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楊立鵬
(山東省壽光市京劇藝術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700)
完整舞臺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探析
徐 靜 楊立鵬
(山東省壽光市京劇藝術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700)
完整的舞臺人物形象,需要運用多種表演藝術,包括音樂、舞蹈、戲曲、小品、音樂等各種舞臺形式中所需要的表演技巧,以塑造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作為戲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展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固然重要,但是其中的核心是塑造符合觀眾需要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所以舞臺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須處于核心位置,以創(chuàng)造出高水平的舞劇精品。
舞臺人物形象;《西施》;方法
舞臺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過編劇和編導對于劇本的藝術加工和創(chuàng)造來實現的,但是在人物形象的表演過程中需要演員對人物形象進行全新的演繹。所以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要著重培養(yǎng)演員對劇本中所表演的人物的理解,將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鮮活。本文將針對完整舞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出幾點科學有效的方法,以供參考。
舞臺表演本身具有極強的實時性和創(chuàng)造性,需要演員在對劇本的情節(jié)和人物有著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把握劇本本身藝術本體特點,深入挖掘自身與舞臺人物形象的相同之處,走進劇本人物的內心深處,通過豐滿的人物形象推動劇本的敘事情節(jié),使舞臺表演符合廣大觀眾的內心需求。
本文選用《西施》來分析舞臺人物形象創(chuàng)造的依據。綜合來看這部歷史劇,具有濃厚的江蘇地方歷史文化氣息和鮮明的地域特色,符合該地區(qū)觀眾的心理需求,此外,還很好地將不同舞種的特點與人物特點結合在一起,很好地實現了對人物形象及形態(tài)特征的塑造。
《西施》以吳越爭霸的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為故事背景,講訴了春秋時期西施與范蠡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通過劇本中一系列的戲劇矛盾與沖突,表現了西施對國家的熱愛和對范蠡感情的堅貞。從劇本的設定上看西施顯然進行了拔高處理,但是《西施》的編劇在故事細節(jié)的設計上做出一些改變,如在西施是否選擇為了國家遠去吳國時,編劇在這段中著重對西施的內心進行了深刻的描寫,充分體現了西施內心錯綜復雜的情感變化。通過這些細節(jié)使得西施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化,更加貼近群眾,使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舞臺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演員深入地了解劇本中的人物,了解導演和編劇的意圖,做到“真聽”“真看”“真感受”,通過自身經歷建立與劇本中人物的聯(lián)系,在表演過程中將自己融入人物的靈魂中去。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表演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塑造完整舞臺人物形象的經驗。
(一)迅速通讀劇本,仔細研究劇本
劇本是演員進行舞臺表演的主要依據,所以演員在表演之前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通讀劇本,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劇本中的基本故事背景和故事情節(jié)、劇本中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演員需要塑造的角色的人物關系。之后需要以塑造的角色為主線理清這個人物在故事中的一些情節(jié),結合自身表演經驗對角色有一個深入的認識,結合劇本的本源載體和觀眾的需要很好地找到切入點來塑造角色。所以演員要重視劇本對于演員塑造完整舞臺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劇本的信息,形成自己對于劇本的理解和獨特見解,以使得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和具體。
(二)堅持排練,塑造完整角色
在演員對劇本的情節(jié)和人物進行仔細了解之后,演員需要結合導演和編劇的要求進行排練,以熟練整個演出流程和各個表演細節(jié)。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可見排練對于演員塑造完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在演員積極參與排練的過程中會接收到大量來自導演的與角色息息相關的信息,在演員排練之余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需要對排練過程中自身所表現出的一些缺陷進行反思,在反思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來自各方面關于人物的信息,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其運用到角色的演繹之中去,以更好地在舞臺上呈現人物形象。
很多演員片面地將排練理解為一遍遍重復整個故事情節(jié),以最終達到導演所要求的表演意圖,使演員的表演更加自然和熟練,這固然是排練的意義之一,但是排練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為導演和演員提供一種行為方式和思考模式,以保證在遵循導演意圖的前提下將舞臺角色打上演員的印記,最終實現人物的獨特性。因此,演員在排練過程中要積極與導演和其他演員進行溝通,以吸取各方面的意見,同時要考慮到基層大眾的觀看需要,找到自己表演角色的獨特方法而不是死板地遵循演出技巧和方法,真正實現排練應有作用與意義。
