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整治『呼死你』辦法總比困難多
□何勇海
最近,做生意的王先生因為手機號碼中有4個7,遭到陌生人“呼死你”的攻擊,手機基本無法正常使用。對方稱,必須發(fā)3個200元的微信紅包才會收手。王先生拒絕后,家里和單位的固定電話也遭到攻擊。記者幾經輾轉,購買了兩臺“呼死你”設備。調查發(fā)現(xiàn),手機靚號遭遇“呼死你”敲詐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圍繞“呼死你”,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yè)鏈。(5月23日《揚子晚報》)
“呼死你”又名網(wǎng)絡電話自動追呼系統(tǒng)或者“手機轟炸軟件”,是利用通訊費用低廉的網(wǎng)絡電話作為呼叫平臺,可以追呼任何一部、任何區(qū)域的固定電話及手機號碼?!昂羲滥恪辈煌5負艽蛴脩舻奶柎a,使其只能接這個電話,其他號碼很難打進來,除非機主選擇花錢消災,想要停止呼叫,只有關掉手機或拔掉電話線,實在是不勝其煩、不堪其擾。
遺憾的是,這種惡意騷擾且?guī)в星迷p性質的行為,卻因處于“三不管”地帶而為所欲為:向工信部門舉報吧,工信部門還沒有出臺相關辦法對其進行管理;向運營商求助吧,運營商往往會聲稱“沒有辦法屏蔽”或“只能依靠手機軟件進行防護”;向警方投訴吧,由于敲詐數(shù)額不大,警方也往往聲稱“不好管”。逼得投訴無門的被騷擾者只得安裝相關手機軟件屏蔽,或自購“呼死你”設備、下載“呼死你”軟件反呼對方,以毒攻毒。但對于沒有顯示來電號碼的“呼死你”,卻又無可奈何,不得不花錢消災。
花錢消災或以毒攻毒,絕對不該是應對“呼死你”的常態(tài)。在電信敲詐多發(fā)的今天,不光是手機靚號使用者,每個用戶也可能成為被惡意“呼死”的受害者,又有多少人能夠花錢消災或以毒攻毒?“沒有辦法管”也不能意味著不該予以有效監(jiān)管。以“呼死你”惡意騷擾他人,侵犯了他人的通訊安寧權和通信自由權,以“呼死你”敲詐他人,則屬于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可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上述道理相關方面并非不懂。引人深思的是,“呼死你”已經出現(xiàn)了多年,早該無號可呼、無處可呼,為何仍在“大呼特呼”,網(wǎng)上甚至還出現(xiàn)了代客“呼死你”業(yè)務?對于警方而言,可能確實因為“隔行如隔山”而存在技術難度,難以追查到“呼死你”的源頭,而且敲詐數(shù)額確實不大。對于運營商而言,則可能是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因為一些“呼死你”也是他們的大客戶,畢竟“呼死你”系統(tǒng)是需要繳納月租費及充值才能使用的,也就對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此時監(jiān)管部門就要承擔起凈化通信市場的責任,出臺相關法規(guī),從源頭上對“呼死你”軟件的開發(fā)、使用、發(fā)展和代理服務予以管控;對“呼死你”被不法商家和不良網(wǎng)民惡意利用進行追查和治理;要求運營商完善自身的通信設備和監(jiān)管機制,設立反“呼死你”系統(tǒng),保障消費者權益……對于看上去毫無技術含量的“呼死你”,相關部門、運營商恐怕并非真的無能為力,很可能是思想不夠重視,如果思想重視、決心夠大,要整頓的話,辦法絕對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