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南大學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
當前司法改革重心:司法責任制度改革
——以“改革審委會制度”為例分析
牛瓊
中南大學法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摘要: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公報中提出:“規(guī)范上下級法院的審級監(jiān)督關系,改革審委會制度,完善辦案責任制,讓審判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逼渲校母飳徫瘯贫染褪菫榱艘?guī)范司法歸責。關于審判委員會制度的改革,應該立足于法律對其功能的賦予和法律地位的界定。司法責任制度可以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關鍵詞:司法改革;審委會制度;司法歸責制度;司法公信力
在2015年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共提出190項重大改革措施,其中有關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就有66項。這些措施分為兩大方面:一是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共有48項改革措施。重點包括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實行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檢查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完善人民陪審員和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等;二是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共有18項改革舉措。重點包括建立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度,完善法律職業(yè)準入制度,加快建設符合職業(yè)特點的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健全法治工作部門和法學教育研究機構人員的雙向交流與互聘機制,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等。從內(nèi)容分布上就可以看出,司法改革的重心在于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主要措施是通過實行改革審委會制度,實行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等完善司法歸責制度。
一、審判委員會的職能
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公報中提出:“規(guī)范上下級法院的審級監(jiān)督關系,改革審委會制度,完善辦案責任制,讓審判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逼渲校母飳徫瘯贫染褪菫榱艘?guī)范司法歸責。關于審判委員會制度的改革,應該立足于法律對其功能的賦予和法律地位的界定。在法律界定本身沒有問題而是實踐中制度被人為的異化的情況下,改革的中心就需要放在對實踐的修整?!斗ㄔ航M織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jīng)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缎淌略V訟法》在第三十條和第二百四十三條規(guī)定了審判委員會由決定回避和決定案件再審的權利?!睹袷略V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也規(guī)定了審判委員會的決定(院長)回避和案件再審的權利。按照這樣的制度設置,法律賦予審判委員會四項職能:總結審判經(jīng)驗;重大疑難案件的實體決定權;決定(法院院長)回避和決定案件再審的權利;其他與審判有關的工作,一般為制定規(guī)章制度。
《法院組織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guī)定:“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睂徟形瘑T會的成員組成多樣化,成員包括正副院長、各庭庭長和一些行政部門的非專業(yè)人士。這種工作機制和組成就決定案件的判決是多數(shù)人共同討論作出,可以有效抵抗外來干預,杜絕內(nèi)部徇私舞弊,增加個案判決的公平公正。同時,審判委員會中大多是專業(yè)從事審理工作的委員,專業(yè)水平高,經(jīng)驗豐富,由他們共同討論案件,可以對重大疑難案件進行專業(yè)分析從而得出公正判決。
二、審判委員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但是,在實踐中,審判委員會的職能被濫用,法官在審理案件時過于依賴審判委員會,把多數(shù)案件都交由審判委員會審理,并且對于審委會作出的決定全盤接受,使得法官自身沒有獨立性。另外在法官的意見和審委會的意見不一致時,往往是審委會的意見成為判決的依據(jù),這樣法官的審判權被審委會架空。審判委員會中一些行政部門非專業(yè)人員的存在,也會干擾法院對案件的裁判,容易出現(xiàn)“行政干預司法”的現(xiàn)象。對于實體結果由審判委員會決定的案件而言,當事人陳述的內(nèi)容由合議庭轉述給審委會了解,由于轉述的間接性和片面性,當事人陳述的內(nèi)容失去了對審判主體的影響力和約束作用,法庭庭審空洞化和表演化。而審委會對案件的實體決定權,判決內(nèi)容的作出實體和審理案件的主體發(fā)生了絕對的分離,審委會對案件的討論是建立在合議庭整理人員的匯報基礎上的,而這種匯報是對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言辭方式參加審判活動的轉述,是典型的審而不判,判而不審。因此,對審委會的改革就要可以通過訴訟化改造的方式避免其違反程序正義,真正做到“讓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
三、推行司法責任制的原因
可以從“改革審委會制度”這項內(nèi)容中看出當前司法改革的重心在于完善司法責任制,從而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行司法責任制的原因在于其符合司法運行規(guī)律,這一規(guī)律突出體現(xiàn)于司法的親斷性和獨立性。而改革審委會制度就是為了使司法者親身經(jīng)歷司法程序、直接審查證據(jù),從而有效建立心證、認定事實并在此基礎上正確適用法律,改變以往的審判分離的情形。司法責任制體現(xiàn)了司法專業(yè)化化與程序正當性精神?,F(xiàn)代社會司法問題復雜,法律關系混亂,事實認定較困難,如果不要求司法人員具有高度的專業(yè)能力,那司法的公正與公信力不可能實現(xiàn)。
司法責任制針對的是我國司法固有弊端,現(xiàn)實意義重大。目前我國司法活動中存在著大量以內(nèi)部報告代替司法親歷,以行政決策代替司法審判,未審先判的現(xiàn)象。建立司法責任制,才能從根本上克服這種弊端,從而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實行司法責任制面臨的困難
但是,完善司法責任制與司法資源配置的有限性可能發(fā)生沖突,由于司法資源配置的有限性,難以實現(xiàn)權責利相統(tǒng)一。實行辦案質(zhì)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與司法工作人員目前享有的待遇、保障相沖突。責任和待遇的極大差距可能會使法院檢察院流失大量的司法人才。在高薪養(yǎng)司法難以實現(xiàn)的情況下,司法責任制改革也很難發(fā)揮應有的效果。司法責任制在實踐中真正得到較好的實行,與之相協(xié)調(diào)的司法人員保障制度必須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1]蔡輝.從審判委員會的職能看審判委員會制度的改革[J].法制與經(jīng)濟,2016.1.
[2]賀衛(wèi)方.關于審判委員會的幾點評論[J].北大法律評論,1998(2).
[3]孔祥俊.司法理念與裁判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蘇立.基層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評論,1998(2).
中圖分類號:D925.2;D92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6-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