(三)注意豐富自己的肢體表演,表現心理變化
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肢體表演是演員表現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作為一個真實的“人”,在一般的情況下為了激發(fā)心理活動的變化,改變演出的節(jié)奏,需要對人本進行適當的刺激,以最終引起心理活動的改變。這個變化需要演員通過外部的肢體變化來不斷地調節(jié)演出節(jié)奏,并在肢體的表演過程中注意到演員的行動與行動線。
為了使演員的表演能夠更好地體現舞臺人物的形象,需要演員在深刻理解人物的基礎上在排練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經驗反復地揣摩自己表演時的肢體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要注意表演的情節(jié)和人物內心表達的要求,使演員的肢體表演不至于超出故事情節(jié),使人物的表演過于夸張,仔細聽取導演的意見對自己的肢體表演進行外部調度,以在舞臺上通過肢體語言清晰明確地將人物的情緒傳遞給觀眾。
(四)在演出過程中要不斷地與對手交流,塑造有特點的人物
很多演員認為經典的劇目和名著的演繹要嚴格依據原著中的人物設定進行表演,不能夠脫離原著的樊籠,這種看法是比較片面的。俗話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既然每個讀者對于名著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那么在劇本的表演過程中也應該允許演員在不違背故事情節(jié)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理解詮釋出一個獨特的人物形象。所以劇本絕不是限制演員進行表演的阻礙,而是演員塑造具有自身獨特特點角色的推動力。
舞臺劇的導演是整個表演的指揮者,掌握著整個表演過程中的節(jié)奏和方向。導演對于劇本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為了塑造出完整的舞臺人物形象,演員需要積極地與導演進行詳細的交流,與導演就自己人物表演的各個細節(jié)進行交流,聽取導演的意見和建議,在演出過程中不斷與對手交流,以塑造有特點的人物,給人物注入靈魂。
(五)抓住人物性格特點,塑造多重人物性格
一個完整的舞臺人物形象必須是立體的、多重的,這樣才能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如果演員塑造出的人物只是一個點、一個面,那么這個舞臺人物的塑造是失敗的,是脫離生活實際的,這個人物終將被觀眾所遺忘。為了塑造出完整的人物形象,演員需要充分挖掘片段演出的人物角色性格,在表演過程中充分展現出這個情節(jié)中的人物性格。在舞臺表演中將各個情節(jié)連接在一起,在整體把握人物核心性格的基礎上,在演出過程中讓觀眾看出一個性格多變,具有多方面性格特點的人物,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真實。
(六)注意調整心態(tài),防止緊張
上臺前緊張是演員需要克服的心理現象,很多演員在第一次演出的時候都會出現心理緊張的現象。這會使演員演出水準失常,不利于舞臺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演員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十分重要,這與技術無關,需要演員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自身的調節(jié)能力。
筆者從自身的經驗上總結出了幾點克服上臺之前緊張的方法。第一,在演出之前要積極進行排練,熟悉表演的細節(jié)和流程,在上臺之前要做到成熟于胸,這樣可以增加演員自身的自信心,避免出現緊張的情緒。第二,新演員在演出之前要與老演員進行交流,獲取一些調節(jié)心態(tài)的效方法。第三,在上臺之前,要不斷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使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這次表演一定能圓滿成功。此外,演員要意識到適當的緊張和興奮狀態(tài),是有助于演員塑造舞臺人物形象的,不要過于在意自己的緊張狀態(tài)。
舞臺人物形象塑造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整個人物的形象是否能夠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而觀眾需要一個真實的、立體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這對演員提出了一個極高的要求。為了塑造出一個完整的舞臺人物形象,演員需要良好的演出方法。在演出之前,迅速通讀劇本,仔細研究劇本,堅持排練,塑造完整角色。在演出之前注意調整心態(tài),防止緊張。在演出過程中,注意豐富自己的肢體表演,表現心理變化,抓住人物性格特點,塑造多重人物性格,不斷地與對手交流,塑造有特點的人物。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1]羅才美.淺議完整舞臺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J].牡丹,2016(4):98-99.
[2]許薇.江南舞韻盡顯歷史春秋——對《干將與莫邪》《阿炳》和《西施》三部舞劇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幾點探析[J].藝術百家,2015(5):130-134.
[3]胡巖.論演員塑造舞劇人物形象的方法——從舞劇《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談起[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2):87-93.
[4]李瑞.論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幾種方式[J].大眾文藝,2011(17):88-89.
[5]康文靜.論國家形象在舞劇中的塑造[D].南京藝術學院,2013.
J9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