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巧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在高職院校開展合唱活動的意義
張維巧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浙江 杭州 311231)
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注重課外活動的開展,其中合唱活動以陶冶情操、簡單易學、參與性強等優(yōu)點贏得了高職院校的青睞,在高職院校開展合唱活動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審美水平的提高等都有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合唱活動;積極意義
合唱藝術起源于歐洲,是世界人民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隨著世界大賽的開展,合唱藝術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擴大,如今已經發(fā)展成為一項全民的藝術活動,隨著合唱活動的普及和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合唱活動逐漸被高職院校引入到教育中來,在合唱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的藝術情操得到了陶冶,課余生活不斷豐富,在合唱活動中逐漸學會了合唱技巧、合唱藝術內涵、溝通組織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健康
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處于一個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而良好的身心健康是學習和生存的基礎,合唱活動的開展能夠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處于久坐狀態(tài),容易身體僵硬、肩膀酸疼,在合唱活動中身體可以得到活動和放松,合唱活動要求學生身體直立、放松身心,加強呼吸,這些動作能夠緩解學生學習的疲勞,充分讓學生得到放松和呼吸,增強心肺功能[1]。其次,合唱活動等課外休閑活動能夠活躍學生的課余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多與外界溝通交流,結識更多的朋友,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
(二)有利于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團結協(xié)作精神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很難得到鍛煉,柯達伊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肯定了合唱活動對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昂铣窃S多人聯(lián)合起來做一個人不能做的事情,合唱中每個人的位置都同等重要,一個人的錯誤就足以毀掉一切,英國人的團結和紀律與合唱歷史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合唱對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參與合唱活動時,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協(xié)作完成一首歌,這就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配合,在此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例如,在合唱鍛煉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演唱,但是對整體并沒有什么幫助,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教導之下與集體進行協(xié)作。在練習的過程中也要不斷調節(jié)自己的聲調、音量,與其他人和諧搭配,這是一個群體的活動,所以能夠鍛煉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團結意識。
(三)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審美水平
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都非常有利,學生在參與高職院校合唱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培養(yǎng)愛好、增強情趣。合唱選擇的音樂大多是比較經典的音樂,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從節(jié)奏感、平衡感到情感體驗都非常值得學習,學生在合唱活動中能夠感受到經典音樂的美,例如,《黃河大合唱》是合唱中比較經典的一首曲目,歌曲表現(xiàn)的是抗日戰(zhàn)爭年代,民族奮勇抗爭的精神,歌曲氣勢澎湃、斗志昂揚,在合唱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中精神[2],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歌唱的同時能夠體會歌曲的節(jié)奏感、韻律等,提升自己對歌曲的審美能力。
(四)有利于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長時間處于學習的狀態(tài),課上大多都是被動接受知識,課后獨自完成作業(yè),缺乏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因此,需要多一點的課余活動來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而合唱活動作為一項集體活動,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學生在合唱活動排練過程中增強了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高職院校組織的合唱活動,選拔的人員大多來自不同的班級,彼此之間不認識、不熟悉,一起參加活動,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探討、相互溝通,不僅僅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而且鍛煉了溝通能力。在日常的排練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此外,合唱活動還豐富了高職院校學生的課余生活,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學到了課堂以外的新知識。
(五)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創(chuàng)新精神是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更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相對于國外來說,我國教育存在的弊端就是缺乏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就業(yè)以及日后的發(fā)展[3]。藝術活動調動的人的右腦,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合唱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舞臺表現(xiàn)到形體變換,從聲音色彩到演唱形式,合唱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細胞、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科學合理選擇曲目
高職院校學生合唱活動的合唱曲目選擇非常重要,合唱曲目的選擇應以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民族精神為主,選擇積極向上、正確樂觀、富有激情的曲目。例如《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咱們工人有力量》等等?;蛘咭魳肥飞媳容^經典的曲目,例如《伏爾加船夫曲》、《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上》等[4]。讓學生在合唱活動中培養(yǎng)積極正確的思想,開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yǎng)。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情操有重要意義。
(二) 傳遞合唱排練技巧
由于音樂教學不在傳統(tǒng)教學范圍內,學生的音樂基礎比較差,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合唱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合唱技巧的培訓。高職院校在開展合唱活動時,應該以人為本,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注重對于學生的啟發(fā),教師要區(qū)別于課堂教學,主要以引導為主,將合唱技巧巧妙地傳遞給學生,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技巧,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合唱指導過程中讓學生多多交流互動,調動學習的氣氛,嘗試多樣化的合唱方式。
(三)舉辦多樣的比賽活動
合唱活動的舉辦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和溝通能力,高職院校應該逐步搭建多樣化的平臺,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例如,在校內或者校外與社會聯(lián)合舉辦多樣化的比賽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參加比賽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合唱排練中,為爭奪集體榮譽而奮斗,比賽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舞臺上真實感受藝術的魅力,愛上音樂,愛上藝術。
[1]中國成人教育.高職院校針對性開展合唱藝術活動的探討[J].張科海,2011,(6).
[2]鄧睿卓.在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合唱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文教資料,2007,(7).
[3]王梅.高職院校合唱指揮專業(yè)方向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音樂.2016,(5):38-39.
[4]劉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的城市更新研究[J].山西建筑,2006,(4):39-41.
張維巧(1984—),男,浙江人,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藝術系表演藝術專業(yè),研究方向:合唱與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