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明
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對于現代化的建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在學校通常被視為一門技能性的課程,它融知識性為一體,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學方法在不斷改革,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借鑒其他學科,逐步形成信息技術自己的教學模式,那么,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呢。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心理成份,它能推動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是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關鍵因素。信息技術教學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就是利用計算機中的資源,比如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感受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習欲望,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形成良好的探索意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系列的好處讓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比如,在教學word的運用《小報的制作》時,筆者在上課時先出示三張報紙,這三張報紙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讓學生一看就知道,一張是手抄的,一張是黑白的,一張是彩色的,而且里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區(qū)別,特別是彩色的,讓學生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里面的圖片、排版都是那么美。當問到學生喜歡哪一張時,學生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第三張,但是當問到學生想不想看到比第三張更漂亮的小報時,學生都驚訝了,很快,老師借機引出新課題——用word制作小報,隨后,發(fā)給學生一張圖文并茂、動態(tài)的小電子報,學生們都已經躍躍欲試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二、讓學生合作探究當課堂中的小主人
新課標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學生本身就是學習的主人,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自然也是圍繞學生而展開的。為了讓學生形成課堂的主人翁意識,筆者嘗試運用學生與電腦探險式對話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分組、合作,自主的進行學習,自己發(fā)現問題,與他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信息技術學課的優(yōu)點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來。比如在學習文字排版的教學中,在課堂開始給學生展示幾幅優(yōu)秀的排版作品,讓學生有一種美的感受,從而先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再給學生欣賞幾個書法寫作品,讓他們了解字體,然后把排版的任務放給學生們,把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試一試,發(fā)揮本小組的優(yōu)勢,看一看他們是怎么排版的,在不斷的實踐、體驗、探索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然后老師挑幾幅好的學生作品讓大家欣賞,并讓他們小組分享自己的排版經驗,然后再讓學生動手制作,進一步提高排版的能力。
三、完善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術,還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進步,比如,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正確價值觀。所以,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進行改革,既看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要看學生的其他方面。所以,在評價時就要做到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的有機結合。比如,為了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我們在評價時體現這一方面的內容,可以在平時的上課中開始一些小活動,比如比一比、評一評、賽一賽等,對在上課中表現積極,樂于參與的學生進行獎勵,也可以運用小組與小組之間來開展類似的比賽。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并且在評價中學生也嘗到了甜頭,長此以往,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將在這種評價的影響下不斷進步,從而促進學習的進步。
四、改革考試方式
信息技術課程在最后的考試中應該與其他學科的考試區(qū)別開來,更能體現是信息技術的獨特考試特色,要讓學生在考試中沒有形成強烈的精神壓力,而是在考試中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想象力。檢測形式要多樣化,不同的內容考試要運用相應的方法,只要達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都可以一試。比如,在收發(fā)電子郵件的考試時就可以采用網上考試測驗的方法進行??梢宰寣W生給老師發(fā)一份電子郵件,要求有文字、圖片、聲音,老師只要打開學生發(fā)給自己的郵件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打分了??荚嚳梢允窃谡n堂上當堂完成,也可以讓學生回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給老師發(fā)郵件,學生為了得一個滿足的成績,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發(fā)一個好的郵件,當然,即使不會也會主動請教其他同學或者求助家長。這種考試的方法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省時省力,還高效。
綜上所述,未來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信息化,所以,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從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進行信息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科學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意識,為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我們信息老師,要認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銀龍.談信息技術與智能機器人教學整合的嘗試[J].科技資訊.2007(04)
[2] 俞斌.用科學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01)
[3] 李秀芹,趙鳳宏.激發(fā)學生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