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順安陳大勇( 吉林省集安市醫(yī)院,吉林 集安 3400; 吉林省集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吉林 集安 3400)
淺析升陽法對疑難雜癥的治療作用
金順安1陳大勇2
(1 吉林省集安市醫(yī)院,吉林 集安 134200;2 吉林省集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吉林 集安 134200)
目的 探討升陽法在疑難雜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應用升陽法對多種疑難雜癥中出現(xiàn)的氣虛下陷、脾胃虛弱進行治療,詳細的分析了氣機升降與癥候分析,并深入的探討了升陽法在疑難雜癥中的治療作用。結果 升陽法在慢性腎炎尿毒癥、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左前半支傳導阻滯、重癥肌無力的治療中均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升陽解郁、升陽益氣、升陽舉陷、升陽除濕、升陽散火、升陽補腎是對各種疑難雜癥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結論 升陽法通過對脾胃陽氣進行升舉,在治療氣虛下陷、脾胃虛弱的疾病中有很好的療效。當部分疑難雜癥出現(xiàn)氣虛下陷與脾胃虛弱時,可以應用升陽法進行異病同治,升陽法不僅對于一般的脾胃虛弱慢性疾病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同時也可應用與脾陽虛陷等比較棘手的疑難雜癥的臨床治療中。
升陽法;疑難雜癥;應用效果;異病同治
現(xiàn)將升陽法進行簡單分析,并進一步的探討升陽法在疑難雜癥中的治療作用。
辨證論治取得臨床療效的關鍵,升陽法在對存在脾胃虛弱下陷的疑難雜癥的臨床治療中有可靠的治療效果,其中辨證論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任何一種治療方法在進行運用時都應該將著眼點置于證上,證實疾病本質的反映,脫離辨證論治隨意的應用升陽法對疑難雜癥進行治療,就相當于沒有掌握疾病的本質[1],這樣不僅不會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甚至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中醫(yī)中所說的證實多種疾病在某一階段中存在的共性規(guī)律,如果能夠將該共性規(guī)律掌握,方可采取升陽法進行異病同治。升陽法可用于治療氣虛下陷、脾胃虛弱,在部分慢性疾病與部分疑難雜癥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該病癥,因此可以使用升陽法進行治療。
中醫(yī)學中任何一種治療方法的應用,不僅要將著眼點放在證上,同時還要注意到疾病的特殊性。在進行辯證的同時,要充分的考慮到每種疾病的特殊性,做到病癥結合,在辯證的基礎上根據疾病的特殊性進行靈活加減用藥。
人體的五臟六腑均能夠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協(xié)調的整體。肝主疏泄、以升為主 ;肺主宣肅,以降為主,肝升肺降是人體的氣機升降外輪,脾為升清,是人體升降的樞紐。進而肝、肺、脾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其在維持人機體正常的氣機升降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外感寒濕邪氣,便會對人體的氣機升發(fā)導致一定的影響,進而出現(xiàn)氣機下陷的癥狀[2]。肝膽具有疏泄生發(fā)的作用,肝膽條達舒暢是氣機發(fā)生的重要保證。脾具有化生氣血的效果,以升為健,因此升清陽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沒有脾胃的升降運動,后天的清氣、飲食不能出入、廢濁之物不能從體內及時的排出,因此只有人體的脾胃能夠健康的運作,才能確保氣機的升降功能。
