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沅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第三小學,江西 贛州 342600)
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設計
汪 沅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第三小學,江西 贛州 342600)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滲透生活化意識,符合音樂教學實際訴求,也與學生音樂成長相契合。教師利用學生生活認知基礎展開教學設計,能夠順利啟動學生生活感知,對快速提升課堂教學效度有重要促進作用。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接軌學生生活認知,促使學生多種感知順利接軌,幫助學生順利構建音樂認知,成功塑造音樂素質(zhì)。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再現(xiàn)學生生活場景、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展開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都能夠順利喚醒學生音樂認知,并在具體訓練實踐中逐漸完善音樂認知體系,打造高效音樂課堂。
小學生生活音樂感知是非常豐富的,因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學生接受音樂信息的能力很強,其生活音樂感知涉及面很寬廣。流行音樂、卡通音樂、動漫音樂等,都是小學生的最愛,教師要注意展開學情調(diào)查,以提升音樂教學設計的針對性。音樂教材學習內(nèi)容大多與學生生活存在一定距離,教師要注意對教材學習內(nèi)容進行整合,利用學生現(xiàn)有生活認知展開教學引導,也可以形成一定激發(fā)動力。教師也可以進行多重預習設計,讓學生借助媒體搜集相關信息材料,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學習《放馬山歌》時,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然后詢問學生:關于草原放牧,還有哪些熟悉的歌曲?學生立刻給出響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教師讓學生演唱熟悉的草原歌曲,有學生模仿騰格爾演唱《天堂》,學生都聽得如醉如癡,課堂學習氣氛熱烈。教師引入學習內(nèi)容:草原歌曲顯得高亢、熱烈,咱們今天再來學習一首這樣的歌曲《放馬山歌》。這首歌表達了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其旋律生動活潑,具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大家再來聽一遍,體會其旋律美和節(jié)奏美,看看這首山歌為我們展示一個什么樣的場景?學生展開熱烈討論,給出自己的見解:牧民上山放牧唱歌已經(jīng)成為生活一部分,生動反映牧民樂觀情緒。
教師讓學生演唱草原放牧歌曲,這是很多學生都具備的生活認知基礎。因為很多草原歌曲都非常流行,學生早已耳熟能詳,甚至可以熟練演唱。教師將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接軌,成功喚醒學生生活音樂認知,快速集合學習思維展開學習體驗,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適宜學習環(huán)境。
多媒體介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下音樂課堂教學的普遍選擇,教師利用多媒體強大展示功能,為學生展示豐富音樂音頻、視頻等信息材料,也可以順利接軌學生生活認知。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影視材料,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生活感觸。雖然學生生活中接觸影視不是很多,但家庭氛圍影響不可忽視,學生無意之中獲得的音樂感知成為不確定因素。教師采用媒體手段進行個性展示,可以有效拉近與學生的認知距離,同樣可以獲得豐碩的教學成果。
《Do Re Mi》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教師首先截取電影片段,向?qū)W生展示歌曲表達內(nèi)容。并向?qū)W生講述電影情節(jié):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修道院的故事,有一個非常年輕的修女,人長得特別漂亮,不僅非常喜歡唱歌,還能夠彈奏吉他。影片中有七個頑皮活潑的小孩子,修女是他們的老師,帶領他們學習唱歌。在學習唱歌時,教師從“Do、Re、Mi”開始,孩子們一邊游戲一邊演唱,場面特別溫馨。根據(jù)電影片段可以了解當時修女是如何教授孩子們學習唱歌的。學生一邊欣賞多媒體視頻,一邊情不自禁地跟隨旋律哼唱。教師展開課堂調(diào)查:生活中有沒有聽過這個旋律?有學生回答:我聽媽媽哼唱過這個曲子,非常好聽。也有學生說:我外婆還教我唱過這首歌。教師展開示范演唱,不少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旋律,跟隨教師開始演唱。課堂教學氣氛濃重,學生學習效果顯著。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影視材料,為課堂教學帶來嶄新視覺,因為電影片段表現(xiàn)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認知有眾多相通之處,學生學習熱情被成功點燃。電影中的孩子們與學生年齡相仿,其行為表現(xiàn)也有相似之處,這些視頻材料順利接軌學生生活認知,其激發(fā)作用也非常顯著。學生很容易受到情緒感染,并自發(fā)展開學習活動。
音樂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學科,教師讓學生根據(jù)生活認知展開豐富多彩的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音樂感知維度。小學生音樂基礎較為淺薄,很難展開專業(yè)性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但學生根據(jù)自我感知展開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不僅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讓學生改動歌詞,這是最簡單的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學生在具體操作實踐活動中獲得的音樂認知將是鮮活的、深刻的。
《森林水車》是德國作曲家艾倫貝格的名曲,音樂形象塑造鮮明生動,音樂情境描寫非常到位,用水車轉(zhuǎn)動的聲音,反映人們歡快的心情。這首歌曲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教師在學情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有個別學生有聽過這首歌的經(jīng)歷。為激活學生生活認知,教師利用多媒體反復播放這首歌,讓學生從音樂旋律中感受音樂場景描寫力量。教師為歌曲配置了豐富的森林圖片,學生被生動音樂所打動,學習熱情快速調(diào)動起來,跟隨多媒體展開學習。
教師反復播放歌曲視頻,并搭配相關圖片信息,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音樂感知。學生大都有過森林游歷的經(jīng)歷,教師利用音樂作品激活學生生活認知,對全面解讀音樂內(nèi)涵,引發(fā)音樂感知都發(fā)揮重要作用。學生對外國音樂作品普遍缺失認知,這也給教師具體施教帶來一定挑戰(zhàn)。教師利用多種媒體手段展開科學引導,有效彌補了學生生活認知缺陷,并很快調(diào)整學習情緒,建立嶄新音樂認知。
小學生學習思維還比較稚嫩,教師結合學生生活積累認知學習音樂,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思維,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鮮活音樂認知體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音樂學習習慣。學生生活積累還比較淺薄,教師要展開多元學情調(diào)查,針對性給出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音樂學習生活場景,其教學激發(fā)力量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