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媛
(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江蘇 宿遷 223900)
?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音樂課堂的設計
黃媛媛
(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江蘇 宿遷 223900)
【摘要】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很好地掌握音樂元素的基本規(guī)律,還必須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因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小學的音樂教學其實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注重音樂欣賞,并且合理運用節(jié)奏把握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聽力、集中力、節(jié)奏感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參與理解音樂上的細微差異,培養(yǎng)學生對樂器的興趣,從而讓其感受音樂整體的協(xié)調感。音樂的教學設計也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對節(jié)奏的把握和掌控出發(fā)。
【關鍵字】音樂學習;樂感;音樂感知
音樂的學習一般重點在于學生對樂感節(jié)奏的把握,因為音樂本身就是“動的藝術”也就是說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用心去體驗音樂從而更好地去理解樂曲所表現出的情感和基本形象。
音樂的節(jié)奏把握一般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將自身的動作與具體音樂的韻率結合起來,并且使得雙方可以相互配合和呼應,韻律從音樂中散發(fā)出來并通過人的肢體語言展出。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現實情況是一些學生喜歡音樂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喜歡上音樂課,這主要是由于一些音樂課對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學生所理解的音樂課只是唱歌,而教師的上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形式也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肢體語言幫助學生逐步地學會音樂的聽、讀、寫其所聽到的音樂,律動活動剛好可以讓學生較為形象地體驗音樂中的節(jié)奏、節(jié)拍、音色等對應要素使得學生可以基本掌握音樂基礎知識。
尤其是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音樂的節(jié)奏教學一直在音樂課堂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配合一些歌曲進行教學,然后通過具體的歌曲節(jié)奏讓學生在律動中感受節(jié)奏和節(jié)拍并利用人體肢體動作去感知音樂,這樣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就會更加有效。
(一)在音樂教學中增加律動鋪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如何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首先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也就是說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制造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比如在教學生欣賞《天鵝湖》舞曲時,可以讓學生扮成小天鵝一邊跳舞一邊去感受樂曲的魅力,這樣音樂教學額效果不僅會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增加不少,又比如在教學生唱《快樂的節(jié)日》時可以讓學生扮成一些可愛的小動物,一會兒拍手,一會兒跺腳,然后讓學生去模仿老師的動作,這樣學生可以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增加許多,因為音樂節(jié)奏的存在可以讓音樂課堂變得生動而富有趣味性,其實簡單的拍手和跺腳動作更好是學生對音樂樂感的理解和感知,這些肢體動作正是體現學生對人類最原始的對音樂理解的基本變現形態(tài),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如果能夠很好地理解這些因素對于其后續(xù)的音樂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二)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節(jié)奏,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意識
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一般需要逐步地摒棄傳統(tǒng)的方式讓學生成為主角,教師以協(xié)助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即可,只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這樣有有利于發(fā)展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發(fā)揮其個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一些音樂劇,讓學生參與其中盡情去展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提高音樂課堂氣氛,比如在學習新疆維吾爾族歌曲《花兒為什么那樣紅》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穿上民族服裝,教師教授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生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去跳舞,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維族音樂的特點,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少數民族的別樣風情。另外在具體的肢體動作上,教師可以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比如可以將拍手、跺腳、扭腰等動作進行適當切換,讓學生在具體音樂律動節(jié)奏中感受音樂創(chuàng)作的喜悅,因為音樂所帶來的肢體動作本身就可以提升學生展現音樂的魅力,而將這種方式運用到音樂教學中,其實就是從身心兩方面去教會學生學習音樂,并且讓學生將個人情感融入到音樂作品中從而去感染觀眾。
(三)利用游戲的節(jié)奏配合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
小學生年齡較小,游戲可以帶給他們許多歡樂,因此將游戲融入到音樂中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通過玩游戲也可以很好地感知樂譜,這樣課堂氣氛也會更加輕松,因此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總體來看,讓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的認識在小學音樂中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利用一些肢體語言去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并且盡可能去感染手中,而教師需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讓學生對音樂欣賞有良好的興趣,這樣音樂學習的效果也會更為顯著,另外在音樂學習中需要讓學生自主去學習,讓學生在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中去理解音樂、感悟音樂,給到學生展示自身音樂才能的舞臺,讓學生在學習中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尋,并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具體的音樂節(jié)奏就可以為課堂帶來更好的效果。而教師則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陶坤.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小學音樂學習資源設計與實現[D]. 華中師范大學,2015.
[2]馬琳.日本小學音樂科教材分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范明明.小學音樂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研究[D].寧夏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