一般情況下肝氣不升多是由于情緒原因所導致的,如果情緒郁結,則容易出現(xiàn)喘氣不舒暢、胸脹及月經量降低的現(xiàn)象,如果是由于寒邪阻滯,會出現(xiàn)硬滿劇痛與小腹脹痛,四肢冰冷,月經量減少且存在黑塊。如果患者中氣下降,則多可能是由于脾胃虛弱所導致的,氣虛不容,主要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精神倦?。?];氣虛不攝,主要表現(xiàn)有尿血、便血以及血崩等;氣陷不升的主要臨床癥狀有頭昏、眩暈、失聰、頭痛、欠明等癥狀;氣郁發(fā)熱的主要癥狀有口渴、汗出、發(fā)熱等。清陽不升的主要癥狀有臟腑下墜、泄瀉與婦女帶下,小便不通等。氣宗下陷的主要癥狀有氣短、氣喘、面色發(fā)白、心胸煩悶、面色與唇口青紫、聲音發(fā)顫且低微等;腎氣下陷的主要癥狀有小便失禁、精關不固、夢遺、遺精、腰酸、頭暈乏力、尿失禁、大便不固、腸鳴等[4]。
在臨床中屬于人體肝腎陽氣生發(fā)不足、遠期虛弱、清陽下陷、脾氣虛的癥狀均能應用升陽法進行治療,并根據氣機失調的病例變化配合其他方法應用升陽法進行治療。升陽法的具體啞無有防風、羌活、桔梗、柴胡、升麻等升提的藥物[5],在具體疾病的治療中,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增減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升陽解郁:升陽解郁主要治療肝郁不升的疾病,根據《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升肝解郁湯進行加減,用于治療肝氣虛弱、郁結不升的患者。主要藥材有香附、烏藥、柴胡、白芍、當歸、黃芪、人參、川穹。諸藥合用具有肝陽復升,諸郁可解的功效。
升陽益氣:升陽益氣法主要治療中氣下陷的患者,一般選擇甘溫的藥物,臨床中比較常見的補中益氣湯中常使用黨參代替人參,黨參與人參具有相同的功效,只是效果較差,因此在沒有人參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黨參代替人參。
升陽舉陷:升陽舉陷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溫補升提來治療清陽不升的病癥,針對清陽不升癥狀中的胃下垂、子宮脫垂、腎下垂、小便不通、陰囊潮濕、脫肛、脾虛泄瀉等癥狀,應選擇補中益氣湯進行加減,如果存在氣分虛極下陷的患者,可增加尚玉柔將肺氣耗散進行收斂。
升陽除濕:對于脾胃虛弱、清陽下陷的患者應使用升陽除濕法,濕盛會導致脾陽阻滯進而病情加重,可能會出現(xiàn)腹瀉、腸鳴、腹脹及婦女下帶等癥狀,補中益氣湯在治療該癥狀時效果并不明顯,對根本原因進行分析,是由于內濕較重所導致的,因此應采用升陽除濕法進行治療。
升陽散火:該方法主要治療陰火癥狀,大部分患者存在口渴、汗出、發(fā)熱等癥狀,且存在肌熱、四肢發(fā)困等癥狀。因此治療該癥狀的升陽散火法中包含羌活、防風、獨活等藥材,獨活具有散少陰之火的效果,羌活、防風能夠散太陽之火,諸藥合用具有斂陰清熱的效果。
升陽補腎:該方法主要治療腎氣不振、腎精虧虛的患者。補腎升陽法以補腎為基礎,在進行腎精補充的基礎上加以升陽,讓陽氣振奮,從而讓一系列的腎虛精陷癥狀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升陽法能夠在眾多疑難雜癥中進行應用,但是在進行升陽法應用時應當合理的控制劑量,確保達到升陽而不燥的效果。
[1] 江玉,王明杰,羅禮容,等.補中法、升陽法、補中升陽法對脾氣虛模型補氣健脾作用的研究[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31(5):517-520.
[2] 楊輝,況時祥,易健,等.益氣升陽法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3(4):33-35.
[3] 朱小區(qū),葉小丹,吳春明,等.溫腎升陽法對腎陽虛型非酒精性脂肪肝證候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9(2):90-91.
[4] 胡娜.升陽法對脾虛大鼠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影響的實驗研究[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30(1):28-30.
[5] 田鳳杰.升陽法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
R25
A
1671-8194(2016)22-0207-02