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雙
燕山大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4
?
從《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看日本集團主義的特點
馬雙*
燕山大學,河北秦皇島066004
作為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集團主義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日本文化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是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多崎作被小團體成員無情的拋棄而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之后他開始尋找自己被小團體拋棄的原因,從而達到自我救贖的目的。作品無論在構造、主題,還是在修辭等方面,都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解讀。本文從多崎作被小團體驅逐出去入手,分析當前日本集團主義的特點,為今后日本集團主義的發(fā)展指明道路。
集團主義;特點;歸屬;和諧
小說中,這個小團體中的五個人普遍認為集體是其利益的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要努力與同伴團體配合,這種共同體意識根植于日本的傳統(tǒng)觀念和文化心理中。小說里他們五人都居住在大城市郊外,都是來自中上層階級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所謂的“團塊一代”,他們的父親不是專業(yè)人士,便是就職于一流企業(yè)的。他們所在的學校也都是重點學校,成績水準總體也很高。說到生活環(huán)境,比起不同點,他們五人之中的共同點要多得多。日本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具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居住環(huán)境,也正是由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表現(xiàn)出對于集團的歸屬意識。他們五個人之間有幾個默許的規(guī)矩,盡可能的五人一同行動。他們會盡量避免,團體中的兩個人單獨活動。他們盡可能做一個一個向心的組合,他們一直想要維持一個不被打亂的和諧共同體。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他們希望能達到和成員內(nèi)部一致,他們討厭自己的與眾不同,渴望自己能和大家一樣,重視集團內(nèi)部的和諧統(tǒng)一,從而達到統(tǒng)一集團意志的目的。在這個小團體中其余四人還恰恰有這樣一個共同點:名字中都包含顏色。兩個男生的姓氏是赤松和青海,兩個女生的姓氏是白根和黑野。只有多崎作一人的姓與色彩無緣。從一開始,多崎就因為這件事感到一種疏遠感。當然他很清楚,名字里帶不帶顏色跟人的性格毫無關聯(lián)。但是他卻覺得自己這樣很特殊。因此他一直以來為此覺得很遺憾,其他四人都自然而然地用顏色來稱呼對方,“紅”“青”“白”“黑”。只有他被繼續(xù)叫做“作”。作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考慮過,要是自己的名字中也帶顏色就好了,明明那樣的話一切就都完美了??梢?,多崎作希望自己能和大家一樣名字中也帶有顏色,這樣才能達到成員的一致。他們?yōu)榱诉@個小團體能夠正常的運轉,他們盡量避免公開的對抗,因此他們塑造了一個至少表面上平和、溫順、寬容的統(tǒng)一的性格。即使他們內(nèi)心不愿意,也不會直接了當?shù)恼f“不”。
日本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上都有盡心盡力的獻身意識。同時,他們?yōu)榱思瘓F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小說中,除了多崎作,其余的四人都說打算留在名古屋。進入本地的大學。雖然他們沒有說的很清楚,但很顯然,他們是為了不讓團體解散才那么選擇的。例如憑紅的成績,明明能輕松考取東京大學,父母和老師也很強烈的建議他選東大。但他卻偏偏沒有選擇,是她真的不想去嗎,當然不是,她是怕小團體解散。依仗青的棒球能力,也能收到東京的有名的大學的推薦的,可他也選擇了放棄。他們都對這個小團體做出了犧牲;為了讓這個集團不被干擾的維持下去,他們盡可能做出了禁欲的努力。盡量注意不把異性間的情感混雜入團體里來??墒前缀秃诙及祽俣嗥樽?,但是為了讓集團更好的維持下去,她們只能悄悄地隱藏自己的情感??梢?,他們?yōu)榱诉@個小團體,犧牲了自己的事業(yè)和愛情。
在一個集團內(nèi)部,很多場合,他們會首先要保留自己的意見,然后觀察周圍人的意向,確保自己被掩護在大多數(shù)人的影子下。他們認為,作為階級性社會中的低層人物,表達出自己異于大眾的論調(diào),是不被社會大眾接受的行為。因此,在他們的心目中,都會有從眾心理。小說中,當白說出多崎作強奸自己時,盡管大家都很清楚,這不是多崎作做的,可是正是由于這種從眾心理,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為多崎作說話。他們看到別人都是這種態(tài)度,自己也只好跟從大家,把多崎作從這個小團體中驅逐出去,這是日本缺乏個性的從眾心理的典型體現(xiàn)。
在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中,內(nèi)外有別,區(qū)別對待。首先要劃清內(nèi)與外的界限,然后對內(nèi)依賴,對外排斥,集團內(nèi)部的成員互相團結協(xié)作,而集團與集團之間要互相競爭。在這個五個人的團體中,作相對于這四個人來說是“內(nèi)”,而對于其他的人確是“外”。離開小團體,作就被當做是外人,在這個小團體還未解體之前,多崎作一直和集團內(nèi)部的成員相聯(lián)系,盡量維持五個人一起活動,而和集團以外的成員之間沒有任何的交往,這恰恰體現(xiàn)了日本有強烈的“內(nèi)”“外”有別的意識。
在這篇小說中,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小團體看作是日本的集團主義,正是由于日本的集團主義存在這些特點,才使日本的集團主義不斷發(fā)展。
[1]林少華.為了靈魂的自由——村上春樹文學世界[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85.
[2]施小煒.沒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禮之年[M].??冢耗虾3霭婀?,2013:107.
[3]林少華.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345.
[4]朱道衛(wèi).中國大陸村上春樹研究述評[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204.
馬雙(1990-),女,河北秦皇島人,燕山大學,日語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文學。
I313.074
A
1006-0049-(2016)17-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