效方式。通過這一社團,學生可以鍛煉語音、語調、韻律、節(jié)奏等演講的基本技巧,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這一實踐了解演講中所涉及到的非言語技巧,活動的開展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體驗式教學,同時很好的彌補了常規(guī)教學的缺憾。
其次,舉辦各類的英語競賽和口語角活動。大學英語第二課堂開展如英文演講、戲劇、閱讀、寫作、詞匯比賽等各類競賽活動和外教每周組織的口語角活動。無論是比賽還是口語角,都要求學生的參與度,都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學生參賽的過程也是知識內化和實踐的過程,口語角讓學生真正身臨其境地近距離與外國人交流,感受地道的口語與文化。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語境,這些活動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另外,開展模擬聯合國活動。模擬聯合國也是體驗式教學的另一個特色,旨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學生通過用英語來討論不同國家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這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可以鍛煉學生言語交際的能力。
總之,體驗式教學不僅通過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同時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能夠將語言與文化教學相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本文僅對體驗式教學進行了淺顯的概括,體驗式教學對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積極促進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1]曹佩升.體驗式英語教學模式設計及其理論建構.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2]陳穎.語言的體驗性及體驗式教學.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3]郭佳,包蘭宇,王曉娟,李凇.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探討.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4]黃立鶴.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創(chuàng)新模式之理論與構建.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
[5]胡壯麟.論中國的雙語教育[J].中國外語教育,2004.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7]饒莉啦.從第二課堂活動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5.
[8]王海嘯.體驗式外語學習的教學原則—從理論到實踐.中國外語,2010.
[9]楊柳群,侯俊霞.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
H319
A
1006-0049-(2016)17-0054-01
*吉林省教育科學GH14228課題和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科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77號課題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