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霞
摘要:本文主要從如何抓好課前預習,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如何介入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如何以問題來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如何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觀察生活學會體驗,在體驗中有所感悟幾個方面論述了作為教師,如何突出課堂的主體,還課堂以真實,讓課堂變得精彩無限。
關鍵詞:課堂 ? 真實 ? 精彩 ? 無限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49
語文教學的本真不僅是讀、說、寫的問題,更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不是蒼白的一問一答式的對話, 而是傾注學生真正地會聽,敢想敢說,自主參與。我們呼喚在課堂中與學生平等對話,在對話中教師要注意傾聽,聽出他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聽出他們內(nèi)心的需求,聽出他們的“弦外之音”。只有教師重視對學生的傾聽與尊重,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的活動中,借此教師就可以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從整體上設計能夠統(tǒng)領全課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有了學生這種積極的主動參與,這樣的課堂才會自然而精彩!
一、抓好課前預習
我認為,只要預習落到實處,課堂上的內(nèi)容就一定能掌握。只要教會了方法,教師只是個引路者,學生自己會學得更好。如標出自然段,讀熟課文,至少三遍,可以默讀。不理解的字詞可以借助工具書查閱并作出自己的批注。不會的字圈出來查字典自學,會的字自己獨立組詞至少兩個。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摘錄下來,不懂的知識可以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知識。同時還要學會搜集跟課文類似的課外文章1-2篇。針對所學課題會提出探究性問題。如在教學課文《小山村》時,我先讓學生看圖片,說說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一個女孩站起來說:“老師讓我說吧!”她說得頭頭是道。其他同學聽得津津有味。我便問:你怎么知道得這么多。她說:“我前天就讀了這篇課文,不懂的我查閱了資料并做了詳細的批注?!庇谑俏医璐苏f:“課前下了功,課中才有金。” 因為她深有體會,才說得淋漓盡致。同時我鼓勵學生以后要向她學習。不理解,就查詞典。有的問題自己解決不了,就記下來帶到課堂上,問同學、問教師。
二、多媒體介入,激發(fā)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睈垡蛩固乖f過:“要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教師應找準情感激發(fā)點,根據(jù)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過程波瀾迭起,富有活力?!碧K霍姆林斯基也說:“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因此,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多媒體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顯示出獨特的美麗,撥動學生的心弦,是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水鄉(xiāng)歌》一課,作者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繪成一幅新奇、秀美的江南水鄉(xiāng)畫面。上課時,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學生一起瀏覽《江南水鄉(xiāng)》教學網(wǎng)站的相關圖片和資料,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如江南的水、船、橋等之多的特點,從熟悉的畫面中感悟江南的秀美以及人文風情,拉近與文本的距離。我還將描寫水鄉(xiāng)的重點詞語,如船、水、橋、歌等做成閃爍的文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選擇來重點感悟,幫助學生展開想象,學習詩歌的韻味美。還聯(lián)系實際,自編一小節(jié),學生興趣很濃,編得瑯瑯上口,并把寫得好的通過各種形式展示出來,讓大家分享。
三、問題引領,自主探究
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chǎn)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要給學生質(zhì)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zhì)疑,會質(zhì)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zhì)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學生只有在學習中不斷提出疑問,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才有興致,學而不厭。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最初學生不會提問題,我就告訴他們,不認真讀的同學,肯定提不出問題,每人每篇課文必須提一個問題。
最初不明白的問題,大多是:“這個詞什么意思?這個字我會組詞”等,我就告訴他們,這樣的問題,最好問不會說話的老師——字典,它比我這個會說話的老師回答得更好。我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讓他們對課文進行品讀—默讀—再讀—深入思考探究;后再提問。實在困難的問題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在學習《紀念》一課時,我設下了這樣的問題:課題為什么叫紀念?它們留下了什么樣的紀念?讓學生自讀課文,自主探究,沒過多久,一個學生說:“老師,我知道,讓我說?!庇谑俏揖桶阎鲃訖?quán)交給了他,他說得真好,在我的意料之外,同學們對他贊不絕口,借此我也表揚他:“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大拇指送給你?!睂W生一聽,教師都這樣表揚他,我也要照著他的樣子學。時間長了,多數(shù)學生就會提問題了,也學會了思考。
四、學會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語文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交流對話的過程。而真正的交流即是平等的“我—你”關系。為此,我們要營造民主和諧的交流氛圍,留下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交流,在交流中解讀文本,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常言道:情動于衷而行于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和理解教材,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陶冶學生情操。在教學時,我們要遵循語文課標的要求,依據(jù)學生們的年齡特點,讓他們根據(jù)所學的知識,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通過認識、理解、感受、交流,學生能寫有所想,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變得生動有趣,而且有助于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在小練筆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活靈活現(xiàn)的畫面,拓寬寫作的視野,還可以積累優(yōu)美語句幫助學生寫作。如廣袤的草原,墨綠的森林,麥浪滾滾的田野,可愛的小動物、小昆蟲……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在閑暇時間親身觀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并隨時寫下自己的見聞,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同時可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如在看圖寫話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會寫,我首先讓他們認真觀察圖畫;然后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說一說圖畫的內(nèi)容及其含義;最后把這些寫下了。有位學生在寫春天時寫到:“春天是那么的美麗,聽,小溪水嘩嘩地在唱歌,柳樹唱起了歡快的歌,春天在向農(nóng)民伯伯招手,春天在向燕子呼喚……”我在作文中寫道:“你學會了觀察,將春天寫得繪聲繪色。你是未來了不起的散文家、小詩人,望繼續(xù)努力?!?/p>
回首往事,細看今日,卻自愧不如。因為我沒有讀懂學生,沒有把真正所謂的權(quán)力下放,沒有做到真正的以生為本。悔恨與惋惜那將是過去,為了不再迷茫,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對新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海納百川”,更應該吸納的是新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時常反觀自己的課堂,不斷改進、探索,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讓自己的教學綻開花顏,溢滿芬芳,使課堂真正精彩無限。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